如图1是“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情景:(1)为便于观察,该实验最好在______环境中进行(选填“较明亮”或“较黑暗”);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主要目的是____

如图1是“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情景:(1)为便于观察,该实验最好在______环境中进行(选填“较明亮”或“较黑暗”);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主要目的是____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如图1是“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情景:
(1)为便于观察,该实验最好在______环境中进行(选填“较明亮”或“较黑暗”);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主要目的是______;
(2)如果玻璃板没有放正,将对实验产生什么影响?______.
(3)所用刻度尺的作用是便于比较像与物______关系.
(4)选取两段完全相同的蜡烛是为了比较像与物的______关系.
(5)移去后面的蜡烛B,并在其所在位置上放一光屏,则光屏上______接收到蜡烛烛焰的像(填“能”或“不能”).
(6)晶晶站在平面镜前,看到镜中自己的像,当她走近镜子时,镜中的像将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7)小明在实验中,测出一组物距和像距相等,就得出实验结论之一:“像距与物距相等”.老师说这样得到结论不合理,你认为理由是______.
(8)图2中是物体在平面镜中成像的情况,正确的是______
(9)根据你的实验过程和得到的结论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
A.像的大小与蜡烛到玻璃板的距离有关
B.蜡烛远离玻璃板过程中,蜡烛的像始终与蜡烛等大
C.把光屏放在玻璃板后像所在的位置,像会成在光屏上
D.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是为了能在玻璃板后成一实像
(10)好学的小军做完实验后忽然想到了一个问题,自己在镜中的像是正立的,可岸边树木在水中却成倒影,这是因为______.
答案
(1)①在比较明亮的环境中,很多物体都在射出光线,干扰人的视线,在较黑暗的环境中,蜡烛是最亮的,蜡烛射向平面镜的光线最多,反射光线最多,进入人眼的光线最多,感觉蜡烛的像最亮.所以最比较黑暗的环境中进行实验.
②为了确定像的位置,让蜡烛A的像和蜡烛B重合,既能观察到A蜡烛像的同时,也能观察到B蜡烛,实验中要使用透明的玻璃板.
(2)平面镜所成的像和物体关于平面镜对称,如果玻璃板没有放正,蜡烛的像与蜡烛不在同一水平面上,所以蜡烛成的像不与蜡烛重合,所以有可能找不到像.
(3)在实验中用到刻度尺,但尺并不是测量像、物的大小用的,而是测像到镜的距离、物到镜的距离,然后比较二者关系用的.
(4)两只蜡烛大小相同,后面的蜡烛又和前面蜡烛的像完全重合,这样就证明了像与物大小相同,所以两只蜡烛等长是为了比较像与物大小关系用的.
(5)因为光屏只能接收实像,不能接收虚像,所以光屏不能接收到的烛焰的像,所以说明平面镜成的像是虚像.
(6)因为像和物体的大小相等,因此当她走近镜子时,镜中的像始终与物体等大,即镜中的像不变.
(7)通过实验总结实验结论时,要进行多次实验,总结的实验结论才具有普遍性,只有一次实验,实验次数太少,结论很具有偶然性.
(8)由平面镜成像规律可知像和物关于平面镜对称,我们可以选取“F”上几个特殊点,用刻度尺去找到其关于镜面对称点.也可将像将“F”沿镜面这条线对折,能重合的就是正确答案,故C正确.
(9)根据实验过程和和平面镜成像特点可知:
A.像的大小与蜡烛到玻璃板的距离无关,故A错误;
B.蜡烛远离玻璃板过程中,蜡烛的像始终与蜡烛等大,故B正确.
C.因为平面镜成虚像,所以把光屏放在玻璃板后像所在的位置,像不会成在光屏上,故C错误.
D.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是为了能确定虚像的位置,故D错误.
(10)由平面镜成像特点可知,物像关于镜面对称,平面镜是竖直放置,与自己的位置是平行关系,所以自己在镜中的像是正立的;
而岸边树木在水中却成倒影,是因为水面与岸边树木的位置是垂直关系,根据物像关于镜面对称,可知岸边树木在水中却成倒影.
故答案为:(1)较黑暗;便于确定像的位置;
(2)有可能找不到像;
(3)到平面镜距离的;
(4)大小;
(5)不能;
(6)不变;
(7)实验次数太少,结论具有偶然性;
(8)C;
(9)B;
(10)水面与岸边树木的位置是垂直关系.
举一反三
关于平面镜,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物体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一定是虚像
B.物体离平面镜越远,所成的像越小
C.利用平面镜可以改变光线的传播方向
D.物体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一定是正立的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身高为1.65m的小芳同学站在镜前0.2m处照镜子,她的像离镜面的距离为______m,当她远离镜面后退0.5m后,她与像的距离为______m,镜中的像的大小______1.65m(填“>”、“=”或“<”).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彭燕同学在垂直的试鞋镜前试鞋时看不到自己穿着的新鞋应该弯腰或下蹲才能行
B.
探究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是否在同一平面内,应进行的操作是沿ON向后转动板B
C.
看上去很浅的河水实际上可能很深,这是光的折射造成视觉错误
D.
刘凤华同学拿的透镜可以矫正近视眼,因为用它看字时字会放大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邹思铭在做“研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中:
(1)实验室提供了如下器材:①厚为2mm的茶色玻璃②厚为5mm的透明玻璃③直尺④光屏⑤两只相同的蜡烛⑥火柴.探究活动中应选用的玻璃板是______(填序号).
(2)如图所示,他在玻璃板的前面放一支点燃的蜡烛A,还要在玻璃板的后面放一支没有点燃的蜡烛B,对蜡烛A和B的要求是______,这是为了______.
(3)在寻找蜡烛像的位置时,眼睛应该在蜡烛______(填“A”或“B”)这一侧观察.他无论怎样调节后面的蜡烛,都不能与蜡烛的像重合,请你推测可能的原因是______.
(4)为了说明平面镜中所成是实像还是虚像,应采取的具体操作具体操作步骤是______.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实验中:
①选两支等长的蜡烛是为了比较物与像的______关系,这种研究方法物理叫做______法.
②实验中选透明的玻璃板,而不用平面镜的好处是______.
③某次同学实验中不论怎样移动来点燃蜡烛,都不会和像重合,你认为这可能原因是______.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