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芳想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她找到了家里的如图所示的一些实验器材:(1)为了验证猜想,实验中她应该选择______蜡烛,选______作为平面镜.(填写代表实

小芳想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她找到了家里的如图所示的一些实验器材:(1)为了验证猜想,实验中她应该选择______蜡烛,选______作为平面镜.(填写代表实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小芳想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她找到了家里的如图所示的一些实验器材:
(1)为了验证猜想,实验中她应该选择______蜡烛,选______作为平面镜.(填写代表实验器材的字母)

(2)选好器材后,她将器材按照如图所示位置摆放好,若将镜前蜡烛称为蜡烛A,镜后蜡烛称为蜡烛B,则小芳要想观察到蜡烛A所成的像,她应在蜡烛______(选填“A”或“B”)一侧观察.
(3)实验中发现蜡烛通过镜成两个像,原因是______.

(4)小芳对(3)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和改进后重新开始实验,点燃蜡烛A,在玻璃板后面移动蜡烛B,直到看上去与蜡烛A的像______,此现象说明像与物体大小相等,在这个过程中蜡烛B______(选填“应该”和“不应该”)点燃.
(5)如图乙是小芳的实验记录,通过分析发现像与物到镜面的距离______,像与物的连线与玻璃板______.

(6)你认为小芳实验的不足之处是______.
答案
(1)实验中选择相同的BC两个蜡烛,为了便于比较物像大小关系.
用透明的玻璃板代替平面镜,虽然成像不太清晰,但是在物体一侧能看到物体的像,同时还能看到代替物体的另一个物体,便于确定像的位置.
(2)寻找蜡烛A的像的位置时,眼睛应在蜡烛A一侧观察,在蜡烛B的一侧不能看到蜡烛A的像.
(3)由于像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而普通玻璃的两面都能反射光,能成两个像,所以通过玻璃板该同学看到了同一个蜡烛的两个像.
(4)点燃蜡烛A,在玻璃板后面移动蜡烛B,直到看上去与蜡烛A的像重合,此现象说明像与物体大小相等,在这个过程中蜡烛不应该点燃.
(5)透明的玻璃板能观察到蜡烛B能否与A的像完全重合,同时解决了位置和大小两个问题.实验现象表明,像与物的大小相同,像和物的连线与玻璃板垂直,像和物到玻璃板的距离相等.
(6)一次实验不具备代表性,应采取同样的实验方案多做几次,避免实验现象的偶然性,才能保证结论的正确.
故答案为:
(1)BC;G;
(2)A;
(3)玻璃板过厚,前后两个面各成一个像;
(4)重合;不应该;
(5)相等;垂直;
(6)未多次实验.
举一反三
如图表示物体在平面镜中成像的情况,其中正确的是(  )
A.B.C.D.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如图所示,是某同学在做“平面镜成像特点”实验装置.请你运用所学知识完成下面的问题.
(1)M是一块______(选填“平面镜”、“较薄平板玻璃”或“较厚平板玻璃”).
(2)直尺的作用便于比较物体物与像______的关系.
(3)两段等长的蜡烛是为了比较物体与像______的关系.
(4)实验时,点亮蜡烛A,移动M后面没有光亮的同样的蜡烛B,直到从前面不同位置看去,M后面的B好像被点亮似的.观察比较A、B的大小,可以得到像和物体的大小______.当蜡烛A慢慢靠近M时,观察到蜡烛像B的大小______(选填“变小”、“变大”或“不变”).若在M后面档一张黑纸,通过M______(选填“仍然”或“不能”)看到蜡烛A的像,在黑纸上______(选填“仍能”或“不能”)看到蜡烛A的像,所以平面镜所成的像是______(选填“实像”或“虚像”).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平面镜所成的像是______像,像与物体大小______,左右______.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某人站在平面镜前1.5m处,镜中的像离他本人______m远,如果他向镜子前进0.5m,则像与他本人的距离将______(填“增大”或“减小”)______m远.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下列说法
的是(  )
A.初三学生李凡照毕业照时成的像与平时照镜子所成的像是实像
B.物体经投影仪镜头所成的像是倒立放大的实像
C.猴子”捞月亮“时,水中的”月亮“到水面的距离等于水的深度
D.光从空气进入水中,传播方向一定发生变化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