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中,(1)如图所示,要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原因是______;(2)将相同的未点燃的蜡烛放在像的位置,用刻度尺测量出两支蜡烛各自到

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中,(1)如图所示,要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原因是______;(2)将相同的未点燃的蜡烛放在像的位置,用刻度尺测量出两支蜡烛各自到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中,
(1)如图所示,要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原因是______;
(2)将相同的未点燃的蜡烛放在像的位置,用刻度尺测量出两支蜡烛各自到玻璃板的距离,这是为了研究:______;
(3)实验中的两个蜡烛要求大小______,这是为了探究像和物体的______关系;
(4)若将一块木板放在玻璃板的后面,______(选填“仍能”或者“不能”)在玻璃板中看到蜡烛的像.
答案
(1)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时,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的目的是 玻璃板不但反射光成像,还能透光看到玻璃板后面的蜡烛,便于观察到所成的像的位置与物体的位置有何关系和比较像与物的大小关系;
(2)用刻度尺量出两支蜡烛各自到玻璃板的距离,便于探究物像到平面镜距离关系.
(3)实验中的两蜡烛要求大小相同,这是为了探究物像的大小关系.
(4)平面镜成像是反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会聚形成的,若将一块木板放在玻璃板的后面,不影响反射光线进入人的眼睛,所以在物体一侧还能看到玻璃板内点亮蜡烛的像.
故答案为:(1)便于观察像的位置;(2)物像到平面镜的距离关系;(3)相等;大小;(4)仍能.
举一反三
小丽同学站在竖直放置的平面镜前1m处,当她远离平面镜时,则镜中她的像的大小会(  )
A.变小B.不变C.变大D.无法确定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小明利用实验“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1)在实验中为了能确定蜡烛A所成像的位置,通常用较薄的______代替平面镜,这样也能够较方便的比较蜡烛A的像与蜡烛B的大小;
(2)为了观察蜡烛B是否与蜡烛A所成的像重合,该实验应选择两个______的蜡烛A和B.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如图,在研究平面镜成像实验中,
(1)用透明玻璃板代替平面镜的目的是为了能确定像的______.取两只相同蜡烛的目的是为了能比较像与物的______.
(2)实验过程中,如果在平面上无论怎样移动蜡烛B,都无法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原因可能是______.
(3)如果当蜡烛B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后,再移去蜡烛B,在蜡烛B的原来位置上放一光屏,光屏上______(选填“能”或“不能”)承接到蜡烛A的像.
(4)细心的小芳透过玻璃观察蜡烛A的像时,看到在像的后面还有一个较模糊、与像有部分重叠的像,出现两个像的原因是______.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小明探究平面镜成像时,由于平面镜成______像,无法用光屏承接.为了找到像的位置,小马用透明玻璃代替平面镜,将一枝点燃的蜡烛放在玻璃前,将另一枝未点燃的同样的蜡烛放在玻璃后面,使它与点燃蜡烛的像的位置______.这在物理学中称作______法.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小芳想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她找到了家里的如图所示的一些实验器材:
(1)为了验证猜想,实验中她应该选择______蜡烛,选______作为平面镜.(填写代表实验器材的字母)

(2)选好器材后,她将器材按照如图所示位置摆放好,若将镜前蜡烛称为蜡烛A,镜后蜡烛称为蜡烛B,则小芳要想观察到蜡烛A所成的像,她应在蜡烛______(选填“A”或“B”)一侧观察.
(3)实验中发现蜡烛通过镜成两个像,原因是______.

(4)小芳对(3)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和改进后重新开始实验,点燃蜡烛A,在玻璃板后面移动蜡烛B,直到看上去与蜡烛A的像______,此现象说明像与物体大小相等,在这个过程中蜡烛B______(选填“应该”和“不应该”)点燃.
(5)如图乙是小芳的实验记录,通过分析发现像与物到镜面的距离______,像与物的连线与玻璃板______.

(6)你认为小芳实验的不足之处是______.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