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1)王聪同学先将凸透镜对着太阳光,调整凸透镜和白纸间的距离,直到太阳光在白纸上会聚成一个最小、最亮的点,如图a所示,这一操作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 (1)王聪同学先将凸透镜对着太阳光,调整凸透镜和白纸间的距离,直到太阳光在白纸上会聚成一个最小、最亮的点,如图a所示,这一操作的目的是______; (2)在实验过程中,由于蜡烛火焰的高度不合适,在光屏上得到如图b所示不完整的像,要得到蜡烛火焰完整的像,应将蜡烛向______调节; (3)若所测该凸透镜的焦距为15cm,在实验过程中,当蜡烛与凸透镜的距离如图c所示时,在光屏上可得一个清晰的像,这个像是______(选填“倒立”或“正立”)、______(选填“放大”、“缩小”或“等大”)的像.生活中常用的______就是利用这个原理制成的. (4)若凸透镜固定不动,蜡烛和光屏的位置互换,还可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像,则此时所成的像是______(选填“倒立”或“正立”)、______(选填“放大”、“缩小”或“等大”)的像. |
答案
(1)将凸透镜正对着太阳光,平行光线平行于主光轴,经凸透镜折射后会聚在主光轴上一点,这点是凸透镜的焦点,焦点到光心的距离是凸透镜的焦距.所以这一操作的目的是测量凸透镜的焦距; (2)实验过程中,像不能呈现在光屏的中心,是因为烛焰、凸透镜和光屏的中心不在同一高度;在实验过程中,由于蜡烛火焰的高度不合适,在光屏上得到如图b所示不完整的像,要得到蜡烛火焰完整的像,应将蜡烛向上调节; (3)由题意知,物距为35厘米,凸透镜的焦距为15厘米,物距大于二倍焦距,根据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可知,此时物体成倒立的、缩小的实像.生活中的照相机就是利用凸透镜的这种成像情况制成的; (4)由于光屏与蜡烛的距离不变,向左移动凸透镜,当凸透镜距离光屏的距离为35厘米时,此时光屏与蜡烛的位置互换,由于光路是可逆的,此时的物体在光屏成一个清晰的像.由于原来物体在光屏上成一个倒立缩小的实像,像距小于二倍焦距大于一倍焦距,也就是说,现在的物距小于二倍焦距大于一倍焦距,根据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可知,此时成一个倒立的放大的实像. 故答案为:(1)测凸透镜的焦距;(2)上;(3)倒立;缩小;照相机;(4)倒立;放大. |
举一反三
小刚用已经调节好的照相机将位于充满水的水池底部一个美丽的图案拍摄下来.当把水排掉后,小刚仍然想在原来的位置用此照相机拍到这个图案清晰的照片,他应该调整照相机,使镜头______.(选填“前伸”、“后缩”或“不动”) |
如图所示,为研究视力矫正问题,小明和小华同学用凸透镜和光屏模拟眼睛,凸透镜看作眼睛的______,光屏看作______. (1)小华将蜡烛、凸透镜、光屏放在水平的桌面上,调整蜡烛、凸透镜、光屏的位置和高度,使烛焰中心、透镜中心、光屏中心位于同一直线上,且三者高度相同.点燃蜡烛,将近视眼镜放在如图烛焰和凸透镜之间,移动光屏的位置,直至光屏上出现烛焰清晰的像.取走眼镜,屏上的像变模糊了,再向凸透镜方向移动光屏至某一位置时,屏上的像又变清晰了.以上现象说明:①______;②______. (2)小明将远视眼镜放在烛焰和凸透镜之间,移动光屏的位置,直至光屏上出现烛焰清晰的像.取走眼镜,屏上的像变模糊了,此时要使屏上的像变清晰,应向______(选填“靠近凸透镜”、“远离凸透镜”或“竖直向下”)方向移动光屏,因为远视眼镜对光线具有______作用.
|
如图示,A是物体,A′是物体经过凸透镜所成的像,试画出凸透镜的位置及焦点.
|
照相机的镜头是______,拍照时,底片上得到的是______、______的实像.远视眼看不清近处的物体,原因是近处物体的像落在视网膜的______(前/后)方,用______制成的眼镜进行矫正.放映幻灯时,为了使屏幕上的像更大一些,应将镜头略______幻灯片(靠近/远离). |
投影仪是教学中常用的仪器,它由凸透镜、平面镜、光屏等元件组成.它可以将投影片上的图象或文字放大后投射到银幕上,便于同学观看. 请你根据下图回答问题:
(1)投影仪中主要的光学仪器是凸透镜,它的成像规律我们在课堂中是通过这些器材来进行探究的:将蜡烛、透镜、光屏放在同一条直线上,改变蜡烛到透镜之间的距离、透镜和光屏之间的距离,我们可以在光屏上得到不同的像.这里有一个当时的实验表格,请你将表格填写完整:几种情况 | 物距 | 像的大小 | 像的倒正 | 像的虚实 | 1 | | 缩小 | | 实像 | 2 | 大于1倍焦距小于2倍焦距 | | | | 3 | | | | 虚像 |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