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活动课上,张老师做了一个有趣的实验:将一个黄色的和一个全部埋入装有的大烧杯中,摇晃烧杯一段时间,从中“跑”了出来.看到这个现象,同学们十分惊讶:为什么能“跑

物理活动课上,张老师做了一个有趣的实验:将一个黄色的和一个全部埋入装有的大烧杯中,摇晃烧杯一段时间,从中“跑”了出来.看到这个现象,同学们十分惊讶:为什么能“跑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物理活动课上,张老师做了一个有趣的实验:将一个黄色的和一个全部埋入装有的大烧杯中,摇晃烧杯一段时间,从中“跑”了出来.看到这个现象,同学们十分惊讶:为什么能“跑”出来,而为什么不能“跑”出来?针对这个问题同学们提出下列猜想:
猜想1:因为体积比大;猜想2:因为质量比小.
为了验证猜想是否正确,两天后,同学们用准备的一些器材进行探究:
(1)取三个塑料空瓶A、B、C,在A、B、C瓶中装入质量不等的沙子,盖好瓶盖,分别测出它们的质量和体积.
(2)把三个瓶子全部埋入盛有的容器中,敲击容器,观察现象.
(3)实验数据及现象记录如表:(的密度约为1.37g/cm3)
答案
举一反三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瓶子编号体积/cm3质量/g现象
A2214.4跑出面
B2838.6未跑出面
C14450.2跑出面
(4)根据密度计算公式ρ=
m
V
,可以方便计算出不同瓶子里沙子的密度分别为0.65g/cm3、1.38g/cm3、0.35g/cm3,和米的密度做比较后,发现只有A、C瓶中的密度比米小,所以会“跑”出米面;而B瓶中的密度比米大,所以不会“跑”出米面.
故答案为:(4)错误;错误;乒乓球的密度值小于米的密度.
给你如下器材:-个小条形磁铁,一些细铜线、一节干电池、一个较小电流表、细线,利用上述器材设计-个有关电与磁的实验.要求写出选用的器材、实验内容、操作方法和发生的
现象.
实验器材:______;
实验内容:______;
操作方法:______;
现象:______.
给你实验器材:一只量筒,一根长细铁丝,一烧杯水和一个待测蜡块,请你设计出测定蜡块密度的步骤(写出被测量的物理量),并写出待测密度的实验表达公式.
学习“力的测量”一课时,老师组织大家测量自己头发所能承受的最大拉力,结果发现各位同学的头发承受的最大拉力是不同的.于是小红同学想到头发承受的最大拉力和什么因素有关的问题.她猜想头发承受的最大拉力可能与人的性别、年龄、头发的长短等因素有关.请你帮她在提出一个猜想并设计验证方案.
(1)我的猜想:______.
(2)验证方案:______.
小明骑自行车上学途中,要经过一段上坡路.他猜想物体冲上粗糙程度相同的斜坡的最大距离可能与斜坡与水平面的夹角的大小有关.为了验证猜想,小明将两块与水平面平滑连接的长木槽分别以与水平面一定夹角α、θ固定,如图所示,将右边的木槽作为实验研究的斜坡.让一金属小球从左边的木槽上同一高度处静止滚下,分别冲上与水平面的夹角不同的粗糙程度相同的右边的斜坡,测得的数据记录如下表: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次数123
斜坡与水平面夹角θ10°30°53°
向上冲的最大距离s/m0.500.400.36
小李和小明为研究导体的某种性质.选用的器材有:多节新干电池、电流表、电压表、电键、若干导线,以及长度相同,但材料不同(A、B两种金属)和横截面积不同(粗、细两种规格)的甲、乙、丙三根导体.该同学正确连接电路,并将实验测得的数据记录在表一、表二和表三中.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

表一导体甲(金属A粗)表二导体乙(金属A细)表三导体丙(金属B粗)
实验
序号
123实验
序号
456实验
序号
789
U(V)1.53.04.5U(V)3.04.56.0U(V)1.54.57.5
I(A)0.30.60.9I(A)0.30.450.6I(A)0.10.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