聂利同学从《十万个为什么》书上知道:蜜蜂的嗡嗡声来自翅膀的振动.可有一天她来到养蜂场,发现箱外的蜜蜂似乎在休息,并没有振动翅膀,可嗡嗡声不绝于耳.后又发现蜜蜂歇

聂利同学从《十万个为什么》书上知道:蜜蜂的嗡嗡声来自翅膀的振动.可有一天她来到养蜂场,发现箱外的蜜蜂似乎在休息,并没有振动翅膀,可嗡嗡声不绝于耳.后又发现蜜蜂歇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聂利同学从《十万个为什么》书上知道:蜜蜂的嗡嗡声来自翅膀的振动.可有一天她来到养蜂场,发现箱外的蜜蜂似乎在休息,并没有振动翅膀,可嗡嗡声不绝于耳.后又发现蜜蜂歇在花上,翅膀一动不动,仍有嗡嗡的声音.她感到很疑惑,难道书上写错了吗?于是她决定用实验的方法去研究…
她做了下表中“剪去蜜蜂双翅”的实验,发现蜜蜂的嗡嗡声没有变化.经观察,她发现蜜蜂嗡嗡叫时,蜜蜂双翅根部的两个“小黑点”在鼓动.她猜想:“小黑点”可能就是蜜蜂的发声器官.于是她又做了下表中刺破蜜蜂双翅根部“小黑点”的实验,发现蜜蜂不再发声.请简要回答下列问题:
答案
举一反三
实验名称实验总数死亡数发声数量声音大小
剪去蜜蜂双翅的实验8只2只6只没有变化
刺破蜜蜂双翅根部“小黑”的实验8只2只0只没有声音
(1)由表中实验信息可知:实验过程把蜜蜂的翅膀减掉,发现仍有声音,由此判断蜜蜂的发声不是靠翅膀的振动;当把蜜蜂的小黑点弄破后,不再有声音,由此可知蜜蜂的发声器官是“小黑点”,实验结论是:蜜蜂不是靠翅膀的振动发声的,它的发声器官是双翅根部的两个“小黑点”.
(2)从聂利同学的研究过程我们应该学到:尊重事实,不迷信权威,敢于质疑,执着探究,仔细观察,多做实验,多方请教,查阅资料等.
(3)聂利同学的探究过程,体现了以下几个科学探究要素: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设计实验、进行实验、分析实验,得出结论等.
故答案为:如上所示.
在学习二胡、琵琶演奏的过程中,小华发现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是受各种因素影响的,他决定对此进行研究.经过和同学们讨论,提出了以下可能影响琴弦音调高低的因素:
猜想一  琴弦的横截面积.
猜想二  琴弦的长短.
猜想三  琴弦的材料.
为了验证猜想是否正确,他们找了9种规格的琴弦(见表).因为音调的高低取决于声源振动的频率,于是借来一个能够测量振动频率的仪器进行实验.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编号材料长度
(cm)
横截面积
(mm2
A600.76
B600.89
C601.02
D800.76
E  
F1000.76
G801.02
H尼龙801.02
I尼龙1001.02
郑昭同学家住在繁华的闹市中心,夜深了街道上车辆的喇叭声、小贩的叫卖声仍不绝于耳,噪声污染严重,郑昭制作了一个防噪声的耳罩,通过比较几种材料(衣服、锡箔纸、泡沫塑料)的隔音性能,来选择一种隔音性能好的材料做耳罩的填充物.
(1)准备的实验器材除了待检测的材料外,还有音叉、机械闹钟、鞋盒.其中最适合做声源的是______.
(2)郑昭将声源放进鞋盒,在其四周塞满待测填充材料,设计了以下A、B两种实验方案,你认为最佳的是方案______
A.站在距鞋盒一定的距离处,比较所听见声音的响度
B.一边听声音,一边向后退,直至听不见声音为止,比较此处距鞋盒的距离.
实验得到的结果如表所示,则待测材料中隔音性能最好的是______.实验过程中隐含的物理方法有______.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检测材料衣    服锡  箔  纸泡 沫 塑 料
响    度较    响较   响
距    离较    长
测量是物理实验的基本内容,对某一物理量的测量,需要对测量仪器进行选择,对测量仪器选择的方法是(  )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A.任何测量仪器都可以B.精密度较高的仪器
C.规格较大的仪器D.根据需要选择
小兰在观察提琴、吉他、二胡等弦乐器的弦的振动时,产生猜想:即使在弦张紧程度相同的条件下,弦发声的音调高低可能与弦的粗细、长短及弦的材料有关.于是他想通过实验来探究自己的猜想是否正确.下表是他在实验时控制琴弦的条件: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编号琴弦的材料琴弦的长度琴选的横截面积
(mm2
A200.3
B200.7
C尼龙丝300.5
D400.5
E尼龙丝400.5
归纳式探究:
小宇为了研究不同颜色物体的吸热本领,他做了如下的实验:
将质量、温度相同的水,分别倒入用白纸和黑纸包起来的两个牛奶瓶中,放在太阳光下,每隔3分钟测一次水温.半小时后,小宇得到的两瓶中的水温变化情况如下表所示: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

日照时间/min036912151821242730
白纸瓶水温/℃2324252526272728292930
黑纸瓶水温/℃23252627282930313233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