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古诗。(4分)夏日南亭怀辛大(【唐】孟浩然)山光忽西落,池月渐东上。散发乘夕凉,开轩卧闲敞。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欲取鸣琴弹,恨无知音赏。感此怀故人,

阅读下面古诗。(4分)夏日南亭怀辛大(【唐】孟浩然)山光忽西落,池月渐东上。散发乘夕凉,开轩卧闲敞。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欲取鸣琴弹,恨无知音赏。感此怀故人,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阅读下面古诗。(4分)
夏日南亭怀辛大(【唐】孟浩然)
山光忽西落,池月渐东上。
散发乘夕凉,开轩卧闲敞。
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
欲取鸣琴弹,恨无知音赏。
感此怀故人,中宵劳梦想。
【注释】①山光:山上的阳光。②池月:池边的月色。③开轩:开窗。④卧闲敞:躺在幽静宽敞的地方。⑤恨:遗憾。⑥感此:有感于此。⑦终宵:整夜。⑧劳:苦于。
小题1: 下面对诗的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本诗描绘了夏夜南亭纳凉的愉悦,抒发了对自由自在生活的热爱之情。
B.前四句叙述余晖西落、池月东升的夏夜,诗人解散头发,打开窗户,在幽静宽敞之处躺卧着乘凉。
C.五六两句,从嗅觉与听觉的角度写纳凉所得的爽快感受,阵阵晚风送来荷花的香气,滴滴露水发出清脆的声响。
D.后四句写夏夜南亭纳凉的遗憾与内心的苦楚。想弹琴,没有知音来欣赏。良宵美景,老朋友辛大却整夜不来共享。
小题2: 下面对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起首两句,写日落月升,写得很有动感,尤其是“忽”“渐”两字意蕴丰富,耐人寻味。
B.三、四两句中的“散”“闲”两字,是顺手拈来的词语,不含言外之意。
C.七、八两句,巧妙地镶入钟子期与俞伯牙之间“高山流水”的典故。暗示诗人与朋友辛大之间的知音关系。
D.结尾两句交代作诗缘由,抒发了对辛大的怀念之情,点明了诗歌的主题。

答案

小题1:A
小题2:B
解析

小题1:
试题分析:先要读懂诗歌,然后抓住各项内容要点与诗的内容一一比照。A错,从“感此怀故人”一句可知此诗不是“对自由自在生活的热爱”而是“对好友的怀念”。
小题2:
试题分析:先要读懂诗歌,然后抓住各项内容要点与诗的内容一一比照。B错,“散”“闲”两字并非“顺手拈来”而是“精心锤炼”的,有一定的含义。
举一反三
文学常识对应有误的是         
A.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行路难》—李白
B.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送元二使安西》—王维
C.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过故人庄》—孟浩然
D.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王勃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名著阅读考查(3分)
真诚是第一把艺术的钥匙。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真诚的 “不懂”,比不真诚的“懂”,还叫人好受些。最可厌的莫如自以为是,自作解人。有了真诚,才会有虚心,有了虚心,才肯丢开自己去了解别人,也才能放下虚伪的自尊心去了解自己。建筑在了解自己了解别人上面的爱,才不是盲目的爱。
文段选自①《              》(书名)。这封信的内容由②             (人名)乐曲的特点谈起,论及了艺术家要有一颗赤子之心,要真诚。信中父亲还要求③               (人名)在做一切小事时,要养成一种干净的习惯。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下列关于文学常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繁星 春水》是冰心在泰国诗人泰戈尔《飞鸟集》的影响下写成的,大致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对母爱与童真的歌颂,对大自然的崇拜,对人生的思考和感悟。
B.《以虫治虫》选自《梦溪笔谈》,作者沈括,是北宋时期的科学家,他的《梦溪笔谈》总结了我国古代,特别是北宋时期的科学成就。
C.苏轼是我国北宋词坛“豪放派”的代表人物,他一生写了许多气势磅礴的词,也写了一些风格清新的词,如《水调歌头 明月几时有》,反映了诗人仕途失意,任然幻想超然物外,表达了诗人旷达乐观的情怀。
D.英国作家马克吐温在他的作品《汤姆索亚历险记》中,塑造了一个活泼聪明勇敢的汤姆形象,给人以深刻的生活启示,他的另一部小说《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同样以清新简约的语言和充满率真童趣的笔调,揭示了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古诗欣赏,回答下列问题:
如梦令
李清照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
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小题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
(1)浓睡不消残酒 残酒                    
(2)应是绿肥红 绿                 瘦             
小题2:如何欣赏“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名著阅读。(4分)(请完成横线中的内容,没处1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