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后面问题。(6分)菊郑谷王孙莫把比蓬蒿,九日枝枝近鬓毛。露湿秋香满池岸,由来不羡瓦松高。【注 】 瓦松:一种高大建筑物瓦檐处的植物,能开花吐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后面问题。(6分)菊郑谷王孙莫把比蓬蒿,九日枝枝近鬓毛。露湿秋香满池岸,由来不羡瓦松高。【注 】 瓦松:一种高大建筑物瓦檐处的植物,能开花吐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后面问题。(6分)

郑谷
王孙莫把比蓬蒿,九日枝枝近鬓毛。
露湿秋香满池岸,由来不羡瓦松高。
【注 】 瓦松:一种高大建筑物瓦檐处的植物,能开花吐叶,但“高不及尺”,没有什么用处。
小题1:诗歌题目为“菊”,但是诗句中无一字提到“菊”,他是怎么写“菊”的?试作简要分析。(3分)
小题2:揣摩诗的最后一句,你从“不羡瓦松高”一句中悟出了什么道理?(3分)
答案

小题1:首句告诉王孙不要把菊花比作蓬蒿(1分),第二句交代九九重阳,典型的花就是菊花,把菊花插到两鬓,是古代人的习俗(1分),第三句则写菊花的形态和香味,含露绽放,散发出缕缕幽香(1分)。
小题2:做人应不慕高位、不慕荣利;不追求地位之高,乐于为他人奉献自己。(3分,答到1点得2分)
解析

小题1:
试题分析:解答时就要紧扣“情”或“景”,仔细体味诗中的意象,借助联想和想象把握诗歌所抒发的情感。一般答题方法是抓住诗中主要景物再现画面,从而体会诗人的思想情感。这里第一句用对比衬托“菊”;第二句运用习俗典故表现“菊”;第三句直接来写菊的特征。学生表述正确即可。
小题2:
试题分析:鉴赏诗歌的情感是中考考查的重点内容之一,学生应全面了解背景,把握形象内涵,体会意境特点,明确抒情方式。此处“不羡”表达了一种做人应不慕高位、不慕荣利;不追求地位之高,乐于为他人奉献自己的品质。
举一反三
填写所缺诗文。(12分)
1、谁道人生无再少?                                          
2、潮平两岸阔,                  
3、中庭地白树栖鸦,                
4、及反,市罢,                 
5、浸透了奋斗的泪泉,                       
6、                ,自将磨洗认前朝。
7、我欲乘风归去,               ,高处不胜寒。
8、海纳百川,有容乃大;                            
9、淡黑的起伏的连山,                                            ,都远远地向船尾跑去了,但我却还以为船慢。
10、那声音大概是横笛,……,觉得要和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写出下列名句的上句或下句(4分)
(1)山际见来烟,___________。鸟向檐上飞,___________。 (吴均《山中杂诗》) 
(2)______________,弹琴复长啸。____________,明月来相照。(王维《竹里馆》)
(3)______________,关山度若飞。           ,寒光照铁衣。
(4)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不要悲伤,不要心急!                   , 相信吧,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后面的问题。(5分) 
滁州西涧
韦应物
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
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1)诗的第一句表明了作者对涧边幽草怎样的情感?最能体现这一情感的是哪个字?(2分)
(2)后两句历来为人称道,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好在哪里。(3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诗文填空(8分,每格1分)
① 子曰:“              ,思而不学则殆。”(《论语•为政》)
②子在川上曰:“              ,不舍昼夜。”(《论语•子罕》)
③潮平两岸阔,              。(王湾《次北固山下》)
              ,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⑤ 李商隐在《夜雨寄北》中想象将来与友人欢聚的情景,表达渴望与友人早日相见的真挚而深厚的感情的诗句是“                            ”。
⑥“诗仙”李白,在游山玩水中飘逸洒脱而又放旷不羁,但他诗中往往又愁情满怀。请写出李白诗中与“愁”有关的诗句: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名著填空(4分)
1.《繁星》、《春水》是冰心在印度诗人       《飞鸟集》的影响下写成的。诗集以      三大主题构筑了她思想内核“       ”。冰心将上述三者融为一体,营造出一个至善至美的世界。
2.请按诗句间内在的联系正确填空。
我要至诚地求着:
“我在母亲怀里,
母亲在小舟里,
小舟在月明的        里。”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