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我寄愁心与明月,                       。(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2)                    ,恨别鸟

(1)我寄愁心与明月,                       。(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2)                    ,恨别鸟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1)我寄愁心与明月,                       。(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2)                    ,恨别鸟惊心。(杜甫《春望》)
(3)                    ,雪上空留马行处。(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4)黑云压城城欲摧,                        。(李贺《雁门太守行》)
(5)了却君王天下事,                   。(辛弃疾《破阵子》)
(6)恶劣的环境可以激发人为生存发展而积极奋发,强大起来;安逸的环境容易消磨人的意志,导致最终衰亡,所以孟子说“                                   ”。
答案

(1)随风直到夜郎西  
(2)感时花溅泪
(3)山回路转不见君
(4)甲光向日金鳞开
(5)赢得生前身后名
(6)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或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或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解析

试题分析:《语文课程标准》在目标中强调“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关心当代文化生活,尊重多样文化,吸取人类优秀文化的营养”,“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古诗文的背诵默写题成为承载这种理念的题型。小题(1)——(5)小题,属于直接型默写题,这是一种传统型的默写题,又称“机械型默写题”,它要求考生写出指定的名篇佳作中的文句,或是出上句对下句,出下句对上句,或是出两头写中间。这是难度最低的一类题。但要注意背诵时将字记忆清楚,如“郎”“溅”“鳞”的写法。“生”平日要结合诗意来记忆。(3)句中的“山回路转”不要写成“峰回路转”。(8)属于理解型默写题,它的难度要比直接型默写题稍大些,灵活性也强一些。因为它把从前死记硬背的检测方式深化了一步。考生不仅要准确、熟练掌握原文,还要对课文内容有一定的理解。但它的答案仍具有唯一性。比如此题。
举一反三

柳枝词(宋)郑文宝
亭亭画舸系春潭,直到行人酒半酣。
不管烟波与风雨,载将离恨过江南。
诗中将无形的愁思具体化,并表现出愁思很多的一个字是       ;作者埋怨船“不管烟波与风雨”都要出发,“烟波与风雨”既指自然的现象,也指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用诗文原句填空。(10分)
(1)春眠不觉晓,                   。(孟浩然《春晓》)
(2)潮平两岸阔,                     。(王湾《次北固山下》)
(3)             ,病树前头万木春。(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4)             ,浅草才能没马蹄。(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5)天街小雨润如酥,             。(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6)山重水复疑无路,             。(陆游《游山西村》)
(7)             ,似曾相识燕归来。(晏殊《浣溪沙》)
(8)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           ,落英缤纷。 (陶渊明《桃花源记》)
(9)南京市中学生“汉字听写大会”的成功举办,掀起了校园里汉字学习的热潮,这种景象真可谓“                  ”。(请用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里的诗句填空)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古诗阅读】
遣兴
[清]袁枚
爱好由来落笔难,一诗千改始心安。
阿婆还是初笄女,头未梳成不许看。
[注释]①爱好(hǎo):追求艺术价值高的诗作。②初笄(jī)女:刚成年的女子。
这是一首论诗的绝句。请结合全诗,谈谈你对“阿婆还是初笄女”的理解。(3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古词,完成第后面题目。(4分)
春光好
欧阳炯
天初暖,日初长。春光好。万汇此时皆得意,竟芬芳。
笋迸苔钱嫩绿,花偎雪坞浓香。谁把金丝裁剪却,挂斜阳?
小题1:下列对词的内容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全词皆写春光,上片写特定环境的春景,下片写对春天总的印象。
B.“万汇此时皆得意,竟芬芳”写出了万物在春风的吹拂下争奇斗艳的景象。
C.“笋迸苔钱嫩绿”的意思是春雨之后新笋从点点如钱的绿苔地中迸发出来。
D.词的下片后两句描绘了早春园林夕照 的美景。
小题2:下列对词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这首词写景状物色彩鲜明,花团锦簇,柳丝夕阳,构成了一幅幅天然的画卷。
B.词的上片“得意”和“竞”等词语通过拟人手法浓墨重彩地表现出了热闹的春意。
C.“花偎雪坞浓香”与“笋迸苔钱嫩绿”对仗,景致互相映衬,香色尽现。
D.这首词托物言志,表现了词人的远大抱负,表达了对春天的赞美之情。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填补下列名句的空缺处或按要求填空。(每空1分)
(1)子日:“              ,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2)塞下秋来风景异,                 
(3)             ,长河落日圆。
(4)                ,提携玉龙为君死。
(5)杜甫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一诗中,发出了“                                     ”的呐喊,表现了诗人崇高的理想和济世情怀。
(6)诸葛亮在《出师表》一文中,表明自己无意功名、淡泊名利的句子是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