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平乐(宋·黄庭坚)春归何处?寂寞无行路,若有人知春去处,唤取归来同住。春无踪迹谁知?除非问取黄鹂,百啭无人能解,因风飞过蔷薇。 小题1:这首词从字数来看,属于

清平乐(宋·黄庭坚)春归何处?寂寞无行路,若有人知春去处,唤取归来同住。春无踪迹谁知?除非问取黄鹂,百啭无人能解,因风飞过蔷薇。 小题1:这首词从字数来看,属于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清平乐
(宋·黄庭坚)
春归何处?寂寞无行路,若有人知春去处,唤取归来同住。春无踪迹谁知?除非问取黄鹂,百啭无人能解,因风飞过蔷薇。 
小题1:这首词从字数来看,属于           。(1分)
小题2:根据这首词的内容,作者写的应是       时节,表现了强烈的     之情。 (2分)
小题3:这首词运用的最明显的修辞手法是什么?试分析这种手法使用的妙处。(3分)
答案

小题1:小令    
小题2:初夏 惜春  
小题3:(1)拟人(或比拟);(2)将春天“人格化”,幻想其去处,唤其归来同住,最终难见其踪影,将自然季节描写得生动活泼,寄托了词人对奏的喜爱和对“无法与春住”的无奈,妙趣横生。
解析

小题1:
试题分析:词:一般按字数将词分为:小令、中调和长调三种,从这方面看,这首词属于小令。
小题2:
试题分析:既然“春”已“归”“去”当应处“夏初”之时,且与“蔷薇”花开的物候相合。全词中作者处处表现出对“春”的留恋,不愿“春”归去,还想“唤取归来同住”,将意思凝炼当为“惜春”二字最好
小题3:
试题分析:“若有人知春去处,唤取归来同住”看,运用了拟人手法,将春天拟人化,邀请与其同住,但春已逝去,到了夏天。
举一反三
古诗文默写。(每空1分,共8分)
①黑云压城城欲摧,□□□□□□□。(李贺《雁门太守行》)
②《孟子》中的“入则无法家弼士,□□□□□□□,国恒亡”说明了困境出人才的道理。
③□□□□□□□,夜泊秦淮近酒家。  (杜牧《泊秦淮》)
④春蚕到死丝方尽,□□□□□□□。(李商隐《无题》)
⑤阅读古诗文,李白“长风破浪会有时,□□□□□□□”的坚定信念;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的伟大民族气节;龚自珍“□□□□□□□,化作春泥更护花”的高尚道德情操;还有范仲淹“□□□□□□□,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宽博济世情怀,都滋养着我们的心灵。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刘禹锡的《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完成后面问题。(共4分)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刘禹锡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小题1:运用典故是古人常用的一种艺术手法,在用典中寄寓自已内心的情感,如本诗中就用了“      ” 和“       ”这两个典故。(2分)
小题2:“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这两句诗的原意是什么?现在人们赋予它什么新意?(2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古诗文默写填空(共5分,每空1分)
(1)《使至塞上》中描绘出雄奇苍茫的塞外风光的句子是:大漠孤烟直,            。
(2)看到农民劳作的情景,想到自己舒适的生活,杜甫感到万分惭愧,他在《观刈麦》中写道:                ,尽日不能忘。
(3)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 为人谋而不忠乎?                ?传不习乎?”
(4)刘禹锡《陋室铭》中描写作者交往高雅的句子是: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古诗文阅读(共16分)
雁门太守行  李贺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小题1:这是一首政治抒情诗,全诗通过描写三个画面,概括了这场战争的艰苦性,赞扬了官军将士们艰苦卓绝的斗争精神。请用简明的语言分别概括性写出是哪三个画面。(3分)
小题2:诗歌前两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何效果?表达了作者什么情感?(3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古诗文默写。(8分)
(1)_______________,似曾相识燕归来。(晏殊《浣溪沙》)
(2)人有悲欢离合,_______________,此事古难全。(苏轼《水调歌头》)
(3)敞开你善感的心扉,尽情领略自然的美好。白居易借莺、燕传递浓浓的春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钱塘湖春行》);龚自珍借花抒怀,极富哲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己亥杂诗);而那“吹面不寒杨柳风”更是让你如痴如醉。
(4)范仲淹《岳阳楼记》中表达作者人生志向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口语交际与综合性学习(10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