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这首词。(6分)乌夜啼①李煜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无奈朝来寒雨晚来风。胭脂泪②,相留醉,几时重?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注】①此调原为唐教坊曲,又名《相见

阅读下面这首词。(6分)乌夜啼①李煜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无奈朝来寒雨晚来风。胭脂泪②,相留醉,几时重?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注】①此调原为唐教坊曲,又名《相见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阅读下面这首词。(6分)
乌夜啼
李煜
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
无奈朝来寒雨晚来风。
胭脂泪,相留醉,几时重?
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
【注】①此调原为唐教坊曲,又名《相见欢》、《秋夜月》、《上西楼》。②胭脂泪:指女子的眼泪。
小题1:这首词写了哪些景物?描绘出一幅什么样的画面?(2分)
小题2: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词至李后主而眼界始大,感慨遂深”,请结合这首词说说词人抒发了怎样的感慨?(4分)
答案

小题1:(2分)词中写了春天的落花、寒雨、晚风等景物(1分),描绘出一幅凄风苦雨打落花的凄清、悲凉、伤感的画面(1分)。(意思对即可)
小题2:(4分)从“林花谢了”、“太匆匆”、“无奈”等词可以体会到词人对人生无常、世事多变、年华易逝的无奈与愁苦的复杂情绪(2分);词中还表达出一位亡国之君朝不保夕的沉痛与绝望。“人生长恨水长东”两个“长”字相加更强化其亡国之痛(2分)。(意思对即可,分析感情2分,结合词句2分)
解析

小题1:
试题分析:直接点出景物的名词,根据诗中的描写说明景物表现的特点:场景的气氛、给人的感觉。
小题2:
试题分析:首先要了解李煜是亡国之君,根据其身份结合诗中的描写,从感怀国破家亡这个意义上分析概括。
举一反三
古代诗文中常用典故,下列语句中不含典故的一项是(     )
A.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B.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C.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D.无怀氏之民欤?葛天氏之民欤?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默写(每题1分。错字、漏字、添字不得分)(8分)
(1)                        ,小桥流水人家。(《天静沙 秋思》)
(2)                        ,欲上青天揽明月。(《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
(3)只辱于奴隶人之手,                      ,不以千里称也。(《马说》)
(4)                    ,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论语》)
(5)它                            ,                      。也许你要说它不美。
(6)《陋室铭》中以自然环境烘托陋室不陋的句子是
                          ,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诗歌欣赏:阅读下面两首诗,然后完成后面小题。(6分)
【甲】渔家傲(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障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乙】使至塞上(王维)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小题1:甲乙两文划线句都描写了塞外风光,请任选一句对画面内容加以描绘。(不超过60字,3分)
小题2:两首诗表达的思想感情有何不同。(3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默写。(8分)
①是她那对世界无私的爱丰富了我,________________。 (《童年的朋友》)
②在这四年里,我_________,__________,我咬紧了牙,哼都不哼一声。(《一面》)
③万籁此俱寂,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破山寺后禅院》)
④_____________________,乾坤日夜浮。  (《登岳阳楼》)
⑤油蛉在这里低唱,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⑥两小儿笑曰:“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两小儿辩日》)
⑦由此上溯到一千八百四十年,从那时起,为了反对内外敌人,____________,在历次斗争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 (《人民英雄永垂不朽》)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两首古诗,完成后面小题。(5分)
登岳阳楼                     望洞庭
杜甫                     刘禹锡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湖光秋月两相和,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潭面无风镜未磨。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遥望洞庭山水色,
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白银盘里一青螺。
注:①潭面:指湖面。②镜:古人的镜子用铜制作、磨成。
小题1:上述两诗描写的都是洞庭湖的景象,同中有异,请自选角度简要分析。(3分)
同:  _____________________异:  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2:同样是远眺洞庭,二位诗人有怎样不同的心境?(2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