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文默写:(10分)小题1:塞下秋来风景异               。小题2:了却君王天下事,                      。小题3:   

古诗文默写:(10分)小题1:塞下秋来风景异               。小题2:了却君王天下事,                      。小题3: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古诗文默写:(10分)
小题1:塞下秋来风景异               
小题2:了却君王天下事,                      
小题3:                  ,岁晏有余粮。
小题4:苟全性命于乱世,                 。
小题5:                                 ,万钟于我何加焉?
小题6: 寡助之至,                 ,多助之至,天下顺之。
小题7:默写《月夜》(4分)
答案

小题1:衡阳雁去无留意
小题2:赢得生前身后名
小题3:吏禄三百石
小题4:不求闻达于诸侯
小题5: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
小题6:亲戚畔之
小题7:刘方平的《月夜》:更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阑干南斗斜。今夜偏知春气暖,虫声新透绿窗纱。
杜甫的《月夜》:今夜鄜州月, 闺中只独看。遥怜小儿女, 未解忆长安。香雾云鬟湿, 清辉玉臂寒。何时倚虚幌, 双照泪痕干?
解析
试题分析:此类型的题目考查学生对古诗文的识记和默写能力,考查等级为A.要求学生在平时的学习中,多积累,多识记古典诗词及文言名篇,1-6小题属于名句默写,要求学生背硬记死,小题1注意“雁”,小题2注意“赢”,小题3注意“吏禄”的写法。小题7属于整首诗默写,关于《月夜》,著名的有几首,注意总结。课下应对此类型的题目加强训练,此外还应注意“名句”的具体意境应用。
举一反三
古诗文名句填空及默写。 (10分)
小题1:蒹葭萋萋,                (《诗经·蒹葭》)
小题2:商女不知亡国恨,              。(杜牧《泊秦淮》)
小题3:                ,无案牍之劳形。(刘禹锡《陋室铭》)
小题4:                 ,山岛竦峙。(曹操《观沧海》)
小题5:天街小雨润如酥,                   (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小题6: 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                      ! (孟子《鱼我所欲也》)
小题7:按要求默写温庭筠的《望江南》。 (4分)
梳洗罢,                                               ,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诗歌欣赏:  (4分)
《渔家傲·秋思》 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燕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故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小题1:对诗歌内容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2分)
A.这首词写出了我国北方秋季的景物特点,从词中的“塞下”“霜”等词语可以看出。
B.“衡阳雁去”是说“大雁向衡阳飞去”而不是“大雁从衡阳飞走了”。
C.这首诗既表达了将士的爱国之心,又流露出思念亲人和家乡的感情。
D.这首诗感情悲观而消极,表达了鲜明的反战、厌战情绪。
小题2:根据诗意,请回答下面问题。 (2分)
词上阕写景或叙事,下阂抒情言志。这首词上阕写什么景?有什么特点?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后面的题目。(6分)
江  汉  
杜甫
江汉思归客,乾坤一腐儒。
片云天共远,永夜月同孤。
落日心犹壮,秋风病欲苏。
古来有老马,不必取长途。
小题1:诗歌第二联情景交融,试结合具体内容进行赏析。(2分)
小题2:“落日心犹壮,秋风病欲苏。古来有老马,不必取长途。”和“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有异曲同工之妙,试从修辞和情感两方面阐述其共同点。(4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渔家傲 秋思》完成下列问题
渔家傲  秋思
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小题1:上阕写景,一个“异”字领起。这里的“风景”异在何处?突出了西北边镇什么特点?
小题2:自选角度,赏析“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完成后面题目。(5分)
寄黄几复①
宋·黄庭坚
我居北海君南海,寄雁传书谢不能。
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
持家但有四立壁,治病不蕲三折肱②。
想见读书头已白,隔溪猿哭瘴溪藤。
【注】①黄几复,诗人的故交,写此诗时,黄几复任职广东,诗人任职山东。② 蕲:求。古语有“三折肱,知为良医”的说法,此处的典故说明黄几复政绩卓著。
小题1:请结合诗歌的后四句,简要概括黄几复的形象特点。(2分)
小题2:“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是本诗的点睛之句,为后人传诵,请作赏析。(3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