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王驾的《雨晴》,完成后面题目。(6分)雨前初见花间蕊,雨后全无叶底花。蜂蝶纷纷过墙去,却疑春色在邻家。小题1:本诗前两句用什么修辞手法,扣住什么来写春景?表

阅读王驾的《雨晴》,完成后面题目。(6分)雨前初见花间蕊,雨后全无叶底花。蜂蝶纷纷过墙去,却疑春色在邻家。小题1:本诗前两句用什么修辞手法,扣住什么来写春景?表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阅读王驾的《雨晴》,完成后面题目。(6分)
雨前初见花间蕊,雨后全无叶底花。
蜂蝶纷纷过墙去,却疑春色在邻家。
小题1:本诗前两句用什么修辞手法,扣住什么来写春景?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心情?(3分)
小题2:前人评价“却疑春色在邻家”为“神来之笔”,你认为这句“神”在何处?(3分)
答案

小题1:对比。用“雨前”所见和“雨后”情景两相对比,扣住象征春色的“花”来写春景 ,表现了作者面对满园落红残春油然而生的叹惜之情。(3分)
小题2:这句诗由“蜂蝶纷纷过墙去”而来,它不仅写出蜂蝶追捉春色的神念,而且把“春色”写活了,似乎春色真的“有脚”,跑到邻家去了,透露出诗人希望春色没有远去的心情。(意思对即可)(3分)
解析

小题1:
试题分析:“雨前”“雨后”是对比,两句都写到“花”,从“全无”一词来理解诗对春色易逝的叹惜之情。
小题2:
试题分析:联系前句“蜂蝶纷纷过墙去”来理解,仿佛是蜂蝶带走了春色,藏入邻家,以此理解诗人惜春之情。
举一反三
名句积累(10分)
小题1:《商山早行》中运用对偶的一联是:                  ,                     。(2分)
小题2:《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表明作者雄心壮志的句子是:                       。(2分)
小题3:《望江南》中与《天净沙 秋思》中“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意境相近的诗句是:        。(2分)
小题4: 任命一个人来挽救局面时,常引用《出师表》中的一句名言                       ,          
                       。(2分)
小题5:王湾的《次北固山下》“                               ,                      ”一联描写时序交替中的景象,暗示时光的流逝,蕴含自然理趣。(2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诗词鉴赏(5分)
东栏梨花  苏轼
梨花淡白柳深青,柳絮飞时花满城。
惆怅东栏一株雪,人生看得几清明。
(注解)雪:指梨花
小题1:除了以“雪”比喻梨花,诗歌还用了哪些词语来描写梨花?(1分)写“柳深青”有什么目的?                              (1分)
小题2:看着雪白的梨花,诗人为什么会产生“惆怅”的心情?(请用原诗回答)(1分)这反映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4分 )         
浣溪沙
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
小题1:下片中,一个“独”字叩人心扉,情味无穷,请分析其作用。(2分)
小题2:这首词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2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根据题意填空
小题1:它的皮                                     ,微微泛出淡青色。(茅盾《白杨礼赞》)
小题2:但愿人长久,                        。(苏轼《水调歌头》)
小题3:                          ,归雁入胡天。(王维《使至塞上》)
小题4:《泊秦淮》中表现诗人关心国家命运,抨击黑暗现实的句子是                         
                          
小题5:《无题》中运用比喻、双关的手法,表现至死不渝的爱情和无私奉献精神的句子是                                                        
小题6:苏轼在《水调歌头》里面说的“                                                  。”两句,阐释了人生没有十全十美这一哲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古诗文默写填空。(共6分,每空1分)
小题1:                      ,蜡炬成灰泪始干。(李商隐《无题》)
小题2:人生自古谁无死,                      。(文天祥《过零丁洋>)
小题3:                    ,江春入旧年。(王湾《次北固山下》)
小题4:王安石在《登飞来峰》中是这样诠释“站得高,看得远”的道理的:不畏浮云遮望眼,                      
小题5:学习和思考的辩证关系是怎样的呢?《<论语>十则》中对此进行了这样的阐述:                                             。”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