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完成下面问题。(5分)端 居①李商隐远书归梦两悠悠,只有空床敌素秋②。阶下青苔与红树,雨中寥落月中愁。【注释】①端居:闲居。②素秋:秋天的代称

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完成下面问题。(5分)端 居①李商隐远书归梦两悠悠,只有空床敌素秋②。阶下青苔与红树,雨中寥落月中愁。【注释】①端居:闲居。②素秋:秋天的代称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完成下面问题。(5分)
端 居
李商隐
远书归梦两悠悠,只有空床敌素秋。阶下青苔与红树,雨中寥落月中愁。
【注释】①端居:闲居。②素秋:秋天的代称。
小题1:分析诗歌第一句中“悠悠”的表达效果。(2分)
小题2:请自选角度,赏析“阶下青苔与红树,雨中寥落月中愁”一句。(3分)
答案

小题1:(2分)“悠悠”二字,既形象地显示出远别家乡,得不到亲人书信的时间已久,也传神地表现出希望落空时怅然若失的神情。(各1分,意对即可)
小题2:三、四句借景抒情。(融情于景、情景交融也可,意近即可,1分)诗人借助对“青苔”、“红树”以及“雨”景、“月”色的描写,赋予客观景物以浓厚的主观色彩,营造出了冷寂、凄清的氛围,( 1分)表达了悲愁,孤寂和思亲的情感。(1分)(从其它角度赏析也可,意近即可)
解析

小题1:
试题分析:读懂全诗,抓住其中关键词“远书”“归梦”,从“悠悠”叠词理解到时间的漫长和情丝的绵绵不绝,分析理解诗人思乡之情。
小题2:
试题分析:可以从“青苔”“红树”写景反衬的角度(乐景写哀情)来分析诗人的“愁”,也可以从“雨中”“月”烘托的方法来分析诗人的“愁”
举一反三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成后面的题目(4分)
夜上受降城闻笛
唐•李益
回乐烽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
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
小题1:“沙似雪”和“月如霜”营造了怎样的环境气氛?(2分)
小题2: 这首诗表现了什么思想内容?(2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新柳
(宋)杨万里
柳条百尺拂银塘,且莫深青只浅黄。
未必柳条能蘸水,水中柳影引他长。
小题1:诗中的新柳有何特点?(1分)
小题2:“水中柳影引他长”中的“引”字有何妙处?(2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诗词鉴赏。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面题目.          
江城子 密州出猎
苏轼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岗。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小题1:请用自己的话描述“千骑卷平冈”所展现的狩猎场面。
小题2:在下阙中作者运用“遣冯唐”“射天狼”两个典故,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华子岗(裴迪)
日落松风起,还家草露晞。
云光侵履迹,山翠拂人衣。
小题1:诗人是从感觉的那几个角度摹写景色的?请结合诗句具体分析(2分)
小题2:这首诗以“还家”为线索,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感?(2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送人之松江    宋•俞桂
西风萧瑟入船窗,送客离愁酒满缸。   
要记此时分袂处,暮烟微雨过松江。
别董大  唐•高适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注]袂:袖子。诗中“分袂”是分别的意思。
小题1:这两首诗的体裁均是:(1分)
小题2:(2分)《送人之松江》所写送别的季节是  ,《别董大》所写送别的季节是   
小题3:请赏析这两首送别诗所表达的不同情感。(2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