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完成两小题。(5分)雨夜  院静闻疏雨,林高纳远风。  秋声连蟋蟀,寒色上梧桐。  短榻孤灯里,清笳万井中。  天涯未归客,此夜忆江东。 【注

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完成两小题。(5分)雨夜  院静闻疏雨,林高纳远风。  秋声连蟋蟀,寒色上梧桐。  短榻孤灯里,清笳万井中。  天涯未归客,此夜忆江东。 【注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完成两小题。(5分)
雨夜
  院静闻疏雨,林高纳远风。
  秋声连蟋蟀,寒色上梧桐。
  短榻孤灯里,清笳万井中。
  天涯未归客,此夜忆江东。
【注】 ①笳:一种乐器。 ②万井:古制八家为井,此处指许多村庄。
小题1:“短榻孤灯里”中的“孤”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2分)
小题2:“秋声连蟋蟀,寒色上梧桐”两句为后人传诵,请作赏析。(3分)
答案

小题1:(1) 漂泊天涯,思乡怀人的孤寂、忧伤之情。
小题2:(2)借景抒情。风声、雨声、蟋蟀声相连,院落寂静;梧桐叶由青转黄,秋意渐浓。诗人借秋日雨夜的凄清写漂泊异乡的愁苦。
解析

小题1:试题分析:“短榻孤灯里”一句中,“短榻”表示睡眠难安,“孤灯”表达了作者的孤寂凄苦难以排遣,孤灯对影,秋气袭人,怎不引起家乡之思?
点评:把握诗中诗人的思想感情,要结合诗歌的写作背景、作者所处的时代及诗歌的具体内容来理解、分析作者的感情基调,同时,要联系诗中的景、物、意象来体会。古典诗词表达思想感情大多采用较为含蓄的手法。诗人往往将感情融入景、物、人、事的描写中。结合作者的生活背景,窥测诗词的情感。分析诗眼,透视诗词的情感,例如《天净沙秋思》中的断肠二字,可以表达出诗人的情感,那便是词人思念家乡寂寞悲苦的情感!解读意象,挖掘诗词的情感,例如“不畏浮云遮望眼”一句,为什么不用白云、孤云,而用浮云呢?因为浮云可以暗指困难、挫折、障碍等。可以通过理解这个意象,知晓诗人艰难险阻的精神。借助典故,探寻诗词的情感。
小题2:试题分析:“秋声连蟋蟀,寒色上梧桐”写出了在一个山野静夜听雨、听风、听秋声的情景,天涯羁旅,引起了思乡之情,正是诗人浓郁的思乡之情,又给这幅雨夜秋思图涂上了更加凄清的色调,秋声、寒色折射出诗人凄清的心境。因为雨夜是看不见颜色的,只因为雨打干枯梧桐叶的声音传来,使人联想梧桐由青转黄,带来寒色的通感。诗人借秋日雨夜的凄清写漂泊异乡的愁苦。
点评:赏析诗句时,要先理解原句的含义,分析诗句所描写的内容,再结合诗人的思想感情和写作背景,联系诗中的景、物、意象来理解。
举一反三
古诗词名句默写。(9分)
小题1:         恨别鸟惊心。(杜甫《春望》)
小题2:       ,万物生光辉。(汉乐府《长歌行》)
小题3:气蒸云梦泽     。(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小题4:晴川历历汉阳树,         
小题5:大漠孤烟直,         。
小题6:《陋室铭》中以“交往之雅”表明“陋室”不陋的语句是   .   
小题7:只有那些不畏艰险、勇于攀登的人,才能达到《望岳》中“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一)(4分)  题西太一宫壁 (其一)
宋• 王安石
柳叶鸣蜩绿暗,荷花落日红酣。
三十六陵春水,白头想见江南。
小题1:诗歌前两句通过对                (景物)的描写,向我们展现了一幅夏天的图景。(2分)
小题2:从诗歌中的三、四句中,你感受到诗人一种怎样的情感?(2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秋思 张籍
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
注:封,封起来的或用来封东西的纸包或纸袋。
小题1:王安石评张籍的诗说“看似寻常最奇崛”,本诗有一处成功的细节描写,正体现了王安石的评价。请你找出来。(2分)
小题2: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3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下列诗句中,描写冬天景物的是:( )
A.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B.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C.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D.六出飞花入户时,坐看青竹变琼枝。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品析古诗
江城子 密州出猎(7分)
宋 苏轼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 苍,锦帽貂裘 ,千骑 卷 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小题1:“鬓微霜,又何妨”一句的修辞手法是什么?表现了作者怎样的心情?(3分)
小题2:选出与“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表达的思想感情不同的一项(    )(2分)
A.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B.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C.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雁门太守行》)
D.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小题3:本词运用了不少的典故,试说说下列典故表达了什么意思。(任选一题作答)(2分)
“亲射虎”:                                                                    
“遣冯唐”: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