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一首词,完成下面题目。(4分)添字采桑子李清照窗外谁种芭蕉树,阴满中庭。阴满中庭,叶叶心心,舒卷有馀情。  伤心枕上三更雨,点滴霖霪。点滴霖霪,愁损北人

阅读下面一首词,完成下面题目。(4分)添字采桑子李清照窗外谁种芭蕉树,阴满中庭。阴满中庭,叶叶心心,舒卷有馀情。  伤心枕上三更雨,点滴霖霪。点滴霖霪,愁损北人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阅读下面一首词,完成下面题目。(4分)
添字采桑子
李清照
窗外谁种芭蕉树,阴满中庭。阴满中庭,叶叶心心,舒卷有馀情。  伤心枕上三更雨,点滴霖霪。点滴霖霪,愁损北人,不惯起来听。
小题1:文有文眼,诗有诗眼,词有词眼,你认为这首词的词眼是哪一个字?借助什么景物来表达这个字的?(2分)
小题2:下面对这首词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窗前谁种芭蕉树”的意思是:在这个国破家亡的时候,人人都栽种芭蕉,以寄托自己的情思,表达对幸福生活的向往,可是词人却苦闷、无奈,整天在失意痛苦中煎熬。
B.词的上片写看蕉,下片写听蕉,视觉形象转化为听觉,进一步把愁引向深处。
C.杜牧的“一夜不眠孤客耳,主人窗外有芭蕉”与这首词中的“点滴霖霪,愁损北人,不惯起来听”有异曲同工之妙。
D.这首词将芭蕉与雨联系在一起,就多了几分悲凉凄清。静寂的雨夜,词人辗转难眠,听窗外潇潇苦雨,绵长的愁绪,随着雨打芭蕉的声音,更重更深。

答案

小题1:词眼为“愁”,借助“芭蕉树、芭蕉叶、霪雨”等这些景物来表达“愁”的。
小题1:A
解析
小题1:词眼:指全词中最精彩和关键性的字。词眼为“愁”,借助“芭蕉树、芭蕉叶、霪雨”等这些景物来表达“愁”的。词人将自己的情注入芭蕉的形象之中,形象地表现了她对中原故国、家乡故土的绵绵不断的思念和怀恋。下片写夜听雨打芭蕉声,词人夜晚卧床时仍处于苦苦的思念之中,本已是枕上落满伤心泪,更加上三更时分窗外响起了雨声,雨点滴滴哒哒地敲打着芭蕉叶,声音是那样地单调,又是那样地凄凉。在她那早已被思念煎熬,被痛苦浸透了的心中,又添上了一股酸涩的苦汁。
小题2:A、“人人都栽种芭蕉,以寄托自己的情思,表达对幸福生活的向往,”错。是借吟咏芭蕉抒发了怀恋故国、故土之幽情。
举一反三
填补下列名句的空缺处或按要求填空。(8分,每空1分)
小题1:枯藤老树昏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提携玉龙为君死。
小题3:天街小雨润如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4:予独爱莲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濯清涟而不妖……
小题5:“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是刘禹锡《陋室铭》里的句子,意思是碧绿色的苔藓在门前的石阶上映出淡淡的痕迹,透过珠帘向外可以看到青青的草色。
小题6:江西上饶的三清山,是一方资源得天独厚的宝地,生机勃勃的春季里,游客除了欣赏浪漫的花,还可以享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乡村生活。(用陶渊明《饮酒》中的句子回答)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两首韩愈的诗,完成下面题目。(4分)
春雪
新年都未有芳华,二月初惊见草芽。
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
晚春
草木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
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
小题1:这两首诗中,都各有一句写到了“雪”,哪一句才是真写雪呢?(2分)
小题2:下面对这两首诗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新年都未有芳华”的意思是新年都还没有芬芳的鲜花,句中的“都”写出了久盼春色的人们分外焦急的心情。
B.《春雪》第三、四句富有浓烈的浪漫主义色彩,可称得上是神来之笔。“却嫌”“故穿”采用比喻手法把春雪描绘得美好而有灵性,饶富情趣。
C.《晚春》不写百花稀落、暮春凋零,却写草木留春而呈万紫千红的动人情景,寥寥几笔,便给人以满眼风光、耳目一新的印象。
D.我们可以透过《晚春》景物描写领悟出其中的人生哲理:诗人通过“草树”有“知”、惜春争艳的场景描写,反映自己对美好青春的珍惜之情。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课外古诗词默写(10分)。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赠从弟(其二)
王勃                                刘桢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古诗文积累。(8分)
小题1:无可奈何花落去,____________________。(晏殊《浣溪沙》)
小题2:浊酒一杯家万里,___________________。(范仲淹《渔家傲》)
小题3:沉舟侧畔千帆过,___________________。(刘禹锡《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小题4:洞庭湖气势磅礴,雄伟壮观,孟浩然在《望洞庭湖赠张丞相》中曾有一句描写洞庭湖的诗备受后人赞赏,它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5:古诗中“月”常被用作为诗人寄托思念家乡,思念亲人感情的载体,如王安石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苏轼的“但愿人长久,________________ _。”
小题6:人生路上有鲜花也有荆棘,只要我们勇敢面对,胸中有杜甫《望岳》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雄心和气概,就一定会欣赏到人生最灿烂的风景。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古诗,完成第小题。(4分)
王安石
(其一〕
柳叶鸣蜩②绿暗,荷花落日红酣。三十六陂③春水,白头想见江南。
(其二)
三十年前此路,父兄持④我东西。今日重来白首,欲寻陈迹都迷。
【注释】①这两首诗是王安石重游西太一宫时即兴吟成,题写在墙壁上。西太一宫:在北宋首都卞京(今河南开封市)。②蜩(tiáo):指蝉。③陂(bēi):池塘。④持:携带。
小题1:在第一首诗中,诗人是通过______   ____来抒发感情的;在第二首诗中,诗人则是通过_________________来表达感情的。(2分)
小题2:这两首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2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