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写(18分)小题1:.向来枉费推移力,             。(朱熹《观书有感》其二)小题2:.             ,千里暮云平。  (王维《观猎》

默写(18分)小题1:.向来枉费推移力,             。(朱熹《观书有感》其二)小题2:.             ,千里暮云平。  (王维《观猎》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默写(18分)
小题1:.向来枉费推移力,             。(朱熹《观书有感》其二)
小题2:.             ,千里暮云平。  (王维《观猎》)
小题3:.马作的卢飞快,            。(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
小题4:.               ,浓睡不消残酒。(李清照《如梦令》)
小题5:.所以动心忍性,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小题6:.              ,积于今年六十矣;……(柳宗元《捕蛇者说》)
答案

小题1:此日中流自在行
小题1:回看射雕处
小题1:弓如霹雳弦惊
小题1:昨夜雨疏风骤
小题1:曾益其所不能
小题1:今吾氏三世居是乡
解析
考查对文章的背诵和准确默写。了解句意减少错别字。
小题1:.向来枉费推移力,此日中流自在行。(朱熹《观书有感》其二)
小题1:.回看射雕处,千里暮云平。  (王维《观猎》)
小题1:.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注意“霹雳”的书写。)
小题1:.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李清照《如梦令》)
小题1:.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注意通假字“曾”。)
小题1:. 今吾氏三世居是乡,积于今年六十矣;……(柳宗元《捕蛇者说》)
举一反三
阅读下面的词,完成小题。(4分)
江城子·密州出猎
(宋)苏轼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小题1:.“黄”在词中的意思是         。(2分)
小题2:.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词的上片侧重描写作者“狂”的行为,词的下片侧重抒发作者“狂”的情感。
B.词的上片写了作者出猎的情景,词的下片写了作者请战的决心。
C.词的上片作者自喻孙权,词的下片作者自比魏尚。
D.词的上片作者的情感热烈豪放,词的下片作者的情绪沉郁顿挫。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默写(18分)
小题1:.可怜身上衣正单,                。(《卖炭翁》)
小题2:.人生自古谁无死,                。(《过零丁洋》)
小题3:.              ,阴阳割昏晓。(《望岳》)
小题4:.              ,左牵黄,右擎苍。(《江城子·密州出猎》)
小题5:.日光下彻,影布石上,             ,俶尔远逝。(《小石潭记》)
小题6:. 越明年,                      ,乃重修岳阳楼。(《岳阳楼记》)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词,完成小题(4分)
送友人(唐 李白)
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小题1:.本诗中“自兹去”的意思是       。(2分)
小题2:.下列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2分)
A.首联交代离别地点,描绘了清冷凄凉的送别场面。
B.颔联用“孤蓬”表达了对朋友漂泊无定的前程的关切。
C.颈联借“浮云”“落日”之景,抒发“游子”和“故人”的依依惜别之情。
D.尾联“班马”意为“分开的马”,强调“马既如此,人何以堪?”,体现离别的怅恨。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默写(18分)
小题1:、人生自古谁无死,                。(《过零丁洋》)
小题2:、月上柳梢头,                。(《生查子,元夕》)
小题3:、                ,一览众山小。   (《望岳》)
小题4:、半匹红绡一丈绫,                。(《卖炭翁》)
小题5:、               ,天下物皆然。(《黄生借书说》)
小题6:、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               ,把酒临风……(《岳阳楼记》)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一首词,完成小题(4分)
诉衷情
宋   陆游
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   胡未灭,鬓先秋,
泪空流。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州。
小题1:、“梦断”在词中的意思是____。(2分)
小题2:、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____(2分)
A.“万里”“匹马”形成空间形象上的强烈对比,写出作者当年的自信与执着。
B.“尘暗旧貂裘”借用苏秦典故,诉说自己受到重用,依然在前线战斗的情景。
C.一个“空”字既写出作者内心的不甘与失望,也写出对朝廷的不满与愤慨。
D.这是一首抒发作者壮志难酬的慷慨与悲壮的爱国诗篇。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