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20-21题。春  望杜甫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20.这首诗表达了

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20-21题。春  望杜甫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20.这首诗表达了

题型:河南省中考真题难度:来源:
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20-21题。春  望
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20.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21.你认为,城春草木深?请作简要赏析。
答案
20.忧国伤时、念家悲己。
21.示例一:“破”字用得好。一个“破”字,写出了国都沦陷,城池残破的景象,使人触目惊心。    
      示例二:“深”字用得好。一个“深”字,写出了乱草遍地,林木苍苍的景象,令人满目凄然。
举一反三
阅读下面一首词,完成9-10题。渔家傲   秋思
    
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9.这首词的上片描写    ,以一个“    
10.结句,将军白发征夫泪,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题型:湖北省中考真题难度:| 查看答案
古诗词赏析水  调  歌  头
苏  轼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11. 这首词中“       ”一词照应小序中的“欢饮达旦”。全词带有人生哲理的意味,词人问天,问月,归根到底是问        
12. 对这首词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  词前小序的作用是交待写作缘由。
B.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一句,“转”“低”准确生动地描绘了月光的移动,暗示夜已深。
C. “婵娟”是美好的样子,词中指嫦娥,也就是代指明月。
D.  这首词上阙写词人对天上宫阙的向往和对人间生活的热爱,下阙写词人在月下对亲人的怀念和祝福,自始至终洋溢着乐观向上、积极奋进的情绪。
题型:湖北省中考真题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成9-10题从军行
杨炯
烽火照西京,心中自不平。牙璋辞凤阙,铁骑绕龙城。
雪暗凋旗画,风多杂鼓声。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
9.请简要概括这首诗的主要内容。
10.“雪暗凋旗画,风多杂鼓声”从哪两个方面描绘了激烈悲壮的战争场面。
题型:山东省中考真题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古诗文减字木兰花  琴
[宋] 苏轼
    神闲意定,万籁收声天地静。玉指冰弦,未动宫商①意已传。        悲风流水,写出寥寥千古意。归去无眠,一夜余音在耳边。   
 [注释]①宫商:这里指曲调。
 阅读这首词,根据要求完成赏析。
    词的上片,“神闲意定”描画出琴女弹琴前全神贯注的情态,一个“⑴  ”字渲染了当时的气氛;“玉指冰弦”写琴女抚弄琴弦,“⑵            ”,令人想起白居易《琵琶行》中的“未成曲调先有情”。     
    词的下片,前两句写⑶            ;末尾两句写词人听琴归来仍觉余音绕耳,侧面表现出琴女演奏技艺的精湛。     
要求:⑴用词中的字填空;⑵用词中句子填空;⑶用具体形象的语言表述。
题型:江苏省中考真题难度:| 查看答案
古诗词赏析(从甲、乙两首中任选一首作答)(甲)泊秦淮   
杜牧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10.诗中用一个“       ”字写出迷蒙冷清的特点,以“       ”三字引出下文“商女”的出场。
11.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首句写景,二句叙事、写景连用。把“近酒家”放在句末,为下句“商女”、“亡国恨”、“犹唱后庭花”作铺垫。
B.诗中描绘秦淮迷蒙冷清的寒江夜色,寄寓诗人的忧愁和伤感。
C.全诗表现诗人对国家命运的关注和忧愁,语言清新洗炼,化用典故,是唐诗绝句中的优秀诗篇。
D.商女热衷歌唱《玉树后庭花》靡靡之音,诗人既批判了她的幼稚无知,又抒发了自己忧时伤世之感慨。 (乙)己亥杂诗   
龚自珍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10.本诗开头两句,以“           ”修饰离愁,以“           ”衬托离愁,这种表现手法和马致远的“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有异曲同工之妙。
11.对这首诗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诗的第一、二句真实地反映了诗人当日复杂的心境:离别的愁绪和回归的喜悦相互交织。
B.诗的第三、四句从落花到春泥展开联想,将诗人的时代使命感移情落花,从而把离愁升华为崇高的献身精神。
C.诗中用冷色调的“白日斜”烘托离愁,用“落红”一句作为情感的转析,使整首诗从离愁中解脱出来。
D.全诗表达的思想和陶渊明《归园田居》(种豆南山下)所表达的官场决裂、归隐田园的遁世思想相同。
题型:湖北省中考真题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