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十二章(节选)①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②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

                《论语》十二章(节选)①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②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论语》十二章(节选)
①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②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③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④ 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⑤ 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小题1: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2分)
①不              ②博学而      
小题2: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
①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②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小题3:“吾日三省吾身”从忠、信、     三个方面反省自己(填一个字),从中可以看出古代治学的人非常重视         的修养。(2分)
答案

小题1:①逾:逾越,越过,超过。②笃:忠实,坚守
小题2:①温习旧的知识,可以得到新的理解与体会,就可以当老师了。②军队可以改变主帅,但哪怕一个普通人,也不可以改变志气。或一个军队的主帅可能被夺去,但一个普通人的志向不可能被夺去。
小题3:习   品德
解析

小题1: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对常见文言词汇的理解,要注意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一词多用的情况,平时学习要注意学会分类整理并掌握一些常见的文言词汇。
小题2:
试题分析:翻译①时要注意“故”和“新”在这里是形容词活用为名词,依次是“旧知识”、“新知识”;翻译②时要注意“三军”是“军队的通称”。
小题3:
试题分析:“传不习乎”是对学习知识的反省因此归纳出“习”,从“三省吾身”的内容可看出是谈论的“品德修养”。本题是对文句内容的理解,解题时应先疏通文意,再分析作答。
参考译文:
①曾子说:"我每天多次地反省自己:替别人谋划是否忠诚呢?跟朋友往来是不是诚实呢?老师传授的知识是不是复习过呢? "   
②孔子说:“ 我十五岁开始立志做学问,三十岁能自立于世,四十岁遇事能不迷惑,五十岁的时候知道哪些是是不能为人力所支配的事情,六十岁能听得进不同意见,到七十岁能随心所欲,又不会逾越规矩。 ”
③孔子说:“温习旧的知识,可得到新的理解和体会,凭借这一点就可以当老师了.”
④孔子说:“军队可以改变主帅,但哪怕一个普通人,也不可以改变志气。”  12  
⑤子夏说:“广泛地学习,坚守自己的志向,恳切地提问并且能多考虑当前的事情,仁德就在其中了。”
举一反三
                                王右军诈睡
王右军①年减②十岁时,大将军③甚爱之,恒置帐中眠。大将军尝先出,右军犹未起。须臾,钱凤④入,屏人论事。都忘右军在帐中,便言逆节之谋。右军觉,既闻所论,知无活理,乃佯吐污头面被褥,诈孰⑤眠。敦论事造半,方忆右军未起,相与大惊曰:“不得不除之!”及开帐,乃见吐唾从⑥横,信其实熟眠,于是得全。于时人称其有智。(选自《世说新语》)
【注释】①王右军:王羲之 ②减:不足 ③大将军:王敦 ④钱凤:人名,字世仪
⑤孰:熟⑥从:纵
小题1: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2分)
①右军                  ②开帐      
小题2:翻译下面的句子。(2分)
敦论事造半,方忆右军未起,相与大惊曰:“不得不除之!”                    
小题3:文中的王右军是一个怎样的孩子?(2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两篇文言文,完成下面问题。(共13分)
【甲】①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②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彻,影布石上,佁然不动,倏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③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④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⑤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
【乙】①元丰二年,中秋后一日,余自吴兴来杭,东还会稽。龙井有辨才大师,以书邀余入山。比出郭,日已夕,航湖至普宁,遇道人参寥,问龙井所遣篮舆,则曰:“以不时至,去矣。”
②是夕,天宇开霁,林间月明,可数毫发。遂弃舟,从参寥策杖并湖而行。出雷峰,度南屏,濯足于惠因涧,入灵石坞,得支径上风篁岭,憩于龙井亭,酌泉据石而饮之。自普宁凡经佛寺十五,皆寂不闻人声,道旁庐舍,灯火隐显,草木深郁,流水激激悲鸣,殆非人间之境。行二鼓,始至寿圣院,谒辨才于朝音堂,明日乃还。                   (秦观《龙井题名记》)
【注】①辨才:法号元静,和下文提到的参寥,都是苏轼的朋友。②所遣篮舆:供雇佣的竹轿。③霁:雨过天晴。④酌:舀取。
小题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4分)
(1)心                      (2)其岸势犬牙差互              
(3)出郭                      (4)                      
小题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两个句子的意思。(4分)
(1)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2)林间月明,可数毫发。
小题3:读【乙】文第②段,根据作者的行踪在横线上填空。(3分)
雷峰塔出发……在        洗脚……在          休息……终点是              
小题4:【甲】【乙】两文在描写景物方面有很多共同特点。请结合画线语句,任选一个角度简要说明。(2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解释下面文言加点词(2分)
(1)折蛇形                   (2)语时不悲                      
(3)非咨询不其致             (4)圣人非所与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下列语段中加点字解释有错误的是(    )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A或:有时  B是:这,这种  C食:同“饲”,喂养   D等:等同,一样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文言文。 (15分)
【甲文】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鱼我所欲也》)
【乙文】王荆公①病喘,药用紫团山人参②,不可得。时薛师政③自河东还,适有之,赠公数两,不受。人有劝公曰:“公之疾非此药不可治,疾可忧,药不足辞。”公曰:“平生无紫团参,亦活到今日。”竟不受。
【注释】①王荆公:即王安石。②药用紫团山人参:这里指药方中需要用到紫团山出产的人参。③薛师政:人名,即薛向,字师政。
小题1: 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4分)
(1)妻妾之 (       )          (2)所识穷乏者我与  (           )
(3)有之 (        )          (4)药不辞    (            ) 
小题2:下列各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今宫室之美为之行拂乱其所(《生于忧患 死于安乐》)
B.万钟不辩礼义而受之可以一战。战请从(《曹刿论战》)
C.公疾非此药不可治王蔽甚矣(《邹忌讽齐王纳谏》)
D.万钟我何加焉未尝不叹息痛恨桓、灵也(《出师表》)
小题3:翻译下列句子。(6分)
此之谓失其本心。
公曰:“平生无紫团参,亦活到今日。”竟不受。
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愚公移山》)
小题4:联系甲乙两段文字,说说人该如何保持本心?(2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