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后面问题。(18分)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学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后面问题。(18分)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学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后面问题。(18分)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学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便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小题1:解释画线字、词的意思。(4分)
(1)卿今当涂掌事(        )(2)鲁肃过寻阳(        )
(3)既刮目相待(        )(4)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
小题2:翻译下面句子。(6分)
(1)孤岂欲卿治学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2)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
小题3:用原文内容填空。(4分)
孙权劝学的原因是:                                
孙权劝学的成果是:                                
小题4:对比方仲永和吕蒙的变化,你得到什么启示(4分)
答案

小题1:(4分)(1)当道,当权。(2)到了……的时候。(3)重新。(4)认清事物。
小题2:(6分)(1)我难道是想让你研究经史成为博士吗?(2)你现在的才能和谋略,不再是以前吴县的阿蒙。
小题3:(4分)“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
小题4:(4分)例如:吕蒙“当涂掌事”后,经孙权劝学“乃始就学”,其才略很快有了惊人的长进;方仲永幼年聪慧过人,却因其父“不使学”而“泯然众人”。两文的内容都和学习有关,却一正一反,一是年长好学,学有所成,一是幼年不学,毫无所成。从不同的方面说明了学习的重要性,从中我们可以知道,不管一个人的天赋如何,后天学习才是成才的根本途径。(言之成理即可)
解析

小题1: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词语意思的能力。理解文言词语意思的时候,除了根据具体的语境之外,还要注意一些字的特殊用法,比如“及”这个字,在不同的语境中意思是不同的。这里是“到了……的时候”。
小题2:
试题分析:所谓“翻译句子:就是能将文言句子译成合乎现代汉语语法规范的白话文,做到文从字顺,规范简明,通顺畅达。这里应注意“涉猎”“往事”等关键词的理解。
小题3:
试题分析:学生筛选并提取文言文阅读语料中的信息,是建立在文章理解基础上的考查方式,促进学生在阅读过程中达到读懂读通的目的,能够用原文的材料来解决问题。这里学生能用原文理解出“孙权劝学的原因和成果”即可。
小题4:
试题分析:要求在理解文章内容、把握文章主旨及作者观点态度的基础上,能联系社会、生活的实际和个人认识,对文章做出评价,阐发个性化的有创意的阅读。学生能扣住观点,说出自己的感悟,并能联系生活实际,扣原文主题进行小结。
举一反三
(17分)
【甲】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廉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乙】王欢字君厚,乐陵人也。安贫乐道,专精耽学,不营产业,常丐食诵诗,虽家无斗储,意怡如也。其妻患之,或焚毁其书而求改嫁,欢笑而谓之曰:“卿不闻朱买臣妻邪?”时闻者多哂之。欢守志弥固,遂为通儒。
【注释】:耽:极爱好。斗储:一斗粮食的贮存。 意怡如:内心还是安适愉快的。 哂:讥笑。
小题1:解释下列划线词(4×1分)
⑴有仙则(    )  ⑵无案牍之形(    )
⑶不产业 (     ) ⑷欢守志固(      )
小题2:翻译(2×2分)
⑴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⑵欢守志弥固,遂为通儒。
小题3:文中说“斯是陋室”,而结尾却说“何陋之有”,到底这屋子是陋还是不陋呢?根据文章内容列出理由。(3分)
小题4:“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用了怎样的修辞方法?“上”和“入”用在这里有何好处,这句写出了环境怎样的特点?(3分)
小题5:【甲】文的刘禹锡和【乙】文的王欢都安贫乐道,其具体表现有什么不同?(3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黔之驴》,完成后面问题。(18分)
黔之驴     
黔无驴,有好事者船载以入。至则无所用,放之山下。虎见之,庞然大物也,以为神。蔽林间窥之,稍出近之,慭慭然,莫相知。
他日,驴一鸣,虎大骇,远遁,以为且噬己也,甚恐。然往来视之,觉无异能者。益习其声,又近出前后,终不敢搏。稍近益狎⑤,荡倚冲冒⑥,驴不胜怒,蹄之。虎因喜,计之曰:“技止此耳!”因跳踉⑦大⑧,断其喉,尽其肉,乃去。
小题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4分)
(1)有好事者载以入。船:            (2)稍近益狎                
(3)习其声。              (4)乃去                      
小题2:翻译下列句子。(6分)
(1)慭慭然,莫相知。                                         
(2)然往来视之,觉无异能者。                                                   
小题3:寓言简洁,精炼,往往一字传神,请赏析画线句“窥”的表达效果。(4分)
小题4:驴子本是无辜的,可最终却被老虎所吃。造成这一悲剧的原因有哪些?(4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10分)
书谢御史
吴敏树(清)
谢御史者,吾楚湘乡谢芗泉先生也。当乾隆末,宰相和珅用事,权焰张。有宠奴常乘珅车出,人避之,莫敢诘。先生为御史,巡城遇,怒,命卒下奴,笞之。奴曰:“汝敢我!我乘我主车,汝敢笞我!”先生益大怒,痛笞奴,遂焚烧其车。曰:“此车岂复堪宰相坐耶!”九衢中,人聚观,欢呼曰:“此真好御史矣!”和珅恨之,他事削籍以归。
先生文章一时,喜山水,遍游江浙,所至,人士争奉筇迎。饮酒赋诗,名益高,天下之人,皆传称“烧车御史”。和珅诛,复官部郎以卒。
注:①九衢(qú):四通八达的道路。 ②筇(qiǒng):竹杖。  ③屐:登山用的鞋。
小题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实词。(4分)
(1)命卒下奴                            (2)汝敢                      
(3)他事削其籍以归                      (4)先生文章一时             
小题2:下列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2分)                     (      )
A.有宠奴常乘珅车中有足乐者
B.假他事削籍以归真无马耶
C.巡城遇何陋
D.遍游江浙密布字印
小题3:翻译句子。(2分)
先生益大怒,痛笞奴,遂焚烧其车。                             
小题4:选文主要表现了谢御史的什么品格?结合具体内容分析。(2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问题。
孟浩然,字浩然,襄州襄阳人。少好节义,喜振人患难,隐鹿门山。年四十,乃游京师。尝于太学赋诗,一座嗟伏,无敢抗。张九龄、王维雅称道之。维私邀入内署,俄而玄宗至,浩然匿床下,维以实对,帝喜曰:“朕闻其人而未见也,何惧而匿?”诏浩然出。帝问其诗,浩然再拜,自诵所为,至“不才明主弃”之句。帝曰:“卿不求仕,而朕未尝弃卿,奈何诬我?”因放还。采访使韩朝宗约浩然偕至京师,欲荐诸朝。会故人至,剧饮欢甚。或曰:“君与韩公有期。”浩然叱曰:“业已饮,遑恤他!”卒不赴。朝宗怒,辞行,浩然不悔也。张九龄为荆州,辟置于府,府罢。开元末,病疽背卒。
(选自《新唐书》)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
①卿不求仕,而朕未尝弃卿,奈何诬我?
②会故人至,剧饮欢甚。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语段,回答后面问题。(请用0.5mm的黑色签字笔将正确答案写在答题卡指定位置上。共10分)
【甲】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徧,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乙】魏文侯①使乐羊伐中山②,克之,以封其子击③。文侯问于群臣曰:“我何如主?”皆曰:“仁君。”任座曰:“君得中山,不以封君之弟而以封君之子,何谓仁君?”文侯怒,任座趋④出。次问翟璜,对曰:“仁君。”文侯曰:“何以知之?”对曰:“臣闻君仁则臣直。向者任座之言直,臣是以知之。”文侯悦,使翟璜召任座而反之,亲下堂迎之,以为上客。 (选自《资治通鉴·周纪一》 )
 ①魏文侯:战国时魏国国君,名叫魏斯。②中山:中山国,战国时小国。 ③击:魏击,魏文侯之子,后继承为君,即魏武侯。④趋:指快走。这里是任座见主子盛怒,只得惶恐走出。
小题1: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文中的意思。(2分)
⑴.又何焉                  ⑵.一作气
⑶.之                      ⑷. 召任座而
小题2:请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写在答题卡上。(4分)
⑴忠之属也,可以一战。
⑵不以封君之弟而以封君之子,何谓仁君。
小题3:请你根据文章内容,用自己的话说说曹刿的“远谋”体现在哪些方面?(2分)
小题4:从魏文侯由“怒”到“悦”这件事,你领悟出怎样的道理?(2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