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各项中文学常识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3分)A.《陋室铭》中的“铭”字是一种文体,用来记叙生平、事业、功德,表示纪念或勉励警戒之意,作者柳宗元给他

下列各项中文学常识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3分)A.《陋室铭》中的“铭”字是一种文体,用来记叙生平、事业、功德,表示纪念或勉励警戒之意,作者柳宗元给他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下列各项中文学常识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3分)
A.《陋室铭》中的“铭”字是一种文体,用来记叙生平、事业、功德,表示纪念或勉励警戒之意,作者柳宗元给他的陋室作铭,是要借陋室表达一种不慕荣利、安贫乐道的情怀。
B.《范进中举》中吴敬梓通过对比描写范进中举前后社会、经济地位的变化,辛辣地讽刺了科举制度下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有力抨击了封建科举制度毒害知识分子的罪恶。
C.《山中》的作者是“初唐四杰”之一的王勃,他在这首诗中抒发了自己的旅愁归思,这首诗前半抒情,后半写景,风吹落叶之景也因旅思乡情的注入而加强了它的感染力量。
D.臧克家在他的诗歌《有的人》中,巧妙运用对比手法,每一节都是先反后正。这样对比烘托,把正面的衬得更高,使正反两方面的形象更加鲜明,从而使主题更突出。

答案
A
解析

试题分析:A项中“铭”本是古代刻于金属器具和碑文上用以叙述生平事迹的一些赞颂或警戒性的文字,多用于歌功颂德与昭申鉴戒。后来逐渐发展演变为一种独立的文体。这种文体,形式短小、文字简洁,句式工整而且押韵。并不是说这种文体,用来记叙生平、事业、功德,表示纪念或勉励警戒之意对于文学常识,一定要注意积累,识记名篇名家作品,并分清文体。
举一反三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
言默戒
邻之人有鸡夜呜,恶其不祥,烹之。越数日,一鸡旦而不鸣,又烹之。已而谓予日:“吾家之鸡或夜鸣,或旦而不鸣,其不祥奈何?”予告之日:“夫鸡鸣能不祥于人欤?其自为不祥而已。或夜鸣,鸣之非其时也;旦而不鸣,不呜非其时也,则自为不祥而取烹也,人何与焉?若夫时然后鸣,则人将赖汝以时夜也,孰从而烹之乎?”又思日:“人之言默,何以异此?未可言而言,与可言而不言,皆足取祸也。故书之以为言默戒。”
【注】①时夜:司夜,指打鸣报晓。时,掌管。
小题1:解释下列加点字在文中的意思。(4分)
其不祥(                   )           ②旦而不鸣(               )
书之以为言默戒(           )           ④则人将汝以时夜(         )
小题2:下面各项中“之”的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3分)
例句:人言默,何以异此?
A.无鲜肥滋味B.弗
C.余故道为学之难以告D.当余从师也
小题3:将下面的文言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①夫鸡鸣能不祥于人欤?其自为不祥而已。
                                                                                
②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③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
                                                                                 
 
小题4:作者为什么认为鸡“鸣”与“不鸣”都是“自为不祥”?邻人烹鸡的故事告诉了我们什么道理?(4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说法,有错误的一项是(   )(3分)
A.我们学过的鲁迅的作品《风筝》《雪》选自散文诗集《野草》,《藤野先生》《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选自散文集《朝花夕拾》。
B.《雷电颂》选自历史剧《屈原》,作者是我国著名的文学家、历史学家郭沫若。
C.《五柳先生传》《马说》和《送东阳马生序》这三篇名文的作者分别是东晋的陶渊明、唐代的韩愈和宋代的宋濂。
D.《再塑生命》选自《假如给我三天光明》,作者是美国女作家海伦·凯勒。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
(一)
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高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苦此。(节选自《送东阳马生序》)
(二)
杨时字中立,南剑将乐人。幼颖异,能属文,稍长,潜心经史。熙宁九年,中进士第。时河南程颢与弟颐讲孔、孟绝学于熙、元之际,河、洛之士翕然师之。时调官不赴,以师礼见颢于颍昌,相得甚欢。其归也,颢目送之,曰:“吾道南矣。”四年而颢死,时闻之,设位哭寝门,而以书赴告同学者。至是,又见程颐于洛,时盖年四十矣。一日见颐,颐偶瞑坐,时与游酢侍立不去,颐既觉,则门外雪一尺矣。
小题1:解释下面加点的词。(3分)
①媵人持沃灌(  )      ②援疑理(  )   ③幼颖异,能文( )
小题2:下列句中加点词的用法和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2分)   
例句:白玉之环
A.屠自后断其B.以其志
C.河、洛之士翕然D.才美不外
小题3:下列加点字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而书赴告同学者无从致书
B.当余从师也颢目送
C.余缊袍敝衣处其间玉城雪岭际天而来
D.久而和去后
小题4: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4分)
①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②时调官不赴,以师礼见颢于颖昌,相得甚欢。
小题5:甲乙两文都写了自己的一段人生经历,在从师求学的态度上有什么相同之处?结合文意分析。(4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文学常识填空。(3分)
①《列夫•托尔斯泰》中作者将托尔斯泰和                   进行对比,突出了托尔斯泰的外貌丑陋。
②对于自己的老师,鲁迅只写过三个人,一个是三味书屋的寿镜吾,一个是《关于太炎先生二三事》中的章太炎,另一个是                
③《与朱元思书》选自南朝梁文学家吴均的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
梁王嗜果,使使者求诸吴,吴人予之桔,王食之美。他日又求焉,予之柑,王食之尤美。则意其犹有美者,未予也,惎①使者聘于吴而密访焉。御儿②之鄙人,有植枸橼③于庭者,其实大如瓜,使者见而怪之曰:“美哉!煌煌乎柑不如矣。”求之,弗予。归言于梁王,梁王曰:“吾固知吴人之靳④也。”
使者以币请之,朝而进之,荐而后尝之,未毕一瓣,王舌缩而不能咽,齿柔而不能咀, 颦蹙以让使者。使者以诮⑤吴人,吴人曰:“吾国果之美者桔与柑也,既皆以应王求,无以予矣,而王之求弗止。使者又不询而观其外美,宜乎所得之不称所求也。夫木产于土,有土斯有木,于是乎果实生焉。果之所产不惟吴,王不遍索,而独求之吴。吾恐枸橼之日至,而终无适合王口者也。”(选自刘基《郁离子》)
【注】①惎:教;指点。②御儿:古地名,在今浙江桐乡西南。③枸橼:又名“香橼”,果实黄色,味苦。④ 靳:吝惜,不肯给予。⑤ 诮:责问。
小题1: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3分)
A.则其犹有美者(猜测)B.使者见而之曰(奇怪)
C.吾知吴人之靳也(本来)D.颦蹙以使者(责备)
小题2: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意思相同的两项是(    )(4分)
A.有植枸橼庭者刻唐贤今人诗赋其上
B.使者诮⑤吴人以是人多书假余
C.而王求弗止乃记而去
D.终无适合王口者也伯乐不常有
小题3: 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4分)
(1)则意其犹有美者,未予也,惎使者聘于吴而密访焉。
(2)使者又不询而观其外美,宜乎所得之不称所求也。
小题4:梁王是怎样一个人?你从中获得怎样的启示?(4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