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分)杨琁①传杨琁字机平,会稽乌伤人也。高祖父茂,本河东人,从光武征伐,为威寇将军,封乌伤新阳乡侯。建武中就国,传封三世,有罪国除,因而家焉。父扶,交址刺史

(12分)杨琁①传杨琁字机平,会稽乌伤人也。高祖父茂,本河东人,从光武征伐,为威寇将军,封乌伤新阳乡侯。建武中就国,传封三世,有罪国除,因而家焉。父扶,交址刺史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12分)
杨琁
杨琁字机平,会稽乌伤人也。高祖父茂,本河东人,从光武征伐,为威寇将军,封乌伤新阳乡侯。建武中就国,传封三世,有罪国除,因而家焉。父扶,交址刺史,有理能名。兄乔,为尚书,容仪伟丽,数上言政事。桓帝爱其才貌,诏妻以公主。乔固辞不听,遂闭口不食,七日而死。
琁初举孝廉,稍迁,灵帝时为零陵太守。是时,苍梧、桂阳猾贼相聚,攻郡县,贼众多而琁力弱,吏人忧恐。琁乃特制马车数十乘,以排囊盛石灰于车上,系布索于马尾,又为兵车,专彀弓弩,克期会战。乃令马车居前,顺风鼓灰,贼不得视,因以火烧布,布然马惊,奔突贼阵,因使后车弓弩乱发,钲鼓鸣震。群盗波骇破散,追逐伤斩无数,枭其渠帅郡境以清。荆州刺史赵凯,诬奏琁实非身破贼,而妄有其功。琁与相章奏,凯有党助,遂槛车征琁。防禁严密,无由自讼,乃噬臂出血,书衣为章,具陈破贼形势,又言凯所诬状,潜令亲属诣阙通之。诏书原琁,拜议郎,凯反受诬人之罪。
琁三迁为勃海太守,所在有异政,以事免。后尚书令张温特表荐之,征拜尚书仆射。以病乞骸骨,卒于家。                                                        ( 选自《后汉书》)
[注]①琁:同“璇”。  ②渠帅:首领。   ③阙:朝廷,帝王所居之处
小题1:下列句中的“以”与“以事免”中的“以”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    )
A.中有足乐者B.塞忠谏之路也C.全石为底D.必
小题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
A.这段文字写了杨琁两件事,一是“破贼阵”,一是“辨清白”。前者主要表现其机智,后者主要表现其刚强。
B.建武年间,杨琁祖辈得到封国,传封三世,后因有罪封国被撤除,于是就在乌伤落户了。
C.杨琁用“石灰马车阵”破敌,石灰扬起,进人眼目,且刺激呼吸道,加上马车的冲突践踏,弓箭的乱发,贼兵的狼狈逃散,是不难想象的。
D.杨琁自举孝廉踏入仕途后,有所升迁,直到桓帝时才任太守之职,在任期间,政绩不凡,直到病死在任上。
小题3:解释下列句中加点字(4分)
①因而                          ②上言政事                
③琁初孝廉                      ④陈破贼形势         
小题4:翻译下列句子。(4分)
(1)桓帝爱其才貌,诏妻以公主。                                                       
(2)潜令亲属诣阙通之。                                                                
答案

小题1:A
小题2:D
小题3:①家:安家  ②数:屡次 ③举:被推举  ④具:具体,详尽
小题4:(1)桓帝喜欢他的才能和外貌,下诏书把公主嫁给他为妻。(2)(杨琁)暗中让亲戚、下属到朝廷诉说这件事。
解析

小题1:
试题分析:A中“以”与例句都是“因为”的意思。B是表结果的连词;C是介词“把”;D是介词“按照”。
小题2:
试题分析:D中应是“杨琁自举孝廉踏入仕途后,有所升迁,直到灵帝时才任太守之职,在任期间,政绩不凡,直到病死在家”。
小题3:
试题分析:要求解释的词,一般为常见实词,通假字、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往往是命题的重点,当然也应该成为同学们备考的重点。此处“家”名词用作动词;“举”被动用法。
小题4:
试题分析:翻译文句,应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翻译文句时要做到字字落实,要特别注意对关键词语的把握,着眼于表达原句的意思,一般用对译法、替换法、调整法、保留法、增补法、删削法等办法进行翻译。这里重点理解“以公主”介词结构后置用法。
举一反三
阅读《躁急自败》,完成后面问题。(12分)
庚寅冬,予自小巷入蛟州城,命小奚①以木简②束书从。时西日沉山,晚烟萦树,望城二里许。因问渡者尚可得南门开否?”渡者熟视③小奚,应曰:“徐行之,尚开也;速行则阖。”予愠为戏。趋行及半,小奚扑④,束断书崩,啼未即起。理书就束,而前门已牡下⑤矣。予爽然⑥,思渡者言近道。天下之以躁急自败,穷暮而无所归宿者,其⑦犹是也夫?其犹是也夫!
【注释】①小奚:小书童 ②木简:这⑦里指木板。③熟视:仔细看。④扑:同“仆”,跌倒。⑤牡下:上锁。⑥爽然:豁然开朗。⑦其,句首语气助词,表推测,即“大概”“或许”的意思。
小题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4 分)
(1)命小奚以木简束书(     ) (2)行之(     ) 
(3) 速行则(     )          (4)予为戏(     )              
小题2:下列各句中的“之”与“徐行之,尚开也”中的“之”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   )
A.亦荆吴形胜之最也B.久之,目似瞑C.主人处处款之D.至之市
小题3:将下面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4分)
(1)天下之以躁急自败,穷暮而无所归宿者,其犹是也夫?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太祖乃悟,卒用其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4:用自己的话概括本文所讲的道理。(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邹忌讽齐王纳谏》中的文字,完成后面问题。(9分)
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吾孰与徐公美?”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吾与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暮寝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小题1:下列加点词的解释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臣知不如徐公美 ; 此危急存亡之秋也(《出师表》)
B.徐公何能君也 ;郡下,诣太守(《桃花源记》)
C.皆美于徐公 ;虽不能察,必情(《曹刿论战》)
D.我与城北徐公美 ; 明日,徐公来,视之
小题2:下列加点词的意义和现代一致的是(       )(2分)
A.今齐地方千里B.何苦而不平(《愚公移山》)
C.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鱼我所欲也》)D.先帝知臣谨慎(《出师表》)
小题3: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邹忌在生活中也有“三省”。请联系选文谈谈你的看法。(3分)
小题4:齐王用一个“善”字来作为对邹忌讽谏的回应,说说这个“善”字包含了哪些具体含义?(2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文 天 祥 传(节选)
文天祥至潮阳,见张弘范①,左右命之拜,不拜,弘范遂以客礼见之。与俱入崖山,使为书招张世杰②。天祥曰:“吾不能捍父母,乃教人叛父母,可乎?”索之固,乃书《过零丁洋》与之。其末二句云:“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弘范笑而置之。崖山破,军中置酒大会。弘范曰:“国亡,丞相忠孝尽矣,能改心以事宋者事皇上,将不失为宰相也。”天祥汪然出涕曰:“国亡不能救,为人臣者死有余罪,况敢逃其死而二其心乎?!” 弘范义之,遣使护送天祥至京师。                    (选自《宋史·文天祥传》)
【注】①张弘范:元军将领。②张世杰:崖山战役中的宋军将领。
小题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4分)
(1)与入崖山(   )      (2)弘范遂客礼见之(    )
(3)使书招张世杰(   )  (4)弘范之(   )
小题2:说出下列句子的大意。(4分)
(1)能改心以事宋者事皇上,将不失为宰相也。
为人臣者死有余罪,况敢逃其死而二其心乎?!
小题3:文段中表现了文天祥的什么精神?同时,也可见张弘范是一个什么样的人?(2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问题。(10分)
书谢御史
吴敏树
谢御史者,吾楚湘乡谢芗泉先生也。当乾隆末,宰相和珅用事,权焰张。有宠奴常乘珅车以出,人避之,莫敢。先生御史,巡城遇之,怒,命卒曳下奴,之。奴曰:“敢笞我!我乘我主车,汝敢笞我!”先生大怒,痛笞奴,遂焚烧其车。曰:“此车岂复堪宰相坐耶!”九衢中,人聚观,欢呼曰:“此真好御史矣!”
【注】①九衢:四通八达的道路。②笞:竹板。
小题1:解释文中加点的词。(4分)
①莫敢(      )         ②先生御史(       
之(      )           ④先生大怒(       
小题2:下列加点的“之”与“巡城遇之”中“之”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至B.而两狼并驱如故
C.跪而拾以归D.亦荆吴形胜最也
小题3:翻译下面的句子。(2分)
此车岂复堪宰相坐耶!
                                                                         
小题4:这段文字主要表现了谢御史的什么品格?(2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12分)
①许允为吏部郎,多用其乡里,魏明帝遣虎贲①收之。其妇出戒允曰:“明主可以理夺,难以情求。”既至,帝核问之,允对曰:“‘举尔所知’②,臣之乡人,臣所知也。陛下检校③,为称职与不?如不称职,臣受其罪。”既检校,皆官得其人,于是乃释。允衣服败坏,诏赐新衣。初,允被收,举家号哭。其妇自若,云:“勿忧,寻还。”作粟粥待。顷之,允至。
②许允为晋景王所诛,门生走入告其妇。妇正在机中,神色不变,曰:“早知尔耳!”门人欲藏其儿,妇:“无预诸儿事。”后徙居墓所,景王遣钟会看之,若才流④及父,当收。儿以咨母,母曰:“汝等虽佳,才具不多,率胸怀与语,便无所忧;不须极哀,会止便止;不可少问朝事。”儿从之。会反,以状对,卒免。(选自南朝·刘义庆《世说新语·贤媛》)
【注释】①虎贲(bēn):官名,负责侍卫君主和保卫王宫。②举尔所知:语出《论语·子路》,意思是“提拔你所了解的人”。③检校:考察。④才流:指才能品级。
小题1: 选出“儿以咨母”中的“以”用法相同的一项(2分)
A.天下事为己任B.策之不其道
C.手拂之D.卷石底
小题2:对文章的内容判断不正确的是(2分)
A.许允考察之后,发现所任用的官员都称职,就放心了。
B.选文主要通过记言来表现人物形象,寥寥数语,人物形象毕现。
C.当初许允被捕,全家号哭,只有其妇自若,一点都不忧虑,这是运用对比,来表现许允妇的镇定和胸有成竹。
D.本文选自《世说新语·贤媛》,把许允妇归为“贤媛”篇,这是对其高度的赞美。
小题3:解释下列加点的字(4分)
(1)勿忧,还  寻:            (2)后居墓所  徙:         
(3)若才流父  及:            (4)率胸怀与  语:        
小题4: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
(1)许允为晋景王所诛,门生走入告其妇。(2分)
译:                                                                                                            
(2)会反,以状对,卒免。(2分)
译: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