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阅读(共10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后面的题目。伯牙善鼓琴【甲】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伯牙鼓琴,志在登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

文言文阅读(共10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后面的题目。伯牙善鼓琴【甲】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伯牙鼓琴,志在登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文言文阅读(共10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后面的题目。
伯牙善鼓琴
【甲】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伯牙鼓琴,志在登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
伯牙游于泰山之阴,卒逢暴雨,止于岩下;心悲,乃援琴而鼓之。初为霖雨之操,更造崩山之音。曲每奏,钟子期辄穷其趣。伯牙乃舍琴而叹曰:“善哉,善哉,子之听夫!志想象犹吾心也。吾于何逃声哉?”
邹忌讽齐王纳谏(节选)
【乙】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小题1:下列句子中加点的“于”字与“止于岩下”中“于”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2分)
A.皆以美徐公B.能谤讥市朝
C.万钟我何加焉D.每假借藏书之家
小题2: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意思。(2分)
(1)伯牙所                念:       
(2)宫妇左右莫不王           私:        
小题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2分)
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   翻译:         
小题4:下面是有关【甲】【乙】两文中人物的简析,请根据文章内容将其补充完整。(前两空用自己的话回答,后两空用原文回答)(4分)
【甲】文中伯牙弹奏乐曲,钟子期 ① ,看来钟子期确实是善听之人。【乙】文中邹忌用 ② 的生活小事设喻劝谏齐威王,齐威王认可了 “ ③  ”的结论,并且颁布了鼓励进谏的诏令,使齐国取得“ ④ ”的政治成效,这与齐威王的“善听”有密切关系。

答案

小题1:B
小题2:(1)念:想 (2)私:偏爱
小题3:大小官员百姓能当面指责我的过错的人。
小题4:①能领会其中的旨趣  ②与徐公比美   ③王之蔽甚矣  ④战胜于朝廷(评分说明:每个要点1分,意思表达准确即可)
解析

小题1:
试题分析:本题考虚词“于”,找出“下列句子中加点的“于”字与“止于岩下”中“于”的意思相同的一项”,只要根据句位和搭配,再结合上下文就能找出来。”“止于岩下”中“于”是在的意思,只B“能谤讥市朝”的“于”是在的意思,所以选择B。A中的“于”是比的意思, C中“虽”是即使的意思,D中“于”是对于的意思。D中的“于”是向的意思。因此答案是B。这要求我们在平时的学习和积累当中,一定要积累一词多义。
小题2:
试题分析:“伯牙所念”中的“念”是想的意思,“宫妇左右莫不私王”中的“私”是偏爱的意思。                此题考查考生的文言实词的运用和积累情况。针对这种类型,考生可以根据文意和语境,以及自己的积累,即可得出答案。平时考生也须特别注意一词多义、通假字和古今异义的词语,以便考试时能够灵活运用。
小题3:
试题分析:本题的翻译,句中的“面刺”、“过”等,都是重要的采分点,关键是要注意对译。翻译一般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根据语境,做到文通字顺。因此,此题可以翻译为:大小官员百姓能当面指责我的过错的人。
小题4:
试题分析:文中伯牙弹奏乐曲,钟子期能领会其中的旨趣,看来钟子期确实是善听之人。【乙】文中邹忌用与徐公比美的生活小事设喻劝谏齐威王,齐威王认可了 “王之蔽甚矣”的结论,并且颁布了鼓励进谏的诏令,使齐国取得“战胜于朝廷”的政治成效,这与齐威王的“善听”有密切关系。
举一反三
名著阅读(3分)
战国时期的孟子,是继        (1)之后        (2)家学派的集大成者,素有“亚圣”之称。他的治国思想记录于《孟子》一书,其中《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一文就强调了治理国家施行        (3)   的重要性。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后汉书·羊续传》节选。(14 分)
羊续,字兴祖,太山平阳人也。续以忠臣子孙拜郎中,去官后,辟大将军窦武府……贼既清平,乃班宣政令,候民病利,百姓欢服。时,权豪之家多尚奢丽,续深疾之,常敝衣薄食,车马羸败。府丞尝献其生鱼,续受而悬于庭;丞后又进之,续乃出前所悬者以杜其意。续妻后与子秘俱往郡舍,续闭门不内,妻自将秘行,其资藏惟有布衾、敝袛裯,盐、麦数斛而已。续谓秘曰:“吾自奉若此,何以资尔母乎?”使与母俱归。
小题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4分)
①贼清平  (           )        ②续深之   (             )
③常衣薄食(           )        ④使与母俱归(             )
小题2:下列各句与例句中“于”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2分)
例句:续受而悬于庭                 
A.每假借于藏书之家B.孙叔敖举于海C.躬耕于南阳D.苛政猛于虎也
小题3:用“/ ”标出下面句子的朗处朗读停顿。(2分)
其 资 藏 惟 有 布 衾 敝 袛 裯
小题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 分)
⑴何以资尔母乎?⑵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小石潭记》)
小题5:结合选文内容,用自己的话说说羊续是个什么样的人。(2 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13分)
许衡,字仲平,怀之河内人也,世为农。幼有异质,七岁入学,授章句,问其师曰:“读书何为?”师日:“取科第耳!”曰:“如斯而已乎?”师大奇之。每授书,又能问其旨义。久之,师谓其父母日:“儿颖悟不凡,他日必有大过人者,吾非其师也。”遂辞去,如是者凡更三师。稍长,嗜学如饥渴,然遭世乱,且贫无书。既逃难徂徕山,始得《易》王辅嗣说。时兵乱中,衡夜思昼诵,身体而力践之,言动必揆诸义而后发。家贫,食糠核菜茹,处之泰然,讴颂之声闻户外。
小题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4分)
①如而已乎  (           )           ②长              (          )
逃难徂徕山 (           )           ④得《易》王辅嗣说(          )
小题2:下列各句中的“其”与“吾非其师也”中的“其”意义或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鸣之而不能通其意B.其真无马邪
C.其人视端容寂D.其一犬坐于前
小题3:用“/”标出下面句子的朗读节奏。(1处)(1分)
他 日 必 有 大 过 人 者。
小题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
(1)遂辞去,如是者凡更三师。 (2)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陋室铭》)
小题5:结合选文,简要说说文中的许衡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2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9分)
孙 晷
孙晷①见人饥寒,并周赡②之,乡里赠遗,一无所受。亲故有穷老者数人,恒往来告索,人多厌慢之,而晷见之,欣所逾甚,寒则与同衾,食则与同器,或解衣推被以恤之。时年饥谷贵,人有生刈其稻者,晷见而避之,须去而出,既而自刈送与之乡邻感愧,莫敢侵犯。(选自《晋书﹒孙晷传
【注释】①孙晷(guǐ):人名。②赡:供给,供养。
小题1: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2分)
(1)往来告索 (        )     (2)须而出 (       )
小题2:对画线句子“晷见而避之,须去而出”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孙晷见到他们回避自己,就闭门不出。
B.孙晷见到他们就避起来,很久才出去。
C.孙晷见到却避开,等到那人离开才出现。
D.孙晷见到他们这样就避开,过了很久才出去。
小题3:“晷见而避之,须去而出,既而自刈送与之”试分析孙晷这样做的用意。(4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8题。
真宗皇帝时,向文简拜右仆射。麻下日,李昌武翰林学士,当对。上谓之曰:“朕自即位以来,未尝除仆射。今日以命敏中,此殊命也,敏中应甚喜。”对曰:“臣今自早候对,亦未知宣麻,不知敏中何如。”上曰:“敏中门下,今日贺客必多。卿往观之,明日却对来,勿言朕意也。”昌武候丞相归,乃往见。丞相方谢客,门阑悄无一人。昌武与向亲近,径入见之。徐贺曰:“今日闻降麻,士大夫莫不欢慰,朝野相庆。”公但唯唯。又曰:“自上即位,未尝除端揆,此非常之命。自非勋德隆重,眷倚殊越,何至此?”公复唯唯,终未测意。又力陈前世为仆射者勋劳德业之盛、礼命之重,公亦唯唯,卒无一言。既退,复使人至庖厨中,问今日有无亲戚宾客饮食宴会,亦寂无一人。明日再对,上问:“昨日见敏中否?”对曰:“见之。”“敏中意何如?”乃以所见对。上笑曰:“向敏中大耐官职。”
【注释】①向文简:即向敏中,官至宰相,进右仆射。②麻下:指宣布任命书。唐宋皇帝诏书用麻纸书写,颁诏又称“降麻”。③李昌武:即李宗谔,官至翰林学士。④对:入对,晋见皇帝。⑤除仆射:除,任命官职;仆射,官职名称。 ⑥门阑:大门前的栅栏。⑦唯唯:应而不置可否的样子。⑧端揆:指尚书省长官,即仆射。
小题1:下面语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此非常之命非常:不同寻常
B.自非勋德隆重自非:如果不是
C.明日再对明日:明天
D.乃以所见对具:详细
小题2:下列各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项是
A.敏中意何如辍耕垄上
B.终未测真不知马也
C.何至此其境过清
D.李昌武翰林学士项燕楚将
小题3:下面对本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皇上以右仆射一职授予向敏忠,这是一项非同寻常的任命。
B.皇上派李昌武暗中观察向敏忠,说明皇上对向敏忠并不完全信任。
C.向敏忠接受任命后,前去祝贺的官员并不多,向敏忠也没有大宴宾客。
D.向敏忠接受任命后泰然处之,说明他宠辱不惊。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