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分)    公输于是见公输盘。子墨子解带为城,以牒为械。公输盘九设攻城之机变,子墨子九距之。公输盘之攻械尽,子墨子之守圉有余。公输盘诎,而曰:“吾知所以距

(10分)    公输于是见公输盘。子墨子解带为城,以牒为械。公输盘九设攻城之机变,子墨子九距之。公输盘之攻械尽,子墨子之守圉有余。公输盘诎,而曰:“吾知所以距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10分)    
公输
于是见公输盘。子墨子解带为城,以牒为械。公输盘九设攻城之机变,子墨子九距之。公输盘之攻械尽,子墨子之守圉有余。
公输盘诎,而曰:“吾知所以距子矣,吾不言。”子墨子亦曰:“吾知子之所以距我,吾不言。”
楚王问其故。
子墨子曰:“公输子之意,不过欲杀臣。杀臣,宋莫能守,乃可攻也。然臣之弟子禽滑厘等三百人,已持臣守圉之器,在宋城上而待楚寇矣。虽杀臣,不能绝也。
楚王曰:“善哉。吾请无攻宋矣。”
小题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4分)
A九设攻城之机变(   ) B以为械(   )C吾知所以拒子矣 (   ) D而待楚矣(   )
小题2:将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虽杀臣,不能绝也。(3分)
小题3:子墨子在与楚王的最后交锋中,为什么要提及“弟子禽滑厘等三百人”的情况?结合全文,思考墨子止楚攻宋,是否仅靠的是锋利巧妙的言辞?(3分)
答案

小题1:A巧妙的方式     B木片      C用……的方法        D入侵
小题2:即使杀了我,也不能杀尽(宋国的抵抗者)。
小题3:①明白告诉公输盘与楚王,宋国已做好充分准备,使公输盘与楚王不敢轻举妄动,迫使楚王打消攻宋的念头。②不是,更重要的是靠墨子的防御技艺和宋国的实力,墨子的话才更有力量,才更有取胜的把握。
解析

小题1:
试题分析:A中的“机变”是巧妙的方式的意思。B中的“牒”是木片的意思。 C中的“所以”是用……的方法的意思。D中的“寇”是入侵的意思。考生在平时的学习过程当中一定要去积累好文言实词,才能更好地把握文言文的学习。
小题2:
试题分析:本题的翻译,句中的“虽”“绝”等,都是重要的采分点,关键是要注意对译。翻译一般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根据语境,做到文通字顺。因此,此题可以翻译为:即使杀了我,也不能杀尽(宋国的抵抗者)。
小题3:
试题分析:从文中我们可以得出子墨子在与楚王的最后交锋中,提及“弟子禽滑厘等三百人”的情况是为了明白告诉公输盘与楚王,宋国已做好充分准备,使公输盘与楚王不敢轻举妄动,迫使楚王打消攻宋的念头。另外,结合全文,墨子止楚攻宋,靠的不只是锋利巧妙的言辞,还有更重要的是靠墨子的防御技艺和宋国的实力,墨子的话才更有力量,才更有取胜的把握。
举一反三
(13分)    
陈元方
陈元方年十一时,候①袁公。袁公问曰贤家君在太丘远近称之何所履行②?元方曰:“老父在太丘,强者绥③之以德,弱者抚之以仁,恣其所安,久而益敬。”袁公曰:“孤④往者尝为邺令,正行此事。不知卿家君法孤,孤法卿父?”元方曰:“周公、孔子,异世而出,周旋动静,万里如一。周公不师孔子,孔子亦不师周公。”
〔注释〕①候,拜访,问候。②履行,实践,做。③绥,安,安抚。④孤,封建时代王侯对自己的谦称。                                  
小题1:给文中画浪线部分断句,停顿处用“/”画开(限断3处)(3分)
袁 公 问 曰 贤 家 君 在 太 丘 远 近 称 之 何 所 履 行
小题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4分)
A远近 (    )   B久而敬 (     )C家君 (    )  D尝为邺令 (     )
小题3: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3分)                                                                        
小题4:你认为元方所说的“周公不师孔子,孔子亦不师周公”的言外之意是什么?(3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17分)。 
【甲】亮躬耕陇亩,好为《梁父吟》身长八尺,每自比于管仲、乐毅,时人莫之许也。惟博陵崔州平、颍川徐庶元直与亮友善,谓为信然。
时先主屯新野,徐庶见先主,先主器之,谓先主曰:“诸葛孔明者,卧龙也,将军岂愿见之乎?’’先主曰:“君与俱来”庶曰:“此人可就见,不可屈致也,将军宜枉驾顾之。”由是先主遂诣亮,凡三往,乃见。                         (选自《隆中对》)
【乙】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选自《岳阳楼记》) 
小题1:解释加点的词(4分)
(1)时人莫之也 (2)由是先主遂亮(3)然则何时而乐耶(4)斯人,吾谁与归
小题2:选出加点词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组(    )(2分)
A.为信然先主器之,先主曰
B.异二者之为而长烟一空
C.亮耕陇亩将军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
D.不物喜此臣所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小题3:选出下列各句的文言句式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句(     )(2分)
A.时人莫之许也 。B.君与俱来。
C.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 。D.微斯人,吾谁与归?
小题4:翻译(4分)
(1)此人可就见,不可屈致也,将军宜枉驾顾之。
(2)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
小题5:【甲】段的写作十分有特色,请从描写方式的角度选出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   )(2分)
A.躬耕陇亩,好为《梁父吟》。身长八尺,自比管仲,乐毅。
B.诸葛孔明者,卧龙也。
C.此人可就见,不可屈致也。将军宜枉驾顾之。
D.由是先主遂诣亮,凡三往,乃见。
小题6:有人说“乱世重才,治世重德”,并因此得出诸葛亮不符合范仲淹笔下的古仁人标准。你同意这种说法吗?请你联系《隆中对》和《岳阳楼记》的内容及有关材料作分析,谈谈你的独到见解(3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
豫章①大祲②。新建县一民,乡居窘甚,家只存一水桶,售银三分。计无复之,乃以二分银买米,一分银买信③,将与妻孥④一饱食而死。炊方熟,会里长至门,索丁银。里长远来而饥,欲一饭而去,辞以无。入厨见饭,责其欺。民摇手曰:“此非汝所食。”因涕泣告以故。里长急倾其饭而埋之,曰:“若何遽⑤至此!吾家尚有五斗谷,负归以延数日。”民感其义而随之,得谷以归。出之,则有五十金在焉。民骇曰:“此必里长所积偿官者,误置其中。渠⑥救我于死地,我安忍杀之!”持金还之。
【注】①豫章:郡名,在今江西。②祲:这里指遭灾。③信:砒霜,一种毒药。④孥:儿女。⑤何遽:如何。⑥渠:他。
小题1:下列加点词语理解正确的是( )(3分)
A.新建县一民,乡居甚(难堪)B.欲一而去(吃饭)
C.里长急其饭而埋之(吃完)D.负归以数日(邀请)
小题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意思相同的两项是(   )(  )(4分)
A.涕泣告以故安陵君使唐睢使于秦
B.则有五十金在置土石
C.将与妻孥一饱食死登轼望之
D.因涕泣告故属予作文记之
小题3: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4分)
①民感其义而随之,得谷以归。
②渠救我于死地,我安忍杀之!”
小题4:这则故事中里长和乡民各自表现了哪些优秀品质,请分别简要概括(4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11分)
孙叔敖,将死,其子曰:“王数封我矣,吾不也。为我死,王则封汝,必无受利地。楚、越之间有寝之丘①者;此其地不利,而名甚恶。荆②人畏鬼,而越人信禨③。可长有者,其唯此也。”孙叔敖死,王以美地封其子,而子辞,请寝之丘,故至今不失。孙叔敖之知,知不以利为利矣。知以人之所恶为己之所喜此有道者之所以异乎俗也。         (选自《吕氏春秋》)
【注释】①寝之丘:含有陵墓之意。②荆:楚国的别称。③禨(jī):迷信鬼神和灾祥。
小题1:用“/”给下列句子断句。(限断一处)(1分)
知以人之所恶为己之所喜此有道者之所以异乎俗也。
小题2:解释下列句子中带点的词。(4分)
(1)孙叔敖疾          (2)其子曰
(3)吾不也          (4)王以美地封其子
小题3: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3分)
孙叔敖之知,知不以利为利矣。
小题4:从孙叔敖身上,你明白了什么道理?(3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曹刿论战
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徧,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节选《曹刿论战》)
小题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3分)
(1)又何焉 ( )  (2)小惠未 ( ) (3)神弗也 (  )
小题2:下列选项中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忠属也大兄何见事晚乎B.何战可为师矣
C.入见当立者公子扶苏D.又何间置土石
小题3: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2分)
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小题4:结合语句,你发现曹刿是个怎样的人?(用自己的话回答)(2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