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回答问题。(14分)【甲】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回答问题。(14分) 【甲】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徧,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节选自《曹刿论战》) 【乙】齐桓公问管仲①曰:“王者何贵?”曰:“贵天。”桓公仰而视天。管仲曰:“所谓天者,非谓苍苍莽莽之天也。君人者,以百姓为天。百姓与②之则安,辅之则强,非之则危,背之则亡。” (选自刘向《说苑》) 【注释】①管仲:齐桓公的贤相,辅佐桓公成霸业。②与:亲附,拥护爱戴。 小题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意思。(4分) (1)又何间焉 ( ) (2)小惠未徧 ( ) (3)忠之属也 ( ) (4)君人者( ) 小题2:下列句中加点字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2分( )A.君人者,以百姓为天弗敢专也,必以分人。 | B.桓公仰而视天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愚公移山》) | C.乃入见当立者乃公子扶苏(《陈涉世家》) | D.战则请从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鱼我所欲也》) | 小题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语句。(4分) (1)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答: (2)百姓与之则安,辅之则强,非之则危,背之则亡。 答: 小题4:【甲】【乙】两文段表达了相近的思想观点。请结合两段选文内容简要分析。(2分) 答: 小题5:从曹刿的论述来看,弱国战胜强国的必要条件有哪些?(2分) 答: |
答案
小题1:参与 通“遍”,遍及、普遍 尽力做好分内的事 做国君 小题2:、A 小题3:(1)大大小小的案件,即使不能一一明察,也要根据实情去处理。 (2)百姓拥护爱戴则国家安定,民众辅助则国家强盛,反之民众不和睦不支持则国家危机四伏,民心所背则国家将亡。 小题4:取信于民,以人民为重。 小题5:政治上取信于民。 |
解析
小题1: 试题分析:解释重要词语,重在平时积累,同时也要结合语境具体释义。特别是重要语词如通假字、词类活用等。君名词作动词做国君。 小题2: 试题分析:A、把;B、第一个而表示修饰;第二个表示转折;C、于是 作判断动词是;D、第一个则表示承接;第二个表示转折 小题3: 试题分析:抓得分点。(1)狱:案件,虽:即使,察:明察(2)与:亲附,拥护爱戴;辅:辅助;非:反对;背:背弃。句子还要通达。 小题4: 试题分析:“以百姓为天。百姓与②之则安,辅之则强”和“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都是取信于民“啊。 小题5: 试题分析:“可以一战“知是“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都是取信于民“即取信于民“。 |
举一反三
下列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A.《范文正公集》和《欧阳文忠公集》中的“文正”“文忠”分别是范仲淹、欧阳修的谥号,这两本书都是以作者死后的封号作书名。 | B.《诗经》,也称“诗三百”,收录诗歌300篇,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其表现手法包括“风”“雅”“颂”“赋”“比”“兴”。它开创了我国诗歌的现实主义传统 | C.我国古代科举制度,每三年举行一次全省的考试,叫“乡试”。乡试中举,第一名称“状元”,第二名称“榜眼”,第三名称“探花” | D.《格列佛游记》讲述的是法国船医格列佛因海难等原因流落到小人国、大人国等地的经历。 |
|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后面问题。(15分) [甲]出师表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乙]诸葛亮,言家事 初,亮自表后主曰:“成都有桑八百株,薄田十五顷,子弟衣食,自有余饶。至于臣在外任,无别调度,随身衣食,悉仰于官,不别治生,以长尺寸。若臣死之日,不使内有余帛,外有赢财,以负陛下。”及卒,如其所言。——《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 小题1:下列例句中与“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中的“以”字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A.先帝不以臣卑鄙 | B.不别治生,以长尺寸 | C.咨臣以当世之事 | D.不使内有余帛,外有赢财,以负陛下 | 小题2:将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1)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 (2)若臣死之日,不使内有余帛,外有赢财,以负陛下。 小题3:用斜线()为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只限两处。(2分) 至于臣在外任无别调度随身衣食 小题4:由(乙)文中诸葛亮的一番肺腑之言可以看出他的什么品质?你知道后人对诸葛亮有何评价吗?举出一例即可。(4分) |
阅读两段文字,完成后面问题。(11分) 【甲】臣本布衣,躬耕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付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甲兵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依、允等之任也。 【乙】亮躬耕陇亩,好为《梁父吟》。身长八尺,每自比于管仲、乐毅,时人莫之许也。惟博陵崔州平、颍川徐庶元直与亮友善,谓为信然。 时先主屯新野。徐庶见先主,先主器之,谓先主曰:“诸葛孔明者,卧龙也,将军岂愿见之乎?”先主曰:“君与俱来。”庶曰:“此人可就见,不可屈致也。将军宜枉驾顾之。” 由是先主遂诣亮,凡三往,乃见。因屏人曰:“汉室倾颓,奸臣窃命,主上蒙尘。孤不度德量力,欲信大义于天下;而智术浅短,遂用猖蹶,至于今日。然志犹未已,君谓计将安出?” 节选自《隆中对》 【注】每:常常。 信然:确实这样。 先主:刘备。 就见:到那里拜访。 屈致:委屈(他)召(他上门)来。致,招致,引来。 枉(wǎng):委屈。 凡:总共。 小题1:下面哪一组句子中加横线的词的意义相同?( ) A先帝不以臣卑鄙 则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 B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 叫嚣乎东西,隳突乎南北 C臣本布衣 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 D还于旧都 欲有求于我也 小题2:下列句子不是省略句的是( )(2分)A.时先主屯新野 | B.先主曰:“君与俱来。” | C.诸葛孔明者,卧龙也 | D.身长八尺,每自比于管仲、乐毅,时人莫之许也 | 小题3:.用现代汉语翻译乙文中的画线句。(4分) ①每自比于管仲、乐毅,时人莫之许也。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然志犹未已,君谓计将安出?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4:《出师表》能流传千古,原因之一是其言辞质朴,情真意切。请以“遂许先帝以驱驰”为例,结合选文内容作简要分析。(3分) 答:_____________ __ __________________ |
(12分) 李密传 李密,字令伯,犍为武阳人也,一名虔。父早亡,母何氏改醮①。密时年数岁,烝烝②之性,遂以成疾。祖母刘氏,躬自抚养。密奉事以孝谨闻,刘氏有疾,则涕泣侧息,未尝解衣,饮膳汤药必先尝后进。 少仕蜀,为郎。数使吴,有才辩,吴人称之。蜀平,泰始初,诏征为太子洗马。密以祖母年高,无人奉养,遂不应命。帝闻之曰:“士之有名,不虚然哉!”乃停召。 后刘终,服阕,复以洗马征至洛。司空张华问之曰:“安乐公何如?”密曰:“可次齐桓。”华问其故,对曰:“齐桓得管仲而霸,用竖刁而虫流。安乐公得诸葛亮而抗魏,任黄皓而丧国,是知成败一也。”次问:“孔明言教何碎?”密曰:“昔舜、禹、皋陶相与语,故得简雅;《大诰》与凡人言,宜碎。孔明与言者无己敌,言教是以碎耳。”华善之。 (节选自《晋书•李密传》,有删节) 【注】①醮:jiào,改嫁,再婚。 ②烝烝:热切的样子,形容李密对母亲思念之深。 ③明明,这里指圣明的皇帝。 小题1:下列句中加线的“以”与“言教是以碎耳”中的“以”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 ( )A.固以怪之矣 | B.先帝简拔以遗陛下 | C.可以一战 | D.以其境过清 | 小题2:下列对人物的分析评价有错误的一项是(2 分) ( )A.李密几岁时,因为母亲再嫁,他十分思念,直至生病。 | B.李密对于亲自抚养他的祖母刘氏非常孝顺和恭敬。 | C.泰始初年,皇帝委任他为太子洗马,他嫌官职太小,就以祖母年长,无人奉养为由,没有接受官职。 | D.李密有才能,常盼望转回朝廷做官,但因朝中无人,被调到汉中做太守,他因为不如意而心怀怨恨。 | 小题3: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字。(4分) (1)则涕泣侧息 涕: (2)华善之 善: (3)斯语岂然 然: (4)后卒于家 卒: 小题4:翻译下列句子。(4分) (1)少仕蜀,为郎。数使吴,有才辩,吴人称之。(2分) 译文: (2)司隶以密在县清慎,弗之劾也。(2分) 译文: |
阅读范晔的《王烈》一文,完成后面问题。(14分) 王烈,字彦方,太原人也。少师事陈寔①,以义行称②。乡里有盗牛者,主得之。盗请罪曰:“刑戮是甘③,乞④不使王彦方知也。”烈闻而使人谢⑤之,遗布一端⑥。或问其故,烈曰:“盗惧吾闻其过,是有耻恶之心。既怀耻恶,必能改善,故以此激之。”后有老父遗剑于路,行道一人见而守之,至暮,老父还,寻得剑,怪而问其姓名,以事告烈。烈使推求,乃先盗牛者也。 (选自《后汉书·独行列传》) 【注】①少师事陈寔(shí):青年时曾在陈寔门下学习。陈寔,字仲弓,颍川许人。少为县吏都亭刺佐,后为督邮,复为郡西门亭长,转功曹。②称:著称。③刑戮是甘:甘心受刑被杀。④乞:请求。⑤谢:有“看望”的意思。⑥一端:半匹。 小题1:根据要求,完成下列两小题。(6分) ⑴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4分) ①烈闻而使人谢之( ) ②或问其故 ( ) ③遗布一端 ( ) ④至暮,老父还( ) ⑵下列各句与例句中的“以”意思相同的一项是(2分) 例句:少师事陈寔,以义行称A.醒能述以文者(《醉翁亭记》) | B.必以分人(《曹刿论战》) | C.皆以美于徐公(《邹忌讽齐王纳谏》 | D.先帝不以臣卑鄙(《出师表》) | 小题2:用“/”划出下列句子的两处朗读停顿。(2分) 行 道 一 人 见 而 守 之 (两处,2分) 小题3:翻译下列句子。(4分) ⑴盗惧吾闻其过,是有耻恶之心。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鱼我所欲也》)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4:从全文看,盗牛者之所以能改邪归正的主要原因是什么?(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