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长年智斗倭寇(明)朱国桢古称操舟者为“长年”[1]。王长年,闽人,失其名。自少有胆勇,渔海上。嘉靖己未,倭薄会城大掠[2],长年为贼得,挟入舟。舟中贼五十余人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王长年智斗倭寇 (明)朱国桢 古称操舟者为“长年”[1]。王长年,闽人,失其名。自少有胆勇,渔海上。嘉靖己未,倭薄会城大掠[2],长年为贼得,挟入舟。舟中贼五十余人,同执者男妇十余人,财物珍奇甚众。 贼舟数百艘,同日扬帆泛海去。长年既被执,时时阳为好语媚贼,酋长亲信之[3];又业已入舟,则尽解诸执者缚,不为防。长年乘间谓同执者曰:“若等思归乎?能从吾计,且与若归。”皆泣曰:“幸甚!计安出?”长年曰:“贼舟还,将抵国,不吾备,今幸东北风利,诚能醉贼,夺其刀,尽***之,因捩舵饱帆归[4],此不可失也。”皆曰:“善!” 会舟夜碇海中,相与定计,令诸妇女劝贼酒。贼度近家,喜甚。诸妇更为媚歌唱,迭劝,贼叫跳欢喜,饮大醉,卧相枕藉[5]。妇人收其刀以出。长年手巨斧,余人执刀,尽斫五十余贼[6],断缆发舟。旁舟贼觉,追之。我舟人持磁器杂物奋击[7],毙一酋。长年故善舟,追不及。日夜乘风举帆,行抵岸。长年既尽割贼级[8],因私剜其舌,另藏之。挟金帛,并诸男妇登岸。 将归,官军见之,尽夺其级与金。长年秃而黄须,类夷人[9],并缚诣镇将所,妄言捕得贼。零舟首虏,生口具在[10],请得上功幕府。镇将大喜,将斩长年,并上功。镇将,故州人也[11]。长年急,乃作乡语,历言***贼奔归状。镇将唶曰[12]:“若言斩贼级,岂有验乎?”长年探怀中藏舌示之。镇将验贼首,皆无舌。诸军乃大骇服。事上幕府。中丞某,召至军门复按[13],皆实。用长年为裨将,谢不欲。则赐酒,鼓吹乘马,绕示诸营三日,予金帛遣归。并遣诸男妇。而论罪官军欲夺其功者[14]。 长年今尚在,老矣,益秃,贫甚,犹操渔舟。 (选自《涌幢小品》) 【注释】[1]长(zhǎnɡ)年:船工。[2]倭:古代对日本的称呼。此指十四至十六世纪劫掠我国江浙一带和朝鲜沿海的日本海盗集团,即倭寇。会城:指福建省会福州。[3]酋长:倭寇的头目。[4]捩(liè):掉转。饱帆:乘风鼓帆。[5]枕藉:纵横相枕而卧。[6]尽斫:全部地砍***掉。[7]磁器:瓷器。[8]级:首级,人头。[9]类夷人:像貌类似倭寇。[10]“零舟”二句:残留的船,贼寇的人,活捉的人,一一在此。[11]故州人:原本是同州人,即同乡。[12]唶(zè):大喊。[13]军门:总督或巡抚官署。复按:复察。[14]“而论罪”句:对企图夺功的官军,依军法定罪。 小题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线的词。(2分) (1)倭薄会城大掠 薄: (2)同日扬帆泛海去 去: (3)会舟夜碇海中 会: (4)贼度近家,喜甚 度: 小题2:下列句子中加线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3分)A.妇人收其刀以出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耳 | B.旁舟贼觉,追之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 | C.长年秃而黄须永州之野产异蛇,黑质而白章 | D.用长年为裨将惟博陵崔州平、颍川徐庶元直与亮友善,谓为信然 | 小题3: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若等思归乎?能从吾计,且与若归。 (2)长年今尚在,老矣,益秃,贫甚,犹操渔舟。 小题4:从文中可以看出王长年有勇有谋。文章是如何表现他过人的胆识的?(3分) |
答案
小题1:(1)迫近。(2)离开。(3)适逢。(4)估计,揣想。(2分。每小题0.5分) 小题2:.C(3分) 小题3:(1)你们想回家吗?如果能按我的计策行事,我将帮助你们逃回去。(2分) (2)王长年现在还活着,已经更老了,比以前更秃,更贫穷,还是靠打鱼为生。(2分) 小题4:示例:文章通过两个回合的斗争,鲜明地展示了他过人的胆识。第一个回合,写他是怎样战胜敌寇的。当时许多被掳者束手无策,情绪悲观,他却十分沉着,不仅设下巧计,而且把人们组织了起来,终于夺帆而归。第二个回合则是写与官军的斗争,官军不仅夺走了金帛与敌寇的首级,而且把貌“类夷人”的王长年当成敌酋押到了上司那里去请功。王长年到镇将那里,才把真情实况一一说个清楚,终于在官军刀下脱险。(3分) |
解析
小题1:试题分析:“薄”是古今异义词,在课内文言文中也有接触,应译为“迫近”。“去、会、度”都是文言文中用法较为固定的词,很容易理解出来,根据语境分别译作“离开”“适逢”“估计”。 点评:文言词语,包括实词和虚词两类。文言词语的考查以实词据多。考查的词语,一般为通假字、多义词、古今异义词、词性活用词等。当然仍以课文下面的注解为主。学习中要注意理解,避免死记硬背,并做到重点突破,对于易错、易混词要加以积累。 小题2:试题分析: A项中的两个“以”,后者译为“把”,前者不同。B项中的“之”前者为代词,后者为动词。C中的“而”,均表顺承。D中的“为”前者是“做”的意思,后者是“是”的意思。 点评:平时学习中,对于文言文中的多义词要多加比较,知道它有几个意思,并分别举出例句,积累下来。遇到多义的文言虚词、实词后一定要加以联想,想一想在其它句子中该词是什么意思,这样熟能生巧。考试时再遇到就可以轻而易举地区别开了。 小题3:试题分析:翻译时要注意,关键词语的意思必须要落实。这两句中的关键词有“若等”应译为“你们”,“从”应译为“听从”,“且”应译为“将”。了解了关键字词的意思,把各个词语的意思连缀起来,语意通顺即可。 点评:翻译文言语句是文言文阅读的必考题。文言语句的翻译一般有两种方法,直译和意译,中考时常采用直译。直译讲究字字落实,特别是关键词语的意思必须要呈现出来。文言语句的翻译首先要知道文言词语的意思,当然课外的文言语句翻译时,放到语境中,根据上下文推断也不失是一种较好的方法。 小题4:试题分析:王长年有勇有谋,他的谋表现在最初对敌人的顺从,以迷惑敌人,后来联合众人逃生。他的勇敢表现在,***死敌人,并留下他们的舌头,这也为后来的证明真相留下了证据。 点评:做这类题目时,一定要在通读全文、理解文章大意的基础上,梳理清楚整个故事的情节,然后把切题的情节概括出来作答。 |
举一反三
陈公神道碑铭 曾巩 公讳世卿,字光远,南剑州沙县人也。公为儿时,书木叶为诗,其父见之大惊,遂使学,以笃志闻于乡。中雍熙二年进士,为衡州军事推官,改静安军节度推官。王小波、李顺盗蜀,州县多不能保,东围静安,公应变,为箭笴兵械城守之具百余万,约其属分城守之。围既久不解,分城者疑惧意懈,出语动公,公以义谯数勉之。而间谓州长张雍日:“此属留之则溃人心,纵之使求外兵,则两全。”雍听其言。盗数万人围静安八十日,公奋励距敌,射其裨将一人,应手死。又射至数百人,无不辄死。盗以故不敢迫。而外兵来救,乃卒解静安之围。事闻,即其军,以公为掌书记,父丧不许去官。自宋兴小吏势,盗起往往转掠数百千里,吏辄弃城走。及公之保静安,则若吏力皆可以有为者。然公之于此时。盖亦易无为有,以少胜众,此材智烈丈夫之所为。小拘常见之人.亦安能责其此出哉? 小题1:下列句子中加线的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3分)A.王小波、李顺盗蜀(叛乱) | B.约其属分城守之(下属) | C.纵之使求外兵(纵然) | D.父丧不许去官(离职) | 小题2:下列句子中加线的词意思相同的两项是(4分)A.书木叶为诗不足为外人道也 | B.公以义谯数勉之域民不以封疆之界 | C.而外兵来救呼尔而与之 | D.然公之于此时吾知子之所以距我 | 小题3: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4分) ①其父见之大惊,遂使学,以笃志闻于乡。 ②小拘常见之人.亦安能责其此出哉? 小题4:陈公卿是怎样的人?请结合文意谈谈。 |
文天祥,字宋瑞,又字履善,吉之吉水人也。德佑初,江上报急,诏天下勤王①。天祥捧诏涕润,使陈继周发郡中豪杰,并结溪峒②蛮,使方兴召吉州兵,诸豪杰皆应,有众万人,事闻,以江西提刑安抚使召入卫。其友止之,曰:“今大兵三道鼓行,破郊畿③,薄内地,君以乌合万余赴之,是何异驱群羊而搏猛虎!”天祥曰:“吾亦知其然也。第国家养育臣庶三百余年,一旦有急,征天下兵,无一人一骑入关者,吾深恨于此。故不自量力,而以身徇之,庶天下忠臣义士将有闻风而起者。义胜者谋立,人众者功济,如此则社稷犹可保也。” 【注释】①勤王:君王有难,臣下起兵救援。②溪峒:旧时对我国西南地区某些少数民族聚居地的统称。③郊畿:郊外。④徇:同“殉”。 小题1:根据要求,完成下列两小题。(6 分) (1)解释下列句中加线词的意思。(4 分) ①天祥捧诏涕润( ) ②使方兴召吉州兵( ) ③吾亦知其然也( ) ④吾深恨于此( ) (2)与“以西提刑安抚使召入卫”中“以”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2分)A.以中有足乐者(《送东阳马生序》) | B.以啮人(《捕蛇者说》) | C.不以木为之者(《活板》) | D.皆以美于徐公(《邹忌讽齐王纳谏》) | 小题2:用“/ ”标出下面句子的两处朗读停顿。(2 分) 今 大 兵 三 道 鼓 行 小题3:翻译下面句子。(4分) (1)是何异驱群羊而搏猛虎! (2)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 小题4:结合文章内容,说说文天祥是怎样的人。(2分) |
柳敬亭传(节选) 黄宗羲 柳敬亭者扬之泰州人,本姓曹。年十五,犷悍无赖①,犯法当死,变姓柳,之盱眙市中为人说书,已能倾动②其市人。久之,过江,云间有儒生莫后光③见之,曰:“此子机变④,可使以其技鸣⑤。”于是谓之曰:“说书虽小技,然必句⑥性情,习方俗,如优孟摇头而歌,而后可以得志。”敬亭退而凝神定气,简练揣摩,期月而诣莫生。生曰:“子之说,能使人欢咍嗢噱⑦矣。”又期月,生:“子之说,能使人慷慨涕泣矣。”又期月,生喟然曰:“子言未发而哀乐具和乎其前,使人之性情不能自主,盖进乎技矣。”由是之扬,之杭,之金陵,名达于缙绅⑧间。华堂旅会⑨,闲亭独坐,争延之使奏其技,无不当于心称善也。 【注释】①无赖:刁钻,不讲道理。②倾动:使人倾倒动容。③莫后光:人名。下文的“优孟”也是人名。④机变:机敏灵活。⑤鸣:扬声名。⑥句:同“勾”,勾画。⑦欢咍嗢噱:欢快大笑。⑧缙绅:指官绅。⑨旅会:大聚会。 小题1:用斜线(/)标出下面句子的朗读停顿。每句标一处。(2分) (1)柳 敬 亭 者 扬 之 泰 州 人 (2)使 人 之 性 情 不 能 自 主 小题2:写出下列句子中加线词的意思。(4分) (1)犯法当死( ) (2)之盱眙市中为人说书( ) (3)习方俗( ) (4)期月而诣莫生( ) 小题3:用现代汉语写出文中画线句的意思。(4分) 争延之使奏其技,无不当于心称善也。 小题4:文中画线句是否可以删掉?为什么?(3分) 小题5:柳敬亭最终能够技艺精熟、被人“称善”的原因有哪些?(3分)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 (一)孙权劝学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二)炳烛①夜读 晋平公问于师旷曰:“吾年七十,欲学,恐已暮矣。”师旷曰:“何不炳烛乎?”平公曰:“安有为人臣而戏其君乎?”师旷曰:“盲臣②安敢戏其君乎!臣闻之,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炳烛之明。炳烛之明,孰与昧行③乎?”平公曰:“善哉。” 【注】①炳烛:点烛。 ②盲臣:师旷为盲人,故自称盲臣。 ③昧行:在黑暗中行走。 小题1:解释下列句中加线的词。(4分) (1)蒙辞以军中多务 (2)见往事耳 (3)盲臣安敢戏其君乎 (4)及鲁肃过寻阳 小题2:下列句中加线词的意思相同的两项是(4分)A.蒙辞以军中多务或以钱币乞之 | B.炳烛之明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 C.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安有为人臣而戏其君乎 | D.结友而别少而好学 | 小题3: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4分) (1)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 (2)安有为人臣而戏其君乎? 小题4:孙权与师旷均劝学成功,但劝学方法有所不同。请结合文意作简要分析。(4分) |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14分) 梁①尝有疑狱,群臣半以为当罪,半以为无罪,虽梁王亦疑。 梁王曰:“陶之朱公②,以布衣富侔国③,是必有奇智。”及召朱公问曰:“梁有疑狱,狱吏半以为当罪,半以为不当罪,虽寡人亦疑。吾子④决是,奈何?” 朱公曰:“臣,鄙民也。不知当狱。虽然,臣之家有二白璧,其色相如⑤也,其径相如也,然其价一者千金,一者五百。” 王曰:“径与色相如也,一者千金,一者五百金,何也?” 朱公曰:“侧而视之一者厚倍是以千金。”梁王曰:“善。”故狱疑则从⑥去,赏疑则从与⑦。梁国大悦。 【注释】①梁:战国时魏国迁都大梁后的别称。②陶之朱公:范蠡帮助勾践灭吴雪耻后,乘扁舟,变姓名,后来到曹国的陶地,经商致富,号陶朱公。③侔(móu):等同。国:周代诸侯国,代指诸侯。④吾子:相当于“您”。⑤相如:相同。⑥从:依从。去:去除。⑦与:赞许,奖赏。 小题1:(1)解释下列加线词语。(4分) ①及召朱公问曰( ) ②吾子决是 ( ) ③臣,鄙民也 ( ) ④梁尝有疑狱( ) (2)下列句中加线词语的用法与例句划线词语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 ( ) 例:以布衣富侔国A.固以怪之矣 | B.不以物喜 | C.何以谓之文也 | D.皆以美于徐公 | 小题2:用“/”标出下面句子的朗读停顿(两处)。(2分) 侧而视之一者厚倍是以千金 小题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 (1)故狱疑则从去,赏疑则从与。 (2)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小题4:陶朱公并没有告诉梁王该怎么办,梁王却没有了疑虑,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为什么?(2分) |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