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9分)杨继盛,字仲芳,容城人。七岁失母。庶母①妒,使牧牛。继盛经里塾,睹里中儿读书,心好之。因语兄,请得从塾师学。兄曰:‘若幼,何学?’继盛曰:‘幼者任

(三)(9分)杨继盛,字仲芳,容城人。七岁失母。庶母①妒,使牧牛。继盛经里塾,睹里中儿读书,心好之。因语兄,请得从塾师学。兄曰:‘若幼,何学?’继盛曰:‘幼者任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三)(9分)
杨继盛,字仲芳,容城人。七岁失母。庶母妒,使牧牛。继盛经里塾,睹里中儿读书,心好之。因语兄,请得从塾师学。兄曰:‘若幼,何学?’继盛曰:‘幼者任牧牛,乃不任学耶?’兄言于父,听之学,然牧不废也。年十三岁,始得从师学。家贫,益自刻厉。举乡试,卒业国子监。                                 (《明史·杨继盛传》)
【注释】:①庶母:旧时对父亲的妾的称呼;②任:担负得起;③卒业:完成学业;④国子监:旧时设在京城的高等学府。
小题1:、解释下面句子中划线的字。(3分)
(1)里中儿读书          (2)因      (3)自刻厉        
小题2:将下面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3分)
幼者任牧牛,乃不任学耶?                                                
小题3:结合文章内容,说说杨继盛的求学经历中有哪些经验值得我们借鉴。(3分)
                                                                        
答案

小题1:(1)看见 (2)告诉,对……说 (3)更加
小题2:年纪小的人可以担负得起放牛这件事,竟然担负不了读书这件事吗?
小题3:(1)发自内心的喜欢读书是学有所成的重要前提。
(2)要想学有所成,必须要尽力克服各方面的障碍。不要为自己的懒惰找借口。
(3)有志者事竟成,苦心人天不负。
解析

小题1:
试题分析:“睹”的意思好理解,“语”在古文中常用作短语“对……说”。“益”有多义,另有“好处”的意思。
点评:本题不难,皆是古文中常用字语,从句中可判断。本篇是课外文段,可借助文下注释大致了解文段内容,对解释字词有一定的帮助。
小题2:
试题分析:“者”在句中指代“人”,“耶”表示反问语气。
点评:本题不难,唯一难解字“任”文段下提供了释义。翻译文言句子,要将意思翻译正确,句子写的通顺,就不能只将字词义生硬的叠加,而要将字词义略加变通,比如本句中的“任牧牛”“任学”,“担负放牛”“担任学习”是不通顺的,应该在后面加上“这件事”。
小题3:
试题分析:“哪些”,写出二条即可。抓住“里中儿读书,心好之”“ 幼者任牧牛,乃不任学耶?”“益自刻厉。举乡试,卒业国子监”这三句来理解,一是喜爱学习,二是自信能学习,三是坚持学习终有所成。
点评:本题虽为课外文段,但内容浅显,疑难字不多。抒发感想,先要把文章内容了解清楚,可抓住文章中心意思或某一点,或从故事表现的意义,或从人物的精神表现来联系自己的生活谈感想。
举一反三
名著阅读。(3分)
小题1:下面是丰子恺先生为《朝花夕拾》画的三幅插图。根据画意和文字提示,任选两幅写出相关文章的篇名。(2分)
                             
①捕鸟         ②旧时孩子们常玩的“吹嘟嘟”      ③活无常
选择       ,篇名分别是《         》和《         》。
小题2:下面一段文字出自《朝花夕拾》,请写出划线的代词指代的人物。
穿着很旧的布马褂,破布鞋,显得很寒素。谈起自己的经历来,他说他后来没有了学费,不能再留学,便回来了。回到故乡之后,又受着轻蔑,排斥,迫害,几乎无地可容。现在是躲在乡下,教着几个小学生糊口。但因为有时觉得很气闷,所以也乘了航船进城来。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王文正①在相府日,未归第②。上遣使赐御酒十器,其兄亟令人首取二壶。其妇曰:“上赐也,俟相公归视。”即欲持去。兄怒,挈梃击壶皆碎,酝③流盈地。夫人恶之,不令扫却④。公归见之,问其故,左右具道所以然。公徐语曰:“人生光景几许时?其间何用较计。”余无他言。
【注释】①王文正:北宋名相王旦,谥号文正。 ②归第:回家。 ③酝:酒。 ④却:去掉。
小题1:解释上文中划线的词语(3分)
(1)兄亟令人首取二壶        (2)即欲持        (3)问其故         
小题2:翻译画线句。(2分)
左右具道所以然。
小题3:本文表现了王文正怎样的品质?(2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范滂传(12分)
范滂,字孟博,汝南征羌①人也。少厉②清节,为州里所服。冀州饥荒,盗贼群起,乃以滂为清诏使,案察之。滂登车揽辔,慨然有澄清天下之志。及至州境,守令自知臧污,望风解印绶去。
后诏三府掾属③举谣言④,滂奏刺史、二千石权豪之党二十余人。尚书责滂所劾猥⑤多,疑有私故。滂对曰:“臣之所举,自非叨秽⑥奸暴,深为民害,岂以污简札⑦哉? 以会日⑧迫促,故先举所急;其未审者,方更察实。若臣言有贰,甘受显戮。”吏不能诘。
建宁二年,遂大诛党人。诏下,急捕滂等。督邮吴道至县,抱诏书,闭传舍⑨,伏床而泣。滂闻之曰:“必为我也。”即自诣狱。县令郭揖大惊,出,解印绶,引与俱亡,滂曰:“滂死则祸塞⑩,何敢以罪累君,又令老母流离乎!”
【注】①汝南征羌:郡县名。②厉:磨练。③掾属:下属的官。④谣言:群众反映官吏好坏的歌谣。⑤猥:众多。⑥叨秽:贪污腐败。⑦简札:指奏章。⑧会日:指三公会议的日子。三公,即大司徒、大司马、大司空。⑨传舍:驿舍,供外交使节和传递政府文书者休息的地方。⑩塞:消弭,平息。
小题1:下列句中的“以”与“以会日迫促”中的“以”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以土砾凸者为丘B.以其境过清
C.令辱之,以激怒其众D.域民不以封疆之界
小题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范滂年轻时就注重品德修养,受到州郡和乡里的钦佩。冀州因灾荒而动荡,范滂被委任为清诏使。
B.因为弹劾人数过多,范滂受到尚书的责备与怀疑,但范滂不为所屈,大义凛然地表示如检举失实,甘愿接受死刑。
C.范滂秉公办事,不徇私情,曾主动上书揭发依仗权势欺压百姓的刺史、权豪。
D.建宁二年,皇上下诏缉捕范滂等人。督邮吴道和县令郭揖的行为表现了对范滂的无比敬仰。
小题3: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4分)
慨然有澄清天下之志                    ⑵疑有私故                
⑶即自                              ⑷引与俱亡                
小题4:翻译下列句子(4分)
⑴及至州境,守令自知臧污,望风解印绶去。(2分)
                                                                       
⑵臣之所举,自非叨秽奸暴,深为民害,岂以污简札哉?(2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下文,完成题目:(12分)
秦王使人谓安陵君曰:“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其许寡人!”安陵君曰:“大王加惠,以大易小,甚善;虽然,受地于先王,愿终守之,弗敢易!”秦王不说。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
  秦王谓唐雎曰:“寡人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不听寡人,何也?且秦灭韩亡魏,而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今吾以十倍之地,请广于君,而君逆寡人者,轻寡人与?”唐雎对曰:“否,非若是也。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
  秦王佛然怒,谓唐雎曰:“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唐雎对曰:“臣未尝闻也。”秦王曰:“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唐雎曰:“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秦王曰:“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尔。”唐雎曰:“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聂政之刺韩傀也,白虹贯日;要离之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与臣而将四矣。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挺剑而起。
  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曰:“先生坐!何至于此!寡人谕矣: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小题1:下列划横线的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安陵君不听寡人,何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
B.大王尝闻布衣之怒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
C.与臣而将四泯然众人
D.非之怒也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
小题2:对课文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3分)
A.本文是一篇记叙文,重点写了唐雎与秦王面对面斗争的三个回合,唐雎如何到达秦国,怎样拜见秦王,与本文中心毫无关系,一概略去不写,直接写会见时的对话。
B.文章用对白表现人物的精神风貌,安陵君的沉着干练,口风锐利,唐雎的委婉坚定,义正词严,秦王的骄横无理,阴险狡诈,无不跃然纸上。
C.在文章中,唐雎和秦王的形象是互为衬托的,他们共同构成了这正义与非正义间拼死较量的一幕。
D.本文故事情节生动,紧张曲折,富于戏剧性,同时,人物语言简洁,富于个性等等方面,值得我们学习的优点很多。
小题3: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
①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
②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小题4:唐雎与秦王的斗争中,他非常讲究说话的技巧,你认为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3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管仲夷吾者,颍上人也。少时常与鲍叔牙游,鲍叔知其贤。管仲贫困,常欺鲍叔,鲍叔终善遇之,不以为言。已而鲍叔事齐公子小白,管仲事公子纠。及小白立为桓公,公子纠死,管仲囚焉。鲍叔遂进管仲。管仲既用,任政于齐,齐桓公以霸,九合诸侯,一匡天下,管仲之谋也。
管仲曰:“吾始困时,尝与鲍叔贾,分财利多自与,鲍叔不以我为贪,知我贫也。吾尝为鲍叔谋事,而更穷困,鲍叔不以我为愚,知时有利不利也。吾尝三仕三见逐于君,鲍叔不以我为不肖,知我不遭时也。吾尝三战三走,鲍叔不以我为怯,知我有老母也。公子纠败,召忽死之,吾幽囚受辱,鲍叔不以我为无耻,知我不羞小节而耻功名不显於天下也。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子也!”鲍叔既进管仲,以身下之。子孙世禄于齐,有封邑者十馀世,常为名大夫。天下不多管仲之贤,而多鲍叔能知人也。
——《史记·管晏列传》
小题1:解释下列句中划线的词。(4分)
(1) 已而鲍叔齐公子小白  (      )   (2) 管仲焉  (       )
(3) 鲍叔既管仲  (       )         (4) 天下不管仲之贤 (        )
小题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3分)
吾始困时,尝与鲍叔贾,分财利多自与,鲍叔不以我为贪,知我贫也。
                                                            
小题3:根据选文说说鲍叔牙具有怎样的优秀品质?(2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