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合《曹刿论战》,回答下列问题。(12分)小题1:解释划线字词(4分)(1)齐师伐我 (2)小惠未徧 (3)小大之狱 (4)弗敢专也 小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结合《曹刿论战》,回答下列问题。(12分) 小题1:解释划线字词(4分) (1)齐师伐我 (2)小惠未徧 (3)小大之狱 (4)弗敢专也 小题2:翻译下列句子(4分) (1)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2)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3:选出下列句中的“以”字与“可以一战”中的“以”意思用法相同的一项(2分) A.以其境过清 | B.以塞忠谏之路也 | C.域民不以封疆之界 | D.得鱼腹中书,固以怪之矣 | 小题4:文中曹刿谈到了决定战争胜负的最主要的条件,孟子《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一文也对此作了论述。这分别是:(2分) 文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答案
小题1:军队;同“遍”,遍及;案件;独占 小题1:(1)位高禄厚的人,目光短浅,不能深谋远虑。(2)大大小小的案件,即使(虽然亦可)不能全部明察,但一定根据实情处理 小题1:C 小题1:文中:“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
解析
小题1:本题考查对文言实词的认知能力。结合具体的语境来理解即可,有时还要注意加点字的特殊用法。 小题1:本题考查翻译文言句子的能力。翻译句子时注意关键字、语序,有时还要补出舍去的主语才行。 小题1:本题考查学生理解词语意思的能力。例句与“C”项中的“以”都是“凭借”的意思。 小题1: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内容的能力。根据作战的条件以及作战胜利的条件来分析即可。 |
举一反三
阅读《唐雎不辱使命》选段,回答问题(13分) 秦王谓唐雎曰:“寡人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不听寡人,何也?且秦灭韩亡魏,而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今吾以十倍之地,请广于君,而君逆寡人者,轻寡人与?”唐雎对曰:“否,非若是也。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 秦王怫然怒,谓唐雎曰:“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唐雎对曰:“臣未尝闻也。”秦王曰:“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唐雎曰:“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秦王曰:“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耳。”唐雎曰:“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聂政之刺韩傀也,白虹贯日;要离之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与臣而将四矣。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挺剑而起。 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曰:“先生坐!何至于此!寡人谕矣: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小题1:解释下面句子中划线的词。(4分) (1)而君逆寡者 (2)以头抢地耳 (3)休祲降于天 (4)长跪而谢之 小题2:下列句中划线词的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3分) 例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A.置人所罾鱼腹中 | B.请广于君 | C.优劣得所 | D.夜篝火 | 小题3:把画线句子译成现代汉语。(2分) 原文: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译文 小题4:唐雎以“士之怒”回击秦王的“天子之怒”,这表现了唐雎怎样的精神?在我国历史上,像唐雎那样出使不辱使命的人还有很多,请用一句话试举一例(人物、事情)(4分) |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文后题目(16分) 晏子将使楚。楚王闻之,谓左右曰:“晏婴,齐之习辞者也,今方来,吾欲辱之,何以也?”左右对曰:“为其来也,臣请缚一人过王而行。王曰,何为者也?对曰,齐人也。王曰,何坐?曰,坐盗。” 晏子至,楚王赐晏子酒。酒酣,吏二缚一人诣王。王曰:“缚者曷为者也?”对曰:“齐人也,坐盗。”王视晏子曰:“齐人固善盗乎?”晏子避席对曰:“婴闻之,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所以然者何?水土异也。今民生长于齐不盗,入楚则盗,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到此处省略两句见默写内容) (选自《晏子春秋•杂下》) 小题1: 解释下列划线的字词。(4分) ①齐之习辞者也( ) ②今方来( ) ③何坐( ) ④缚者曷为者也( ) 小题2:翻译文中画浪线的句子:(4分) ①为其来也,臣请缚一人过王而行。 ②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 小题3:“吏二缚一人诣王”的目的是什么?(2分) 小题4:晏子说“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目的是想说明什么?(2分) 小题5:请用自己的话概括:晏子是怎么样巧妙应对楚王的羞辱的?(2分) 小题6:楚王戏晏婴,你认为是善意的还是恶意的?为什么?(2分) |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文后题目。(10分) 魏收改武学文 魏收①年十五,颇已属文。及随父赴边,好习骑射,欲以武艺自达。荥阳②郑伯调③之曰:“魏郎弄戟(jǐ) ④多少?”收惭,遂折节⑤读书。夏月⑥,坐板床,随树阴讽诵⑦,积年,板床为之锐减,而精力不辍。终以文华显。 (选自《北齐书·魏收传》 [注释] ①魏收:字伯起,北齐人。②荥(xíng)阳:古地名,在今河南境内。③调:嘲笑。④戟:本指将矛与戈结合在一起的青铜兵器,文中泛指所有兵器。 ⑤折节:改变志趣行为,向别的方面发展。 ⑥夏月:夏季。⑦讽诵:背诵。 小题1:用“/”线给下面的句子划分朗读节奏。(1分) 魏 郎 弄 戟 多 少 小题2:解释文中划线的词语。(3分) (1)及( ) (2)辍( ) (3)显( ) 小题3:翻译下面的句子。(2分) 积年,板床为之锐减,而精力不辍。 小题4:魏收“终以文华显”其原因有两点:先天的资质和后天的努力,请从文中找出相关的语句。(2分) 小题5:面对郑伯的嘲笑,魏收不仅没有生气,反而虚心接受了,由此可以看出魏收是个怎样的人?(2分) |
晏子谏景公 景公①之时,雨雪三日而不霁②。公被狐白之裘,坐于堂侧阶。晏子③②入见,立有间。公曰:“怪哉!雨雪三日而天不寒。”晏子对曰:“天不寒乎?”公笑。晏子曰“婴闻古之贤君,饱而知人之饥,温而知人之寒,逸而知人之劳。今君不知也!”公曰:“善!寡人闻命③矣。”乃令出裘发粟与饥寒。令所睹于途者,无问其乡;所睹于里者,无问其家;循国计数,无言其名。⑤士既事者兼月,疾者兼岁。孔子闻之曰:“晏子能明其所欲,景公能行其所善也。” 【注】① 景公:齐景公。 ②霁 (j ì):雨后或雪后初晴。③晏子:名婴,齐国宰相,春秋后期一位重要的政治家、思想家、外交家。④闻命:齐景公自谦的话。⑤士既事者兼月,疾者兼岁:意思是士人已任职的发给两个月的粮食,病困的人发给两年的粮食。 小题1:解释下列句中划线的词。 (4分) ⑴ 晏子谏景公 ( ) ⑵晏子对曰( ) ⑶公被狐白之裘 ( ) ⑷乃令出裘发粟与饥寒( ) 小题2:以下划线的虚词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2分)A.雨雪三日而天不寒水落而石出者 | B.坐于堂侧阶墨子闻之起于鲁 | C.公被狐白之裘温而知人之寒 | D.晏子能明其所欲其如土石何 | 小题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2分) 饱而知人之饥,温而知人之寒,逸而知人之劳。 小题4:从这则故事来看,你认为晏子或景公是怎样的人?(选一人作答)(2分) 小题5:晏子对齐景公说这段话,目的是提醒执政者要怎么做?(请用范仲淹的话来回答)(2分) |
《陈涉世家》节选(12分) 陈胜者,阳城人也,字涉。吴广者,阳夏人也,字叔。陈涉少时,尝与人佣耕,辍耕之垄上,怅恨久之,曰:“苟富贵,无相忘”佣者笑而应曰:“若为佣耕,何富贵也?”陈涉太息曰:“嗟乎!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二世元年七月,发闾左谪戍渔阳,九百人屯大泽乡。陈胜、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失期,法皆斩。陈胜、吴广乃谋曰:“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陈胜曰:“天下苦秦久矣。吾闻二世少子也,不当立,当立者乃公子扶苏。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今或闻无罪,二世***之。百姓多闻其贤,未知其死也。项燕为楚将,数有功,爱士卒,楚人怜之。或以为死,或以为亡。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宜多应者”吴广以为然。乃行卜。卜者知其指意,曰:“足下事皆成,有功。然足下卜之鬼乎?”陈胜、吴广喜,念鬼,曰:“此教我先威众耳。”乃丹书帛曰“陈 胜王”,置人所罾鱼腹中。卒买鱼烹食,得鱼腹中书,固以怪之矣。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夜篝火,狐鸣呼曰:“大楚兴,陈胜王。”卒皆夜惊恐。旦日,卒中往往语,皆指目陈胜。 (节选自《史记·陈涉世家》) 小题1:解释下列划线的词语(2分) (1)会天大雨 会: (2)为天下唱 唱: 小题2:下面语句中与“辍耕之垄上”中“之”字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2分)A.怅恨久之 | B.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 C.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 D.先天下之忧而忧 | 小题3:下列划线词语的意思及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2分)A.佣者笑而应曰/足肤皲裂而不知 | B.项燕为楚将,数有功/数月之后,时时 而间进 | C.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既克,公问其故 | D.当立者乃公子扶苏/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 小题4:把文中面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天下苦秦久矣 (2)卒中往往语,皆指目陈胜 小题5:文中陈胜、吴广为了鼓动人心、树立威信,做了哪两件事?请用四字短语分别加以概括(2分) 第一件事: 第二件事: |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