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阅读。(11分)(1)秦王谓唐雎曰:“寡人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不听寡人,何也?且秦灭韩亡魏,而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今吾以十倍

文言文阅读。(11分)(1)秦王谓唐雎曰:“寡人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不听寡人,何也?且秦灭韩亡魏,而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今吾以十倍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文言文阅读。(11分)
(1)秦王谓唐雎曰:“寡人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不听寡人,何也?且秦灭韩亡魏,而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今吾以十倍之地,请广于君,而君逆寡人者,轻寡人与?”唐雎对曰:“否,非若是也。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
(2)秦王怫然怒,谓唐雎曰:“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唐雎对曰:“臣未尝闻也”秦王曰:“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唐雎曰:“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秦王曰:“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耳。”唐雎曰:“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聂政之刺韩傀也,白虹贯日;要离之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与臣而将四矣。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挺剑而起。
(3)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曰:“先生坐!何至于此!寡人谕矣: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节选自《唐雎不辱使命》)
小题1:解释下面句子中划线的词(4分)
①以头地耳(         )      ②长跪而之 (        )
③而君寡人者 (     )      ④寡人矣 (     )
小题2:把画线句子译成现代汉语(4分)
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
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小题3:请结合上下文仔细揣摩分析“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这句话,写出该句话的“潜台词”.(2分)
小题4:自古至今,像唐雎一样“不辱使命”的外交人才还有许多,试举两例,用一句话概括其主要事迹。(1分)
答案

小题1:①撞、触     ②道歉   ③违背   ④明白
小题1:①安陵君从先王那里接受了封地而守护它,即使是方圆千里的土地也不敢交换,何况仅仅用五百里的土地(就能交换)呢?②韩国、魏国灭亡,而安陵国却凭借五十里的土地幸存下来的原因,只是因为有先生啊。
小题1:你最好是将你们的土地奉送给我,不然的话我将发怒,那后果将不堪设想
小题1:蔺相如完璧归赵、烛之武退秦师、晏子使楚,令楚王白取其辱
解析

小题1:本题考查对文言实词的认知能力。结合具体的语境来理解即可,有时还要注意加点字的特殊用法。
小题1:本题考查翻译文言句子的能力。翻译句子时注意关键字、语序,有时还要补出舍去的主语才行。
小题1: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根据文章对唐雎的具体描写来理解潜台词即可。
小题1:本题是一道开放题。举得例子能够体现外交才能即可。
举一反三
阅读《陈涉世家》一文的节选文字,回答文后题目。(16分)
陈胜者,阳城人也,字涉。吴广者,阳夏人也,字叔。陈涉少时,尝与人佣耕,辍耕之垄上,怅恨久之,曰:“苟富贵,无相忘。”佣者笑而应曰:“若为佣耕,何富贵也?”陈涉太息曰:“嗟乎!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二世元年七月,发闾左適戍渔阳,九百人屯大泽乡。陈胜、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失期,法皆斩。陈胜、吴广乃谋曰:“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陈胜曰:“天下苦秦久矣。吾闻二世少子也,不当立,当立者乃公子扶苏。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今或闻无罪,二世***之。百姓多闻其贤,未知其死也。项燕为楚将,数有功,爱士卒,楚人怜之。或以为死,或以为亡。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宜多应者。”吴广以为然。乃行卜。卜者知其指意,曰:“足下事皆成,有功。然足下卜之鬼乎?”陈胜、吴广喜,念鬼,曰:“此教我先威众耳。”乃丹书帛曰“陈胜王”,置人所罾鱼腹中。卒买鱼烹食,得鱼腹中书,固以怪之矣。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夜篝火,狐鸣呼曰:“大楚兴,陈胜王”。卒皆夜惊恐。旦日,卒中往往语,皆指目陈胜。
小题1: 解释下面句子中划线的词语。(4分)
(1)天大雨 (         )            (2)已失期 (         )
(3)今亦死 (         )             (4)陈胜 (         )
小题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6分)
①陈涉太息曰:“嗟乎!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②等死,死国可乎?
③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
小题3:你怎样看待陈胜所说的“苟富贵,无相忘”这句话?(2分)
小题4:陈胜、吴广的起义有偶然性,也有必然性。根据本段内容,作简要分析。(4分)
偶然性:                                                           
必然性: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文言语段,完成文后题目。(11分)
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遍,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小题1:解释下列划线词语的意思。(2分)
肉食者 ________________     牺牲玉帛_________________
小题2:翻译下面句子的意思。(2分)
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小题3:曹刿“请见”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他认为“可以一战”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小题4:根据语段,你觉得曹刿是一个什么样的人?(2分)
小题5:4月10日,菲律宾以黄岩岛的归属问题,挑起南海争端。5月11日,菲媒体报道:“阿基诺政府屡犯大错,菲律宾正沦为世界笑柄”;5月23日,菲网友在国际在线留言,批评阿基诺政府的对黄岩岛事件处理不当;6月8日,菲律宾总统访问美国寻求军事援助,遭菲律宾民众示威抗议。请你结合材料和文中曹刿的观点,谈谈对黄岩岛事态发展的预测及理由。(3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齐王使使者问赵威后。书未发,威后问使者曰:“岁亦无恙耶?民亦无恙耶?王亦无恙耶?”使者不说,曰:“臣奉使使威后,今不问王,而先问岁与民,岂先贱而后尊贵者乎?”威后曰:“不然,苟无岁,何以有民?苟无民,何以有君?故有舍本而问末者耶?”
乃进而问之曰:“齐有处士曰钟离子,无恙耶?是其为人也,有粮者亦食,无粮者亦食;有衣者亦衣,无衣者亦衣。是助王养其民也,何以至今不业也?叶阳子无恙乎?是其为人,哀鳏寡,恤孤独,振困穷,补不足。是助王息其民者也,何以至今不业也?北宫之女婴儿子无恙耶?彻其环饰,至老不嫁,以养父母。是率民而出于孝情者也,胡为至今不朝也?此二士弗业,一女不朝,何以王齐国,子万民乎?”
[注]①岁:收成。②处士:隐居不为官的人。③鳏寡:老而无妻曰鳏,老而无夫曰寡。
小题1:下列句中的“以”与“彻其环饰,至老不嫁,以养父母”中的“以”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
A.域民不封疆之界 B.令辱之,激怒其众
C.不物喜,不以己悲D.啮人,无御之者
小题2: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词的意思。(4分)
①书未  发:__________  ②无岁     苟:__________
困穷  振:__________  ④何以齐国 王:__________
小题3:翻译下列句子。(3分)
①岂先贱而后尊贵者乎?(1分)
②是率民而出于孝情者也。(2分)
小题4:从文章的第一段来看,赵威后具有怎样的思想?(2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名著阅读(5分)
小题1:《猫·狗·鼠》是鲁迅先生《朝花夕拾》中的一篇文章。请简要概括文中“我”不喜欢猫的两个原因。(2分)
小题2:伴随着战争,形成了丰富的战争文化。请写出一句与战争有关的诗(词)句;列举一部战争题材的小说及这部小说里中主要人物。(3分)
诗(词)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说名称:《___________________》 人物: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结合《曹刿论战》,回答下列问题。(12分)
小题1:解释划线字词(4分)
(1)齐伐我    (2)小惠未徧    (3)小大之狱    (4)弗敢    
小题2:翻译下列句子(4分)
(1)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2)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3:选出下列句中的“以”字与“可以一战”中的“以”意思用法相同的一项(2分)
A.以其境过清B.以塞忠谏之路也
C.域民不以封疆之界D.得鱼腹中书,固以怪之矣
小题4:文中曹刿谈到了决定战争胜负的最主要的条件,孟子《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一文也对此作了论述。这分别是:(2分)
文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