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颖乐令女适大将军成都王颖。王兄长沙王执权于洛遂构兵①相图。长沙王亲近小人,远外君子;凡在朝者,人怀危惧。乐令既允朝望②,加有昏③亲,群小谗于长沙。长沙尝问乐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司马颖 乐令女适大将军成都王颖。王兄长沙王执权于洛遂构兵①相图。长沙王亲近小人,远外君子;凡在朝者,人怀危惧。乐令既允朝望②,加有昏③亲,群小谗于长沙。长沙尝问乐令,乐令神色自若,徐答曰:“岂以五男易一女?”由是释然,无复疑虑。 注释:①构兵:出兵交战。②允:确实。朝望:在朝廷中有声望。③昏:通“婚” 小题1:请解释下列划线词。(4分) ⑴乐令女适大将军成都王颖( ) ⑵遂构兵相图( ) ⑶群小谗于长沙 ( ) ⑷徐答曰( ) 小题2:请给下面句子断句。(2分) 王兄长沙王执权于洛遂构兵相图 小题3:结合原文说说尚书令乐广是怎样的人。(2分) |
答案
小题1:⑴嫁给 ⑵图谋 ⑶说坏话 ⑷从容 小题1:王兄长沙王 / 执权于洛 / 遂构兵相图 小题1:从他神态自若的回答长沙王的查问,可看出他的从容镇定;从他的答话“岂以五男易一女?”,可看出他机智善辩;从“乐令既允朝望”,可看出他有威望。(答出一点即可) |
解析
小题1:本题考查对文言实词的认知能力。结合具体的语境来理解即可,有时还要注意加点字的特殊用法。 小题1:本题考查划分句子节奏的能力。划分句子节奏一般遵循结构以及意思原则即可。 小题1:本题考查分析人物形象的能力。根据文章对“尚书令乐广”的具体描写来分析该人物形象即可。 |
举一反三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10分) 天祥至潮阳见弘范左右命之拜不拜。①弘范遂以客礼见之,与俱入②厓山,使为书招张世杰。天祥曰:“吾不能③扞父母,乃教人叛父母,可乎?”索之固,乃书所《过零丁洋》诗与之。其末有云:“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弘范笑而置之。厓山破,军中置酒大会。弘范曰:“国亡,丞相忠孝尽矣,能改心以事宋者事皇上,将不失为宰相也。”天祥泫然出涕,曰:“国亡不能④捄,为人臣者死有余罪,况敢逃其死而二其心乎!”弘范义之,遣使护送天祥至京师,天祥在道不食八日,不死,即复食。至燕,馆人⑤供张甚盛。天祥不寝处,坐达旦。遂移⑥兵马司,设卒以守之……天祥临刑殊从容,谓吏卒曰:“吾事毕矣。”南乡拜而死。 (节选自《宋史·文天祥传》) 【注】①弘范:蒙古汉军元帅,率部下抓获文天祥。②厓(yá)山:宋末抗元的最后据点。③扞(hàn):保卫。④捄(jiù):通“救”。⑤供张:陈设帷帐及一切用具。⑥兵马司:主管京师治安的机关。 小题1:解释划线词语在句中的意思。(2分) (1)使为书招张世杰 招 (2)索之固 固: 小题2:文中画线部分没有标点符号,请在需要加标点符号的地方用“/”标出来。(2分) 天 祥 至 潮 阳 见 弘 范 左 右 命 之 拜 不 拜 小题3:弘范对文天祥是什么态度?请结合文中两个具体的句子说明。(4分) 小题4:阅读文段内容,简要概述说说文天祥是一个什么样的人。(2分) |
阅读下面一篇文章,完成文后题目。(16分) 秦王使人谓安陵君曰:“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其许寡人!”安陵君曰:“大王加惠,以大易小,甚善;虽然,受地于先王,愿终守之,弗敢易!”秦王不悦。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 秦王谓唐雎曰:“寡人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不听寡人,何也?且秦灭韩亡魏,而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今吾以十倍之地,请广于君,而君逆寡人者,轻寡人与?”唐雎对曰:“否,非若是也。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 秦王怫然怒,谓唐雎曰:“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唐雎对曰:“臣未尝闻也。”秦王曰:“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唐雎曰:“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秦王曰:“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耳。”唐雎曰:“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聂政之刺韩傀也,白虹贯日;要离之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与臣而将四矣。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挺剑而起。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曰:“先生坐!何至于此!寡人谕矣: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选自课文《唐雎不辱使命》) 小题1:用“︱“标出下面句子的朗读停顿,每句标一处。(4分) ⑴且 秦 灭 韩 亡 魏 ⑵长 跪 而 谢 之 曰 小题2: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4分) (1)寡人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 (2)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 (3)轻寡人与 (4)长跪而谢之曰 小题3: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4分) (1)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 (2)徒以有先生也。 小题4:请结合上下文仔细揣摩分析“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这句话,写出该句话的“潜台词”。(2分) 小题5:唐雎“士之怒”回击秦王“天子之怒”,表现了什么唐雎精神?(2分) |
阅读下列古文,完成文后题目。(14分) 邵宝,字国贤,无锡人。年十九,学于江浦庄昶。成化二十年举进士,授许州知州。月初,会诸生于学宫,讲明义利公私之辨。巫言龙骨出地中为祸福,宝取骨,毁于庭,杖巫而遣之。躬课农桑,仿朱子①社仓,立积散法,行计口浇田法,以备凶荒。 宝三岁而孤,事母过氏至孝。甫十岁,母疾,为文告天,愿减己寿延母年。及终养归,得疾,左手不仁,犹朝夕侍亲侧不懈。受知于李东阳,为诗文,典重和雅,以东阳为宗。博综群籍,有得则书之简,取程子②“今日格一物,明日格一物”之义,名之曰“日格子”。 【注】①朱子,即朱熹,南宋著名的理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诗人。 ②程子,即程颐,北宋教育家。 小题1:解释下列句中划线字(4分) ①会诸生于学宫( ) ②躬课农桑( ) ③以备凶荒( ) `④事母过氏至孝( ) 小题2:下列句中的“于”与“学于江浦庄昶”中的“于”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A.渐闻水声潺潺而泻于两峰之间 | B.臣之客欲有求于臣 | C.如使人之所欲有甚于生 | D.战于长勺 | 小题3:用“/”标出下面句子的朗读停顿(两处)。(2分) 成化二十年举进士 小题4:翻译下列句子。(4分) ①博综群籍,有得则书之简。 译: ②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 译: 小题5:请结合原文有关内容,说说邵宝是一个怎样的人?(2分)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文帝之后六年,匈奴大入边。乃以宗正刘礼为将军,军霸上;祝兹侯徐厉为将军,军棘门;以河内守亚夫为将军,军细柳;以备胡。 上自劳军。至霸上及棘门军,直驰入,将以下骑送迎。已而之细柳军,军士吏被甲,锐兵刃,彀弓弩,持满。天子先驱至,不得入。先驱曰:“天子且至!”军门都尉曰:“将军令曰:‘军中闻将军令,不闻天子之诏。’”居无何,上至,又不得入。于是上乃使使持节诏将军:“吾欲入劳军。”亚夫乃传言开壁门。壁门士吏谓从属车骑曰:“将军约,军中不得驱驰。”于是天子乃按辔徐行。至营,将军亚夫持兵揖曰:“介胄之士不拜,请以军礼见。”天子为动,改容式车。使人称谢:“皇帝敬劳将军。”成礼而去。 既出军门,群臣皆惊。文帝曰:“嗟呼,此真将军矣!曩者霸上、棘门军,若儿戏耳,其将固可袭而虏也。至于亚夫,可得而犯邪!”称善者久之。 小题1:下列对划线词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上自劳军劳:慰问犒劳 | B.使人称谢谢:感谢 | C.军中不得驱驰驱驰:策马疾驰 | D.居无何居:停止 | 小题2:下列划线词语的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军细柳军中闻将军令 | B.以备胡 众妙毕备 | C.军士吏被甲、流血被面 | D.天子且至 年且九十 | 小题3:对原文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表现周亚夫之君严明、忠于职守、刚正不阿的“真将军”品质。 | B.皇帝两次“不得人”军中的矛盾冲突凸显周亚夫“真将军”的风范。 | C.皇上也是作者重点刻画的人物,因为,他善于用人。 | D.本文运用了对比、衬托、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的方法。 | 小题4: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7分) (1)于是上乃使使持节诏将军:“吾欲入劳军。(3分) (2)曩者霸上、棘门军,若儿戏耳,其将固可袭而虏也。(4分) |
【甲文】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徧,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曹刿论战》)” 【乙文】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①也。晋军函陵,秦军氾南。佚之狐②言于郑伯曰:“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公从之。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公曰:“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许之。 夜缒③而出。见秦伯曰:“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④。越国以鄙⑤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若余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⑥而夕设版⑦焉,君之所知也。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⑧其西封,若不阙⑨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秦伯说,与郑人盟。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乃还。 子犯请击之。公曰:“不可。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因人之力而敝⑩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吾其还也。”亦去之。(《烛之武退秦师》 【注释】①且贰于楚:并且从属于晋的同时又从属于楚 ②佚(yì)之狐:郑国大夫。③缒;(zhuì):用绳子拴着从城墙上往下吊。④敢以烦执事:冒昧地拿(亡郑这件事)麻烦您 ⑤鄙:边邑。这里作动词。⑥济:渡河。⑦版:筑墙;⑧肆:扩张 ⑨阙:使...减损 ⑩敝:损害。 小题1:下列各组划线词的意义和用法完全一样的一项是( )(2分) A ①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 ②夫晋,何厌之有? B ①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②以其无礼于晋, C ①问:“何以战? ②焉用亡郑以陪邻? D ①登轼而望之 ②朝济而夕设版焉 小题2:解释下列划线词语。(4分) ①小信未孚,神弗福也。_______________ ②是寡人之过也。 _______________ ③彼竭我盈,故克之。 _______________ ④邻之厚,君之薄也。_______________ 小题3:用“╱”给文中划线句断句,划出两处。(2分) 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 小题4:用现代汉语说说下面句子的意思。(2分) 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 小题5:下列各项叙中述不恰当的一项是( )(2分) A 两篇文章都是历史上以弱胜强的战例,甲文中曹刿论战主要靠战前准备和战争时的谋略,而烛之武退秦师主要靠外交。 B 甲文内容中对战争起因,双方参战人数,战争的激烈程度等一概不提,这样不利于表现曹刿的“远谋”。乙文中“退秦师”的前因后果,简略交代,有利于集中笔墨突出烛之武形象。 C乙文中烛之武退秦师的这段说辞是一篇脍炙人口的外交辞令。其绝妙之处整个说辞没有一句是站在郑国的利益上替郑国着想,而是处处站在秦国的利益上替秦国着想,最终说服秦君。 D两篇文章人物形象鲜明:甲文中曹刿深谋远虑,富有政治、军事才能;庄公虽平庸却不是一个昏君;乙文中烛之武深明大义、不卑不亢,能言善辩;郑伯能引咎自责,从谏如流,善做思想工作。 小题6:甲文中曹刿是“乡人”的身份,乙文中烛之武是“养马官”的身份,然而二人都能在国家危难之时力挽狂澜。请你结合自己的学习和生活实际,谈谈从他们身上得到的启示。(2分) |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