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赵普》完成下面的题目(18分)普少习吏事,寡学术,及为相,太祖常劝以读书。晚年手不释卷,每归私第,阖户启箧取书,读之竟日。及次日临政,处决如流。既薨,家人

阅读《赵普》完成下面的题目(18分)普少习吏事,寡学术,及为相,太祖常劝以读书。晚年手不释卷,每归私第,阖户启箧取书,读之竟日。及次日临政,处决如流。既薨,家人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阅读《赵普》完成下面的题目(18分)
普少习吏事,寡学术,及为相,太祖常劝以读书。晚年手不释卷,每归私第,阖户启箧取书,读之竟日。及次日临政,处决如流。既薨,家人发箧视之,则《论语》二十篇也。
普性深沉有岸谷,虽多忌克,而能以天下事为己任。宋初,在相位者多龌龊循默,普刚毅果断,未有其比。尝奏荐某人为某官,太祖不用。普明日复奏其人,亦不用。明日,普又以其人奏,太祖怒,碎裂奏牍掷地,普颜色不变,跪而拾之以归。他日补缀旧纸,复奏如初。太祖乃悟,卒用其人。
小题1:解释下列划线词在句子中的意思。(4分)
①普少吏事(       )           ②每归私(         )
③家人箧视之(     ) ④太祖乃悟,用其人(        )
小题2:翻译下列句子。【4】
①及次日临政,处决如流。
②他日补缀旧纸,复奏如初。
小题3:课文第2段写赵普奏荐人才时,注重细节描写。请列举一例,你从中可以看出赵普有什么性格特征?【4】
小题4:赵普在太祖的劝说下刻苦读书效果显著,文中能表现赵普读书效果显著的语句是?请你写出两句【个】读书有益的成语或诗句。【3】
小题5:赵普能以天下为己任而光照史册,请你再从我国的历史长河中列举一例,要求写出其人、其事或其文。(50字以内)。【3】
答案

小题1:①熟悉   ②府第   ③打开 ④最终
小题1:①到第二天处理政务决断很快。②过了些日子(赵普)把撕碎的旧纸片修补连接起来,又像当初一样上奏。
小题1:他日补缀旧纸,复奏如初。可见其意志坚强,持之以恒。
小题1:及次日临政,处决如流。例:“开卷有益”、“士别三日,刮目相看”、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书犹药也,善读可以医愚”等。
小题1:11.a:周恩来在中学读书时就立下了“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志向。
b:范仲淹虽被贬,还胸怀“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抱负。
解析

举一反三
阅读下面这篇课外文言文,完成下面题目。(9分)
教 子
王大司马母魏夫人,性甚严正,王在湓城时,为三千人将,年逾四十,少不如意,犹捶挞之,故能成其勋业。梁元帝时有一学士,聪敏有才,为父所宠,失于教义,一言之是,遍于行路,终年誉之;一行之非,揜藏文饰,冀其自改,年登婚宦,暴慢日滋,竟以言语不择,为周逖抽肠衅鼓云。
注释:①王大司马:即王僧辨(?~555年),南朝梁太原祁人,字君才,初仕北魏,归粱后任湘东王萧绎的左常侍及司马。②湓(pěn)城:古城名。③梁元帝:即萧绎,梁武帝第七子。④学士:官名。⑤揜:同“掩”,遮蔽,掩盖。⑥婚宦:结婚和做官。此指成年。
小题1:解释划线的词。(2分)
(1)年四十(       )(2)其自改(         )
小题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3分)
少不如意,犹捶挞之,故能成其勋业
小题3:文中将魏老夫人教子与梁元帝时一父亲教子的方式和结果进行对比,着重说明教子应该注意什么?(2分)
小题4:试举历史上一个有名的教子故事。(正面、反面皆可) (2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三)张无垢勤学(9分)
张无垢谪①横浦,寓城西宝界寺。其寝室有短窗,每日昧爽②辄执书立窗下,就明而读。如是者十四年。洎③北归,窗下石上,双趺④之迹隐然,至今犹存。 
【注释】①谪:这里指被贬官。②昧爽:天将亮。③洎(jì):等到。④趺(fū):脚
小题1:解释下列句中划线的词。(3分) 
执书立窗下                ②就而读                     ③如者十四年
小题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3分)
双趺之迹隐然,至今犹存。
_小题3:这个故事给你怎样的启示?(3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㈡阅读甲乙两文,完成小题。(10分)
【甲】秦王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弗敢易!秦王不悦。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秦王曰:“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唐雎曰:“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聂政之刺韩傀也,白虹贯日;要离之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此三者皆布衣之士也,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与臣而将四矣,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今日是也。”挺剑而起。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节选自《战国策·唐雎不辱使命》)
【乙】公输盘为楚造云梯之械,成,将以攻宋。子墨子闻之,起于鲁,行十日十夜而至于郢,见公输盘。王曰:“善哉。虽然,公输盘为我为云梯,必取宋。”子墨子解带为城,以牒为械。公输盘九设攻城之机变,子墨子九距之。公输盘之攻械尽,子墨子之守圉有余。公输盘诎。子墨子曰:“吾知子之所以距我,吾不言。”楚王问其故。子墨子曰:“公输子之意不过欲杀臣。杀臣,宋莫能守,乃可攻也。然臣之弟子禽滑厘等三百人,已持臣守圉之器,在宋城上而待楚寇矣。虽杀臣,不能绝也。”楚王曰:“吾请无攻宋矣。”(节选自《墨子·公输》,有删改)
小题1:解释下列句中加横线的词。(4分)  
(1)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   布衣:          (2) 在宋城上而待楚矣   寇:  
(3) 吾知子之所以距我    所以:          (4) 公输盘             诎:
小题2:下面各项划线的词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2分)
A.挺剑起行十日十夜至于郢
B.杀臣,不能绝也然,公输盘为我为云梯
C.夫专诸刺王僚也子墨子九距
D.仓鹰击殿上子墨之闻,起
小题3:翻译下面这个句子。(2分)                                                      
挺剑而起。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
小题4:下列各项是对两则文言文内容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2分)
A.【甲】【乙】两文表现的都是面对强敌,要避免战争除了理直气壮、义正辞严、不畏强暴外,更重要的是艰苦的实践精神,只有把道义与实力结合,才能迫使侵略者收敛其野心。
B.【甲】文“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的根本原因是“伏尸二人,流血五步”。
C.【乙】文楚王“吾请无攻宋矣”是因为“臣之弟子禽滑厘等三百人,已持臣守圉之器,在宋城上而待楚寇矣。虽杀臣,不能绝也”。
D.【甲】【乙】两文从写作方法看都用了对比手法。人物形象栩栩如生,读后让人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14分)
赵括母上书言于王
赵将马服君赵奢之妻,赵括之母也。秦攻赵,孝成王使括代廉颇为将。将行,括母上书言于王曰:“括不可使将。”王曰:“何以?”曰:“始妾事其父,父时为将,身所奉饭者以十数,所友者以百数;大王及宗室所赐币帛,尽以与军吏、士大夫;受命之日,不问家事。今括一旦为将,东向而朝军吏,吏无敢仰视之者;王所赐金帛,归尽藏之;乃日视便利田宅可买者。王以为若其父乎?父子不同,执心各异。愿勿遣!”王曰:“母置之,吾计已决矣。”括母曰:“王终遣之,即有不称,妾得无随乎?”王曰:“不也。”
括既行,代廉颇三十余日,赵兵果败,括死军覆。王以母先言,故卒不加诛。君子谓括母为仁智。
(选自西汉•刘向《烈女传•赵将括母》)
小题1:解释下列句中划线字的意思。(4分)
①始妾其父(   )         ②王以为其父乎(    )
③故不加诛 (   )        ④君子括母为仁智(   )
小题2:下列各句与例句中“以”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2分)
例句:王以母先言,故卒不加诛。
A.以天下事为己任 (《赵普》)B.可以为师矣(《论语》八则)
C.乘奔御风不以急也(《三峡》)D.以中有足乐者(《送东阳马生说》)
小题3: 用“|”画出下列句子的两处朗读停顿。(2分)
王 以 为 若 其 父 乎?
小题4: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
(1)父子不同,执心各异。愿勿遣!
(2)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小题5:赵母认为赵括与其父在带兵上有怎样的不同?(2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小题。(10分)
霍子衡
霍子衡,字觉商,南海人也。举万历中乡试,历袁州知府。及官太仆时,绍武清兵入城,而广州不守。子衡乃召妾莫氏及三子应兰、应荃、应芷,语之曰:“《礼》‘临难毋苟免’,若辈知之乎?”三子皆应曰:“惟大人命!”子衡援笔大书“忠孝节烈之家”六字,悬中堂,易朝服,北向拜,又易绯袍,谒家庙。先赴井死。妾从之,应兰偕妻梁氏及一女继之,应荃、应芷偕其妻徐氏、区氏又继之。惟三孙得存。
【注释】①〔万历〕明神宗朱翊公元的年号(公元1573—1619年) 。②〔乡试〕明清两代在省城举行每三年一次的考试,考中的称举人。③〔太仆〕官名。④〔语〕对……说。⑤〔若〕你。⑥〔绯袍〕红色官服。⑦〔谒〕拜见,祭拜。
小题1:用“/”给文中画线句子划分朗读节奏(只划一处)。(1分)
子衡乃召妾莫氏及三子应兰、应荃、应芷
小题2:解释文中划线词语。(3分)
(1)官太仆时(   ) (2)大人命(   )  (3)朝服(   )
小题3:用自己的话说说“《礼》‘临难毋苟免’,若辈知之乎?”的意思。(2分)
小题4:霍子衡在兵败临死之前有怎样的行为表现?(2分)
小题5:霍子衡身上体现出怎样的性格特点?(2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