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文,完成小题(12分)谢安赴宴桓温伏甲①设馔,广延朝士,因此②欲诛谢安、王坦之。王甚遽,问谢曰:“当作何计?”谢神意不变,谓王曰:“晋之存亡,在此一行。”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阅读下文,完成小题(12分) 谢安赴宴 桓温伏甲①设馔,广延朝士,因此②欲诛谢安、王坦之。王甚遽,问谢曰:“当作何计?”谢神意不变,谓王曰:“晋之存亡,在此一行。”相与俱前。王之恐状,转见于色;谢之宽容,愈表于貌。望阶趋席,仿作洛生咏③,讽“浩浩洪流”。桓惮其旷远,乃趣④解兵。王、谢旧齐名,于此始判优劣。 选自《世说新语•雅量》 【注释】①桓温、谢安、王坦之:均为人名。伏甲:埋伏士兵。 ②因此:趁此。③洛生咏:晋时洛阳一带的读书人吟诵诗文的音调。 ④趣:通“促”,立即,赶快。 小题1:解释下列句中划线的字。(4分) (1)当作何计 ( ) (2)相与俱前( ) 小题2:对划线句“王之恐状,转见于色”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3分)A.王坦之非常惊慌,渐渐地在脸色上看出来。 | B.王坦之惊慌的模样,渐渐地在脸色上看出来。 | C.王坦之非常惊慌,渐渐地从脸色上显露出来。 | D.王坦之惊慌的模样,渐渐地从脸色上显露出来。 | 小题3:桓温“伏甲设馔”的目的是 (用原文语句回答)(2分) 小题4:本文通过对谢安、王坦之两人赴宴中的不同表现的对比,生动地展现了谢安 的气度和品质。(3分) |
答案
小题1:(1)计策,计谋,谋略(2分) (2)一起(2分) 小题1:D(3分) 小题1:广延朝士,因此欲诛谢安、王坦之(2分) 小题1:处变不惊、旷达超远(3分) |
解析
略 |
举一反三
阅读下文,完成小题(12分) 王羲之尝诣门生家,见棐几①滑净,因书之,真草②相半。后为其父误刮去之,门生惊懊者累日。又尝在蕺山见一老姥,持六角竹扇卖之。羲之书其扇,各为五字。姥初有愠色。因谓姥曰:“但言是王右军③书,以求百钱邪。”姥如其言,人竞买之。他日,姥又持扇来,羲之笑而不答。其书为世所重④,皆此类也。 【注释】①棐(fěi)几:用榧木做的几案。②真草:楷书、草书。③王右军:指王羲之。④重:看重,推崇。 小题1:解释文中划线字。(4分) (1)诣:_________ (2)类:______________ 小题2:对文中画线句子翻译正确的一项是(2分)A.但是说是王右军书写的,就可以得到一百钱。 | B.你只要说是王右军的书,就可以得到一百钱。 | C.但是这是王右军书写的,就可以用它卖一百钱。 | D.你只要说这是王右军书写的,用它可以卖一百钱。 | 小题3:“姥又持扇来”的原因是 。(用原文的语句回答)(3分) 小题4:本文通过王羲之的这两件事,表现了 。(3分) |
阅读《赵普》一文语段,回答下列问题。(15分) 普少习吏事,寡学术,及为相,太祖常劝以读书。晚年手不释卷,每归私第,阖户启箧取书,读之竟日。及次日临政,处决如流。既薨,家人发箧视之,则《论语》二十篇也。 普少习吏事,寡学术,及为相,太祖常劝以读书。晚年手不释卷,每归私第,阖户启箧取书,读之竟日。及次日临政,处决如流。既薨,家人发箧视之,则《论语》二十篇也。 普性深沉有岸谷,虽多忌克,而能以天下事为己任。宋初,在相位者多龌龊循默,普刚毅果断,未有其比。尝奏荐某人为某官,太祖不用。普明日复奏其人,亦不用。明日,普又以其人奏,太祖怒,碎裂奏牍掷地,普颜色不变,跪而拾之以归。他日补缀旧纸,复奏如初。太祖乃悟,卒用其人。 小题1:解释下列划线词在句中的意思。(4分) ①普少习吏事 ( ) ②读之竟日 ( ) ③普颜色不变 ( ) ④他日补缀旧纸( ) 小题2:用现代汉语说出下面句子的意思。(4分) 普性深沉有岸谷,虽多忌克,而能以天下事为己任。 小题3:说出下面典故与赵普有关的一项是-----------( )(2 分)A.闭门读书 | B.半部《论语》治天下 | C.凿壁借光 | D.闻鸡起舞 | 小题4:古往今来,“刻苦读书”和“以天下事为已任”的成语及其故事很多,你能试着举出一个吗?并谈谈他对你成长的影响。(5分) |
阅读《邹忌讽齐王纳谏》回答小题。(10分) 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公也!”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吾孰与徐公美?”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吾与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暮寝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小题1:用“∕”划分下面句子的朗读节奏。(只划一处)(1分) 今齐地方千里 小题2:解释文中划线词语的意思。(4分) (1)服:( . ) (2)孰:( ) (3)私:( ) (4)间:( ) 小题3:用现代汉语说说下面句子的意思。(2分) 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小题4:本文邹忌劝说齐王广开言路,用了什么方法?最后齐国走向了强盛,从整个故事来看,我们能够从中得到什么启示呢?(3分)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语段,完成小题。(10分) 【甲】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 《出师表》 【乙】墨者①有钜子②腹黄享③,居秦,其子***人。秦惠王④曰:“先生之年长矣,非有它子也,寡人已令吏弗诛矣。先生之以此寡人也。”腹黄享 对曰:“墨者之法曰:‘***人者死,伤人者刑。’此所以禁***伤人也。夫禁***伤人者,天下之大义也。王虽为之赐而令吏弗诛,腹黄享 不可不行墨者之法。”不许惠王,而遂***之。予,人之所私也;忍所私以行大义,钜子可谓公矣。 ——选自《吕氏春秋·去私》 注释:①墨者:指墨家。②钜子:墨家学派对墨学有成就的人称“钜子”。③腹黄享 (tún):人名。④秦惠王:战国时秦国国君。 小题1:结合语境解释(甲)文中的“引喻失义”和(乙)文中的“天下之大义也”中的“义”的意思。(2分) ①引喻失义 义: ②天下之大义也 义: 小题2:对下面语句中划线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 )(2分)A.以光先帝遗德光:发扬光大 | B.***人者死,伤人者刑刑:罚 | C.王虽为之赐而令吏弗诛赐:恩赐 | D.以昭陛下平明之理理:道理 | 小题3:将选文中画“ ”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 (2)忍所私以行大义,钜子可谓公矣。 小题4:读完这两段选文,你从中领悟到什么呢?假如现在让你向你的班主任老师(或班长)对今后的班级管理工作提出一条建议,你会提出怎样的建议呢?请结合你在阅读中所获得的感悟,将你的建议写在下面的横线上。(不少于30字)(2分) 你的建议: |
阅读课外文言文,完成小题。(9分) 杜畿传 杜畿字伯侯,京兆杜陵人也。少孤,继母苦之,以孝闻。举孝廉,除汉中府丞。荀彧进之太祖,太祖以畿为司空司直。追拜畿为河东太守。 是时天下郡县皆残破,河东最先定。畿治之,崇宽惠,与民无为。民尝辞讼,有相告者,畿亲见为陈大义,遣令归谛思之,若意有所不尽,更来诣府。乡邑父老自相责怒曰:“有君如此,奈何不从其教?”自是少有辞讼。班下属县,举孝子、贞妇、顺孙,复其徭役,随时慰勉之。渐课民畜牸牛、草马,下逮鸡豚犬豕,皆有章程。百姓勤农,家家丰实。畿乃曰:“民富矣,不可不教也。”于是冬月修戎讲武,又开学官,亲自执经教授,郡中化之。 (《三国志·魏书·卷十六》,有删改) 小题1: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3分) ①少孤,继母苦之 苦: ②荀彧进之太祖 进: ③若意有所不尽,更来诣府 诣: 小题2:与文中“畿亲见为陈大义”中“为”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2分)A.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 B.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 | C.行拂乱其所为 | D.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 | 小题3:翻译下面这个句子。(2分) 有君如此,奈何不从其教? 小题4:下列对文意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2分)A.杜畿幼年时死了父亲,因为孝顺继母被推举为官员,后来又被太祖加封为太守。 | B.在河东执政的时候,杜畿对老百姓实行宽松优惠的政策,对他们之间的诉讼晓以大义,让他们尽量自己解决。 | C.为了鼓励百姓都勤于农业生产,杜畿命令增加属县里所有孝子、贞妇、顺孙的徭役。 | D.杜畿认为社会安定、物质富足之后,就要让老百姓习武修文,提高文化素 |
|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