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9分,每小题3分)秦王使人谓安陵君曰:“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其许寡人!”安陵君曰:“大王加惠,以大易小,甚善;虽然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9分,每小题3分)秦王使人谓安陵君曰:“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其许寡人!”安陵君曰:“大王加惠,以大易小,甚善;虽然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9分,每小题3分)
秦王使人谓安陵君曰:“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其许寡人!”安陵君曰:“大王加惠,以大易小,甚善;虽然,受地于先王,愿终守之,弗敢易!”秦王不说。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 秦王谓唐雎曰:“寡人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不听寡人,何也?且秦灭韩亡魏,而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今吾以十倍之地,请广于君,而君逆寡人者,轻寡人与?”唐雎对曰:“否,非若是也。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
秦王佛然怒,谓唐雎曰:“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唐雎对曰:“臣未尝闻也。”秦王曰:“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唐雎曰:“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秦王曰:“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尔。”唐雎曰:“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聂政之刺韩傀也,白虹贯日;要离之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与臣而将四矣。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挺剑而起。 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曰:“先生坐!何至于此!寡人谕矣: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小题1:对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易:交换B.且秦灭韩亡魏亡:灭亡
C.请广于君广:扩充D.而君逆寡人者逆:背叛
小题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 躬耕于南阳             B    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
每自比于管仲乐毅            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
C 徒以有先生也           D    皆布衣之士也
以弱为强者,非惟天时        天府之土
小题3: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写法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秦王所说的“且秦灭韩亡魏,而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的弦外之音是炫耀自己的军事实力,企图迫使唐雎屈从他的意志。
B.“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表明了秦王对安陵君尊重的态度。
C.唐雎用“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表明不愿意“易”的强硬态度。
D.选文采用了对比的表现手法,以秦王的前倨后恭与唐雎的前恭后倨相对比,突出了唐雎不畏强暴、敢于斗争的形象。
小题4:把上面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
译文:                                                   
2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
译文:                                                           
                                                            
答案

小题1:D
小题1:D
小题1:B
小题1:(1)我把安陵君当作忠厚的长者,所以不打他的主意。
(2)安陵君从先王那里接受了封地并守护它,即使是方圆千里的土地也不敢交换,何况仅仅五百里呢?
解析

举一反三
阅读
小题1:用“/”标出下面画线句子最明显的一处停顿。
①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②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
小题2:解释下面句中加点字。
①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         
②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小题3:翻译。
①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 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②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 皆叹惋。
小题4:《望岳》一诗题为“望岳”,全篇却没有一个“望”字,这样是否离题,试做简要分析。
小题5:《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开头一口气陈述了六个人发迹于民间而被举荐的事实。试分析他们的共同点并说明作者这样写的用意。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下文,完成题(12分)
顾亭林居家恒服布衣,俯身者无寸缕之丝,当著《音学五书》时,《诗本音》卷二稿再为鼠啮,再为誊录,略无愠色。有劝其翻瓦倒壁一尽其类者,顾曰:“鼠啮我稿,实勉我也。不然,好好搁置,焉能五易其稿耶?”
【注】顾亭林:顾炎武,明末清初著名学者。
小题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4分)
(1)居家恒服布衣(   )(2)实勉我也。(  )
小题2:对文中画线句翻译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他就)多次抄录,脸上没有一点生气的表情。
B.(他就)抄录了两次,脸上没有一点生气的表情。
C.(他就)多次抄录,脸上没有一点遗憾的表情。
D.(他就)抄录了两次,脸上没有一点遗憾的表情。
小题3:有人劝说顾亭林彻底消灭家中的老鼠,原因是      
                     。(用原文语句回答)(2分)
小题4:“鼠啮我稿,实勉我也”表现了顾亭林        的心态:“五易其稿”则表现了他          的态度。(3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下列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秦王使人谓安陵君曰:“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其许寡人!”安陵君曰:“大王加惠,以大易小,甚善;虽然,受地于先王,愿终守之,弗敢易!”秦王不悦(yuè)。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   
秦王谓唐雎曰:“寡人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不听寡人,何也?且秦灭韩亡魏,而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今吾以十倍之地,请广于君,而君逆寡人者,轻寡人与?”唐雎对曰:“否,非若是也。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
秦王怫然怒,谓唐雎曰:“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唐雎对曰:“臣未尝闻也。”秦王曰:“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唐雎曰:“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秦王曰:“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耳。”唐雎曰:“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聂政之刺韩傀也,白虹贯日;要离之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与臣而将四矣。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挺剑而起。   
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曰:“先生坐!何至于此!寡人谕矣: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小题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4分)
A.请广于君()B.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曰()
C.大王加惠()D.秦王怫然怒()
小题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      ) (3分)
A.安陵君其许寡人 / 其岸势犬牙差互
B.天下缟素/ 可以弹素琴
C.虽然,受地于先王,愿终守之,弗敢易!/ 谓为信然
D.亦免冠徒跣/ 徒属皆曰:“敬受命。”
小题3:翻译下列句子。(6分)
(1)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其许寡人!
【译】:                                                                  
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译】:                                                                  
小题4:唐雎与《三国演义》中“舌战群儒”的            (填人名)一样以出色的外交才干化解了一场政治危机。唐雎在这次外交事件中的说话技巧给了你哪些启示?(3分)
答: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名著阅读:(7分)
(1)回忆你阅读过的《朝花夕拾》,说说下列哪一个人物不是出自这部散文集的(   )
(2分)
A.长妈妈B.藤野先生C.闰土D.范爱农
(2)阅读下列文段,回答问题。(5分)
文段一:他没有什么模样,使他可爱的是脸上的精神。头不很大,圆眼,肉鼻子,两条眉很短很粗,头上永远剃得发亮。腮上没有多余的肉,脖子可是几乎与头一边儿粗;脸上永远红扑扑的,特别亮的是颧骨与右耳之间一块不小的疤——小时候在树下睡觉,被驴啃了一口。
文段二:街上的柳树,像病了似的,叶子挂着层灰土在枝上打着卷;枝条一动也懒得动的,无精打采的低垂着。马路上一个水点也没有,干巴巴的发着些白光。便道上尘土飞起多高,与天上的灰气联接起来,结成一片恶毒的灰沙阵,烫着行人的脸。处处干燥,处处烫手,处处憋闷,整个的老城像烧透的砖窑,使人喘不出气。
①文段一中的“他”指的是谁?这两段文字出自哪部小说?作者是谁?(3分)
②请从下列文段中任选其一,分析其语言特色(提示:可从描写手法,语言风格等方面加以赏析)(2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汉高祖论功行赏》,回答题。(14分)
汉五年,既杀项羽,定天下,论功行封。群臣争功,岁余功不决。高祖以萧何功最盛,封为酂侯,所食邑多。功臣皆曰:“臣等身被坚执锐,多者百余战,少者数十合,攻城略地,大小各有差。今萧何未尝有汗马之劳,徒持文墨议论,不战,顾反居臣等上,何也?”高帝曰:“诸君知猎乎?”曰:“知之。”“知猎狗乎?”曰:“知之。”高帝曰:“夫猎,追杀兽兔者狗也,而发踪指示兽处者人也。今诸君徒能得走兽耳,功狗也。至如萧何,发踪指示,功人也。且诸君独以身随我,多者两三人。今萧何举宗数十人皆随我,功不可忘也。”群臣皆莫敢言。
小题1:解释加点的词(3分):
既杀项羽(   ) 顾反居臣等上(   ) 今萧何举宗数十人皆随我(   )
小题2:下列各项中加点字与“臣等身被坚执锐”中“坚”用法一样的一项是(   )(2分)
A.攻城略地B.一狼洞其中C.名之者谁D.温故而知新
小题3:翻译句子:(6分)
(1)高祖以萧何功最盛,封为酂侯,所食邑多。
(2)今诸君徒能得走兽耳,功狗也。
小题4:文中高祖和群臣为何议起了打猎之事?从说理角度看,这采用了什么论证方法?(3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