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10 题(一)         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10 题(一)         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

题型:山东省中考真题难度:来源: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10 题(一)
         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5. 解释下面加粗的词。
①皆以美徐公           ②时时而
6. 翻译下面的句子。
  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7. 文中齐威王和邹忌,你更欣赏那一位?说说你的看法。
                                                                           (二)
          陈晓咨善射,百发百中,世以为神,常自号曰“小由基”。及守荆南回,其母冯夫人问:“汝典郡有何异政?”尧咨云:“荆南当要冲,日有宴集,尧咨每以弓矢为乐,坐客罔不叹服。”母曰:“汝父教汝以忠孝辅国家,今汝不务行仁化而专一夫之伎岂汝先人志邪?”杖之,碎其金鱼
【注释】①由基:养由基,战国时楚国神箭手。②典郡:掌管郡务。③伎:通假字,同“技”。④金鱼;古人的一种佩饰。    
8. 加粗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 世为神(以为:把……当作)
B. 守荆南回(及:和,与)
C. 坐客不叹服(罔:没有)
D. 今汝不行仁化而专一夫之伎(务:致力,从事)9.翻译下面的句子。
岂汝先人志邪?
10.陈尧咨的母亲为什么杖打他?
答案

5.①比。②间或、偶然。
6.一年以后,即使想说,也没什么可进谏的了。
7.示例:我更欣赏邹忌,因为邹忌能用生动委婉的方式劝说,这是一种智慧。我更欣赏齐威王,因为他能够正视自己的不足,虚心接受他人劝谏。
8.B
9.难道是你死去的父亲的心意吗?
10.陈尧咨的母亲认为陈尧咨只图自己享受而荒废政事,辜负了父母对他忠君报国的期盼。


举一反三
阅读下面文言语段,完成8-10 题        曹玮久在秦中,累章求代。真宗问王旦:“谁可代玮者?”旦荐李及,上从之。众疑及虽谨厚有行检,非守边才。韩亿以告旦,旦不答。及至秦州  ,将吏亦心轻之。会有屯戍禁军白昼掣妇人银钗于市,吏执以闻。及方坐观书,召之使前,略加诘问,其人服罪。及不复下吏,亟命斩之,复观书如故,将吏皆惊服。不日声誉达于京师。亿闻之,复见旦,具道其事,且称旦知人之明,旦笑曰:“戍卒为盗,主将斩之,此常事,何足为异!旦之用及,非为此也。夫以曹玮知秦州七年,羌人慑服。玮处边事已尽宜矣。使他人往,必矜其聪明,多所变置,败玮之成绩。所以用及者,但以及重厚,必能谨守玮之规模而已。”亿益叹服公之识度。
【注释】累章求代:( 曹玮) 屡次上表章请求朝廷派人来接替他的职务。詟(zh é):恐惧。
8 .  对下列语句中加粗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上之  从:听从
B.将吏亦心之  轻:轻松
C.何为异  足:值得
D.亿叹服公之识度  益:更加9.  下列语句中的“之”与例句中的“之”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旦之用及,非为此也
A .吾欲之南海
B .属予作文以记之
C .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D .公与之乘10 .下列对文本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李及谨慎忠厚,行为正直,但众人仍对他守边的才能持怀疑态度。
B.李及在略加审问了解清楚案情后,就马上下令斩杀了犯事的戍卒。
C.李及的声誉传到京师后,王旦却认为李及的做法只是在履行主将的职责。
D.李及之所以被王旦推荐,是因为王旦认为李及很聪明,会不断开创新的政绩。11.把文中画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会有屯戍禁军白昼掣妇人银钗于市,吏执以闻。
题型:湖北省中考真题难度:| 查看答案
古诗文阅读(一)忆钱塘江
宋·李觏
昔年乘醉举归帆,隐隐山前日半衔。
好是满江涵返照,水仙齐著淡红衫。
【注释】①觏:读gòu。  ②涵:包含。   ③水仙:指水中女神。这里喻指归帆。13. 这首诗描绘了______时分的景色。诗中“隐隐“照应了前句中的“______”一词。
14. 此诗想象奇特,比喻生动。请描绘三、四两句所展现的画面。(二)愚公移山(节选)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杂然相许。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杂曰:“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寒暑易节,始一反焉。15 .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粗的词。
(1 )指通豫南,达于汉     (2 )曾不能魁父之丘    (3 )寒暑节,始一反焉16. 下列句子中加粗词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  年九十    存者偷生    
B.  且置土石     始一反
C.  杂相许    吴广以为    
D.  君之力       固国不山溪之险17. 用现代汉语下面句子的意思。
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18.实现中国梦,任重而道远。从选文中愚公的身上,我们可以汲取哪些精神营养?(三)钱缪
            钱镠,临安石鉴乡人。唐僖宗时,平浙寇王仙芝,拒黄巢,灭董昌,积功自显。梁开平元年,封镠为吴越王。有讽镠拒梁命者,镠笑曰:“吾岂失一孙仲谋耶!”遂受之。是年,省茔垄 ,延故老,旌钺鼓吹,振耀山谷。
             一邻媪九十余,携壶泉迎于道左,镠下车亟拜。媪抚其背,以小字呼之曰:“钱婆留,喜汝长成。”盖初生时光怪满室父惧将沉于了溪。此媪苦留之,遂字焉。为牛酒,以饮乡人。镠起劝酒,自唱还乡歌以娱宾。时将筑宫殿,望气者言:“因故府大之,不过百年;填西湖之半,可得千年。”武肃笑曰:“焉有千年而其中不出真主者乎?奈何困吾民为!”遂弗改造。
【注释】①省茔垄:祭扫祖墓。  ②亟拜:急忙下拜。 ③牛酒:即牛和酒,古代用来犒劳、祭祀。  ④望气者:观测云气占卜的人。 ⑤武肃:即钱镠。  ⑥真主:贤明的君主。
19.给文中画线句子断句,停顿处用“。(限断三处)
盖  初  生  时  光  怪  满  室  父  惧  将  沉  于  了  溪
20. 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粗的词。
(1 )有镠拒梁命者   (2 )故老     (3 )为牛酒大陈    (4 )故府大之
21. 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此媪苦留之,遂字焉
22. 钱镠是一个怎样的人?请概括回答。
题型:浙江省中考真题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两篇文言文,完成第7 ~11 题马     说
 韩   愈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敌虽有名马,只(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臣闻古之君人,有以千金求千里马者,三年不能得。涓人言于君曰:1“请求之。”君遣之。三月得千里马。马已死,买其首五百金,反以报君。君大怒 曰:“所求者生马,安事死马而捐五百金!”涓人对曰:“死马且买之五百金,况生马乎?天下必以王为能市马。马今至矣!”于是不能期年,千里之马至者三。   (选自《战国策?燕策一》)
注释:①涓人:宫中主管洒扫清洁的人。②安事死马:要死马做什么。③捐:白白费掉。
7.给下面句中加粗的字注音。
(1)死于槽枥之间                 
(2)一食或尽一石             
8.解释下面句中加粗词的意思。
 (1)之不以其道               
 (2)马已死,买其首五百金,以报君              
9.把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2)死马且买之五百金,况生马手?
                                                           
10.托物寓意是古人的常用写法。《马说》一文,作者以“千里马”寓                  ,以“食马者”寓                     。
11.《马说》与《千里之马》两文中,请简答它们的不同之处。   
                                                                             
题型:山西省中考真题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古诗文,回答6-9 题(一)
城东早春
杨巨源
诗家清景在新春,绿柳才黄半未匀。
若待上林花似锦,出门俱是看花人。
6. 这首诗所写的主要内容是什么?赏析诗中“清”字的妙用(二)
〔甲〕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
〔乙〕苏洵,字明允,眉州眉山人。年二十七始发愤为学,岁余举进士,又举茂才异等,皆不中。悉焚常所为文,闭户益读书,遂通《六经》、百家之说,下笔顷刻数千言。至和、嘉祐间,与其二子轼、辙皆至京师。翰林学士欧阳修上其所著书二十二篇,既出,士大夫争传之,一时学者竞效苏氏为文章。          
                                                                                                                          (《宋史·苏洵传》)
7.解释下列加粗的词语。
①无从书以观          
②闭户读书
8.翻译下列句子。
①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
②既出,士大夫争传之,一时学者竞效苏氏为文章。
9.宋濂和苏洵的读书经历有哪些异同?对你有什么启发?
题型:山东省中考真题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文言文,按要求回答问题爱   莲   说
  周敦颐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同予者何人?,宜乎众矣。10.下列语句中加粗的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可爱者甚(多)              
B.牡丹之爱,乎众矣(应当)
C.不蔓不(长枝)              
D.亭亭净(种植)11.下列各组中加粗的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可远观而不可亵玩          且置土石
B.菊之爱,陶后有闻          芳草
C.予独爱莲出淤泥而不染 吾妻美我者,私我也
D.濯清涟不妖                       水落石出者12.对《爱莲说》内容和写法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选文以爱莲之情表达了作者不慕名利,洁身自好的生活态度,同时还表达了对追名逐利、趋炎附势的恶浊世风的鄙弃。
B.文章浓墨重彩描绘了莲的气度,莲的风节,描写了莲花的超凡脱俗,寄托了作者对理想人格的肯定和追求。
C.文中以,不蔓不枝,香远益清,行为端正的高尚品质。
D.文章还运用了对比、反衬的手法,将牡丹的富贵和莲花的高洁相对比,表达了作者
对雍容华贵的牡丹的赞美之情。
题型:湖北省中考真题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