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并回答问题。孙权劝学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

阅读并回答问题。孙权劝学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

题型:同步题难度:来源:
阅读并回答问题。孙权劝学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1.给文中加粗字注音。
(    ) 当(    ) (    ) (    ) 猎(    ) (    )
2.对下列词语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治经:研究儒家经典。经指《诗》《书》《礼》《易》《春秋》。
B.当涂:当道;涂,道路。
C.涉猎:浏览群书,不作深入研究。
D.见事:认清事情,识别事势。
3.为下列词语找出与之意思相近的成语。
(1)大有所益:______________
(2)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______________
4.从以下的对话中,可以看出说话人怎样的口吻、神态和心理?
(1)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鲁肃)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翻译下列各句。
(1)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结友而别。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qīng tú cí gū shè shú
2.B
3.
(1)大有裨益
(2)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
4.
(1)孙权对吕蒙说话,表现出君主对臣子的关切之情,从自身的体会谈起,既亲切又中肯。
(2)表现出鲁肃的惊异之色,完全出乎他的意料,显出既敬佩又羡慕的神态。
(3)表现出吕蒙学有大进步,非常坦率的心理。(意对即可)
5.
(1)你现在掌权管事,不能不学习。
(2)只是粗略地阅读,了解历史罢了。
(3)蒙结成朋友,然后分别。(意对即可)
举一反三
阅读《伤仲永》中文段,回答1—5题
  金溪平民方仲永,世隶耕。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余闻之也久。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又七年,还自扬州,复到舅家问焉。曰:“泯然众人矣!”
1、《伤仲永》选自《__________》作者_________,______,(写朝代)八大家之一。
2、解释下列加粗的词
①世耕___________
②未识书具_______
以钱币乞之_____
④父其然边_______
⑤日仲永_________
⑥泯然众人矣_______
3.本文按照________顺序,依次写了方仲永才能发展变化的三个阶段,详写了_____________,造成仲永“泯然众人”的主要原因是(用文中原句回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从道理上讲是因为他_________________。
4、翻译下列句子
①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从方仲永的遭遇来看,你得到什么启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月考题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文言文, 完成问题。小石潭记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怒己,曰奉壹。
1.本文是_______代文学家_______所著《永州八记》的一篇。
2.解释下列加粗的字词。
①水清洌______________
斗折蛇行______________
③潭中鱼百许头______________
④乃记之而______________
3.翻译下面的句子。
①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品读第四段,联系上下文,说说作者的感情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江苏月考题难度:| 查看答案
  读了《愚公移山》这则寓言故事后,你从中得到了什么启示?请联系生活实际简要谈谈你的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同步题难度:| 查看答案
  [甲]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杂然相许。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杂曰:“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长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应。
  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帝感其诚,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一厝朔东,一厝雍南。自此,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
        [乙]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贫,其一富。贫者语于富者曰:“吾欲之南海,何如?”富者曰:“子何恃而往?”曰:“吾一瓶一钵足矣。”富者曰:“吾数年来欲买舟而下,犹未能也。子何恃而往?”越明年,贫者自南海还,以告富者。富者有惭色。西蜀之去南海,不知几千里也,僧富者不能至而贫者至  焉。人之立志,顾不如蜀鄙之僧哉?
  [注释]①鄙:边境。②南海:指佛教圣地普陀山,在今浙江。 ③瓶:水、瓶。④钵:和尚用来盛饭食的器皿。⑤顾:难道,反而。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粗的词的意思。   
(1)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箕畚:____________   
(2)汝之不    惠:______________   
(3)帝其诚    感:______________   
(4)明年    越:______________
2.下列句子中加粗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惧不已也/真无马邪   
B.山不加增/水落石出者   
C.告富者/先帝不臣卑鄙   
D.吾欲南海/辍耕垄上
3.翻译下面句子。     
自此,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对【甲】文内容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愚公之妻“献疑”,智叟“笑而止之”,这可看出两人都坚决反对愚公移山。
B.京城氏之子“跳往助之”,可见愚公移山受到众人拥护。          
C.文章运用了对比和衬托的写作手法来突出人物形象。     
D.文章通过愚公移山的故事,反映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改造自然的伟大气魄和坚强毅力。
5.甲乙两文告诉我们一个共同道理是什么?两文的结尾形式有什么不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同步题难度:| 查看答案
邹忌讽齐王纳谏
题型:浙江省月考题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