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并回答问题。 蒋琬字公琰,零陵湘乡人也。弱冠与外弟泉陵刘敏惧知名。琬以州书佐随先主入蜀,除①广都长。先主尝因游观奄②至广都,见琬众事不理,时又沉醉,先主大
题型:同步题难度:来源:
阅读并回答问题。 蒋琬字公琰,零陵湘乡人也。弱冠与外弟泉陵刘敏惧知名。琬以州书佐随先主入蜀,除①广都长。先主尝因游观奄②至广都,见琬众事不理,时又沉醉,先主大怒,将加罪戮③。军师将军诸葛亮请曰:“蒋琬,社稷之器,非百里之才也。其为政以安民为本,不以修饰为先,愿主公重加察之。”先主雅敬亮,乃不加罪,仓卒但免官而已。琬见推之后,夜梦有一牛头在门前,流血滂沱,意甚恶之,呼问占梦赵直。直曰:“夫见血者,事分明也。牛角及鼻,‘公’字之象,君位必当至公,大吉之征也。”顷之,为什邡令。先主为汉中王,琬为尚书郎。 建兴元年,丞相亮开府,辟琬为东曹掾。举茂才,琬固让刘邕、阴化、庞延、廖淳,亮教答曰:“思惟背亲舍德,以殄④百姓,众人既不隐于心,实又使远近不解其义,是以君宜显其功举,以明此选之清重也。”迁为参军。五年,亮住汉中,琬与长史张裔统留府事。八年,代裔为长史,加抚军将军。亮数外出,琬常足食足兵以相供给。亮每言:“公琰托志忠雅,当与吾共赞王业者也。”密表后主曰:“臣若不幸,后事宜以付琬。”(选自《三国志》) 【注释】①除:提拔官职。②奄:突然。③戮:***。④殄:通“腆”,使……富足。 1.下列句子中加粗词语的注音或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先主雅敬亮 雅:平常 B.仓卒但免官而已 但:却 C.亮数外出 数:shuò D.琬常足食足兵以相供给 给:jǐ 2.下列加粗词语的说明错误的一项是( ) A.琬见推之后 见推:被审讯罪状 B.呼问占梦赵直 占梦:根据梦中情境预测吉凶 C.举茂才 茂才:荐举人才科目之一,即秀才 D.后事宜以付琬 后事:指诸葛亮的丧事 3.下列句子中加粗的词不表示提拔升任官职的一项是( ) A.辟琬为东曹掾 B.迁为参军 C.举茂才 D.代裔为长史,加抚军将军 4.对下列两句话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①意甚恶之 ②背亲舍德 A.①心中非常厌恶 ②离开家乡亲朋,放弃侍奉父母的义务 B.①心中非常厌恶 ②背起亲朋好友,舍弃高尚德行 C.①神情很难看 ②背起亲朋好友,舍弃高尚德行 D.①神情很难看 ②离开家乡亲朋,放弃侍奉父母的义务 5.“是以君宜显其功举,以明此选之清重也”的正确意思是( ) A.因此您应该向天下人显示您是因功而被举荐的,以此来表明这次铨选(选拔官吏)的人是清高而有声望的。 B.因此您应该向天下人显示您是因功而被举荐的,以此来表明这次选举是清明而慎重的。 C.因此您应该向天下人显示您的功业和举措,以此来表明这次选举是清明而慎重的。 D.因此您应该向天下人显示您的功业和举措,以此来表明这次铨选的人是清高而有声望的。 6.“公琰托志忠雅,当与吾共赞王业者也”的正确意思是( ) A.公琰是一个立志忠正,他和我一同辅佐完成统一大业的人啊。 B.公琰立志忠雅,他是和我一同辅佐完成统一大业的人啊。 C.公琰立志忠雅,他是赞同与我共同完成统一大业的人啊。 D.公琰是一个立志忠正,赞同与我共同完成统一大业的人啊。 7.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为蒋琬深受诸葛亮器重原因的一组是( ) ①蒋琬,社稷之器,非百里之才也。 ②其为政以安民为本,不以修饰为先。 ③君位必当至公,大吉之征也。 ④背亲舍德,以殄百姓。 ⑤丞相亮开府,辟琬为东曹掾。 ⑥亮数外出,琬常足食足兵以相供给。 A.①④⑤ B.①④⑥ C.②③⑤ D.②③⑥ 8.下列叙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刘备出访广都,见蒋琬不理政事,喝得大醉,要给他定罪,但诸葛亮为他求情说他是国家的人才,不是方圆百里的人才。 B.蒋琬被免职后,曾向赵直占梦,得知主公一定会秉公办事,这是大福将至预兆。 C.蒋琬坚辞茂才之举,诸葛亮认为这样做,既不能使百姓得到好处,又让大家一里不痛快。 D.蒋琬深得诸葛亮的赏识和器重,以州中小吏而最终成为诸葛亮的法定继承人重要的原因是他处理政事,以大体为重,而不追求表面形式。 |
答案
1.B 2.D 3.C 4.A 5.A 6.B 7.B 8.D |
举一反三
文言文阅读。 |
(甲) |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 ,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
(乙) |
初,亮自表后主曰:“成都有桑八百株,薄田十五顷,子弟衣食,自有余饶。至于臣在外任,无别调度①,随身衣食,悉仰于官,不别治生②,以长尺寸③。若臣死之日,不使内有余帛外有赢财以负陛下。”及卒,如其所言。 (选自《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 【注释】①调度:花费。②治生:’谋生计。③尺寸:原指东西的长短,用以比喻钱物的多少。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粗的词语。 (1)臣本布衣( ) (2)先帝不以臣卑鄙( ) (3)亮自表后主日( ) (4)悉仰于官( ) 2.用现代汉语翻译句子。 (1)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成都有桑八百株,薄田十五顷,子弟衣食,自有余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请用“/”给下面的句子断句。(断两处) 不 使 内 有 余 帛 外 有 赢 财 以 负 陛 下 4.完成下面的问题。 (1)甲文中包含一个成语,这一成语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由乙文中可以看出诸葛亮是一个怎样的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乙文和我们学过的《出师表》都洋溢着一种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阅读并回答问题。 何以效之?传曰:“伯乐学相马,顾玩所见,无非马者。宋之疱丁学解牛,三年不见生牛,所见皆死牛也。”二者用精至矣。思念存想,自见异物也。人病见鬼,犹伯乐之见马,庖丁之见牛也。伯乐、庖丁所见非马与牛,则亦知夫病者所见非鬼也。 1.选文列举了________和________的知名例子作为论据,运用了________的论证方法,证明“________,________”的道理。 2.有关庖丁的一个成语是________,其意思是:________。 3.“无非马者”是一个什么样的句式?说说“顾玩所见,无非马者”的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翻译句子。 (1)思念存想,自见异物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二者用精至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课内阅读 扁鹊见蔡桓公,立有间,扁鹊日:“君有疾在腠理,不治将恐深。”桓侯日:“寡人无疾。”扁鹊出,桓侯日:“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居十日,扁鹊复见,日:“君之病在肌肤,不治将益深。”桓侯不应。扁鹊出,桓侯又不悦。居十日,扁鹊复见,日:“君之病在肠胃,不治将益深。”桓侯又不应。扁鹊出,桓侯又不悦。居十日,扁鹊望桓侯而还走。桓侯故使人问之,扁鹊日:“疾在腠理,汤熨之所及也;在肌肤,针石之所及也;在肠胃,火齐之所及也;在骨髓,司命之所属,无奈何也。今在骨髓,臣是以无请矣。”居五日,桓侯体痛,使人索扁鹊,已逃秦矣。桓侯遂死。 1.写出下列句子中的通假字并解释。 ①望桓侯而还走( )_____ ②汤熨之所及也( )_____ ③火齐之所及也( )_____ 2.解释下列句中的加粗字的意思。 之:①故使人问之( ) ②司命之所属( ) ③君之病在肠胃( ) ④孟浩然之广陵( ) 以:①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 ) ②臣是以无请也( ) 3.解释下列加粗字的古今异义。 ①居十日,扁鹊复见;古义: 。今义: 。 ②不治将益深;古义: 。今义 。 ③今在骨髓,臣是以无请也;古义:_________,今义:_________。 ④故使人问之;古义: 。今义: 。 ⑤望桓侯而还走;古义: 。今义: 。 ⑥将益深;古义: 。 今义: 。 ⑦使人索扁鹊;古义: 。今义: 。 4.填空。 ①扁鹊, 时医学家。姓____,名 ,渤海郡莫人。医术高明。所以人们就用传说中的上古名医扁鹊的名字来称呼他。 ②韩非(约前280--前233), 末年 人,著名 家,先秦 家学说的集大成者。《史记》说他,不能道说,而善著书”。他主张法治,反对儒家的礼治。与____、 、 并称”。其代表作品有《____》、《____》等。本文选自其《____》一书。该书中许多寓言故事,我们耳熟能详如 、 、 等历来为人们喜爱、传诵 5.下列文中加粗字的注音正确的一项是( ) A.还(xuán)走 B.腠(zòu)理 C.汤(tāng)熨 D.火齐(qí) 6.本文是篇比较短小的寓言故事,但对扁鹊与蔡桓公的形象刻画得栩栩如生。作者运用了什么方法?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本文说明的道理是什么?由本文内容演变成的成语是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本文写了扁鹊几次见蔡桓公?为什么最后一次见到时他转身而跑呢?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你觉得扁鹊和蔡桓公各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蔡桓公最后因讳疾忌医而死,从他身上我们能吸取哪些教训?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阅读并回答问题。 ①夫精念存想,或泄于________,或泄于________,或泄于________。②泄于目,目________其形;泄于耳,耳________其声;泄于口,口________其事。③昼日则鬼见,暮卧则梦闻。④独卧空室之中,若有所畏惧,则梦见夫人据案其身,哭矣。⑤觉见卧闻,俱用精神;畏惧存想,同一实也。 1.在原文的横线上各填一个词。想一想:①②句都是从三个方面来论述,这两句当中三个方面顺序一致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本段文字从“精念存想”表现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现象来证明“_________”是人的主观思念,是人产生的幻觉,并非实有。 3.解释加粗词的意思。 ①夫精念存想_______________ ②俱用精神_______________ 4.翻译画线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选文运用了什么样的修辞方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阅读并回答问题。 |
约不可失 |
魏文侯①与虞人②期猎。是日,饮酒乐,天雨。文侯将出,左右曰:“今日饮酒乐,天又雨,公将焉之?”文侯曰:“吾与虞人期猎,虽乐,岂可不一会期哉?”乃往,身自罢③之。(选自《魏文侯书》) 【注释】①魏文侯:战国时魏国国君,在诸侯中有美誉,曾任西门豹为螂守。②虞人:掌管山泽的官。③罢;停止,取消。 1.解释下面加粗词的含义。 ①魏文侯与虞人期猎______________ ②是日,饮酒乐,天雨______________ ③公将焉之______________ ④岂可不一会期哉______________ 2.与“公将焉之”中“焉”字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且焉置土石 B.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 C.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D.不复出焉 3.翻译下面的句子。 乃往,身自罢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这则小故事中,魏文候表现出来的______________的品德至今还值得我们学习。 |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