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文言文,完成问题。  [甲]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

阅读文言文,完成问题。  [甲]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

题型:同步题难度:来源:
阅读文言文,完成问题。
  [甲]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节选自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乙]刘羽冲偶得古兵书,伏读经年,自谓可将兵十万。会有土寇,自练乡兵与之角。全队溃覆,几为所擒。又得古水利书,伏读经年,自谓可使千里成沃壤。州官使试于一村,沟洫成,水大至,人几为鱼。由是抑郁不自得,恒独步庭阶,曰:“古人岂欺我哉?”如是日千百遍,惟此六字。不久发病死。(节选自纪昀《阅微草堂笔记》)     
注:①经年:一年左右。②土寇:土匪。③角:战斗。④洫(xù):沟渠。⑤甫:刚。
1.[甲]文记叙了作者小时候借书和____________的学习经历;[乙]文中刘羽冲最终抑郁而死的原因是打仗失败和____________。
2.解释下面加粗词在句中的意思。
(1)余幼时即学:____________   
(2)送之:____________   
(3)自谓可兵十万:____________   
(4)有土寇:____________
3.用现代汉语说说下面句子的意思。   
(1)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恒独步庭阶,日:“古人岂欺我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结合文章内容,具体说说[乙]文中的刘羽冲是一个怎样的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抄书  治水失败
2.(1)特别爱好(喜欢、爱好)
  (2)跑  
      (3)率领(带领)  
      (4)适逢,正赶上
3.(1)因此人家大多数愿意把书借给我,我于是能够读到各种各样的书籍。
      (2)(他)常常独自在庭院(台阶)散步,说:“古人难道在欺骗我吗(古人怎么能欺骗我呢)?”
4.示例:刘羽冲是一个喜欢读书但做事不切实际的人。他虽然潜心研读古代的兵书和水利书,但不能灵活地运用于实际之中,结果屡遭失败,抑郁而死。
举一反三

阅读《醉翁亭记》选段,完成下面的问题。    
  ①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瞑,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②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③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粗字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溪而渔    身其境  
B.山间之朝    色苍茫  
C.杂然而前    推出新  
D.觥交错    一莫展
2.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粗词的意思。  
(1)云归而岩穴                  (2)佳木而繁阴: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用简洁的语言归纳第②段的段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同步题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问题。         黄州快哉亭记
苏辙
  盖亭之所见,南北百里,东西一舍。涛澜汹涌,风云开合。昼则舟楫出没于其前,夜则鱼龙悲啸于其下。变化倏忽,动心骇目,不可久视。今乃得玩之几席之上,举目而足。西望武昌诸山,冈陵起伏,草木行列,烟消日出,渔父樵父之舍,皆可指数,此其所以为快哉者也。至于长洲之滨,故城之墟,曹孟德、孙仲谋之所睥睨,周瑜、陆逊之所驰骛,其流风遗迹,亦足以称快世俗。     
注:①盖:大概。有揭示缘由的作用。②亭之所见:在亭上能看到的。③一舍:三十里。④鱼龙:泛指水中动物。⑤动心骇目:使心振动,使视觉惊奇。⑥乃:竟然。⑦称快世俗:使世间普通人称为快事。
1.解释下列各组加粗词的意义。
(1)东西一舍______________渔夫樵夫之舍______________  
(2)目而足______________国欢庆______________
2.把文中描写“快哉亭”下江中景物变化的句子抄写在下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用简短的语句概括文中写“快哉亭”命名的两方面缘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同步题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文段,回答问题。     
  廿二日天稍和,偕数友出东直,至满井。高柳夹堤,土膏微润,一望空阔,若脱笼之鹄。于时冰皮始解,波色乍明,鳞浪层层,清澈见底,晶晶然如镜之新开而冷光之乍出于匣也。山峦为睛雪所洗,娟然如拭,鲜妍明媚,如倩女之靧面而髻鬟之始掠也。柳条将舒未舒,柔梢披风,麦田浅鬣寸许。游人虽未盛,泉而茗者,罍而歌者,红装而蹇者,亦时时有。风力虽尚劲,然徒步则汗出浃背。凡曝沙之鸟,呷浪之鳞,悠然自得,毛羽鳞鬣之间皆有喜气。始知郊田之外未始无春,而城居者未之知也。
1.摘录出作者总写郊外初春景象的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对下列句子的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   
A.“晶晶然如镜之新开而冷光之乍出于匣也”运用形象的比喻,写出了水的明澈。   
B.“山峦为晴雪所洗,娟然如拭,鲜妍明媚,如倩女之靧面而髻鬟之始掠也”运用形象的比喻,写出了山峦被冰雪覆盖的美景。   
C.“风力虽尚劲,然徒步则汗出浃背”这一句实为闲笔,与写春景无关。   
D.“凡曝沙之鸟,呷浪之鳞,悠然自得,毛羽鳞鬣之间皆有喜气”这一句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写自然界生物因天气渐暖而有所感觉。
3.漫步郊外,作者的心情如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作者笔下的春水、春山各有什么特点?请写出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选段最后一句话的作用是什么?对我们有什么启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同步题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两篇文言文,回答问题。              [甲]湖心亭看雪
      张岱
  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
  是日更定矣,余挈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予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日:“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及下船,舟子喃喃日:“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乙]满井游记
       袁宏道
  燕地寒,花朝节后,余寒犹厉。冻风时作,作则飞沙走砾。局促一室之内,欲出不得。每冒风驰行,未百步辄返。
  廿二日天稍和,偕数友出东直,至满井。高柳夹堤,土膏微润,一望空阔,若脱笼之鹄于时冰皮始解,波色乍明,鳞浪层层,清澈见底,晶晶然如镜之新开而冷光之乍出于匣也。山峦为睛雪所洗,娟然如拭,鲜妍明媚,如倩女之靧面而髻鬟之始掠也。柳条将舒未舒,柔梢披风,麦田浅鬣寸许。游人虽未盛,泉而茗者,罍而歌者,红装而蹇者,亦时时有。风力虽尚劲,然徒步则汗出浃背。凡曝沙之鸟,呷浪之鳞,悠然自得,毛羽鳞鬣之间皆有喜气。始知郊田之外未始无春,而城居者未之知也
  夫不能以游堕事,潇然于山石草木之间者,惟此官也。而此地适与余近,余之游将自此始,恶能无纪?己亥之二月也。
1.解释下列句中加粗的词。   
(1)问其姓氏,是金陵人,此:____________
(2)日更定矣:____________
(3)冻风时,作则飞沙走砾:____________
(4)而此地与余近:____________
2.选出下列各句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  (    )   
A.湖中人/鸟声俱绝   
B.余/强饮三大白而别   
C.如倩女之靧面/而髻鬟之始掠也   
D.毛羽鳞鬣之间/皆有喜气
3.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始知郊田之外未始无春,而城居者未之知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这两篇写景散文皆情景交融,自然成章,毫无雕琢之感。
[甲]文写出了雪后西湖之景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特点;
[乙]文则表现了满井早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特点。
5.[甲][乙]两文在写景的同时,都抒发了作者独特的感受。说说你从这两篇文章中分别读出了作者怎样的心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同步题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两段文字,完成问题。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范仲淹《岳阳楼记》)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欧阳修《醉翁亭记》)
1.下面句子中加粗词的意义相同的两组是 (    )
A.浩浩汤,横无际涯  媵人持沃灌(《送东阳马生序》)   
B.而往,暮而归  服衣冠(《邹忌讽齐王纳谏》)   
C.此则岳阳楼之大也  以俟夫人风者得焉(《捕蛇者说》)   
D.山之朝暮也  肉食者谋之,又何焉(《曹刿论战》)   
E.而乐亦无也  子子孙孙无匮也(《愚公移山》)
2.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水落而石出者”一句描写的是哪一个季节?由此演化而来的成语“水落石出”是什么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上面两段文字都写到了景物的变化,作者写这些变化有什么不同的用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从全文看,欧阳修的“览物之情”,体现了他什么样的思想?他的这种“览物之情”与范仲淹笔下“迁客***人”们的种种“览物之情”有什么根本的区别?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同步题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