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文段,回答问题。 廿二日天稍和,偕数友出东直,至满井。高柳夹堤,土膏微润,一望空阔,若脱笼之鹄。于时冰皮始解,波色乍明,鳞浪层层,清澈见底,
题型:同步题难度:来源:
阅读下面文段,回答问题。 廿二日天稍和,偕数友出东直,至满井。高柳夹堤,土膏微润,一望空阔,若脱笼之鹄。于时冰皮始解,波色乍明,鳞浪层层,清澈见底,晶晶然如镜之新开而冷光之乍出于匣也。山峦为睛雪所洗,娟然如拭,鲜妍明媚,如倩女之靧面而髻鬟之始掠也。柳条将舒未舒,柔梢披风,麦田浅鬣寸许。游人虽未盛,泉而茗者,罍而歌者,红装而蹇者,亦时时有。风力虽尚劲,然徒步则汗出浃背。凡曝沙之鸟,呷浪之鳞,悠然自得,毛羽鳞鬣之间皆有喜气。始知郊田之外未始无春,而城居者未之知也。 1.摘录出作者总写郊外初春景象的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对下列句子的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 A.“晶晶然如镜之新开而冷光之乍出于匣也”运用形象的比喻,写出了水的明澈。 B.“山峦为晴雪所洗,娟然如拭,鲜妍明媚,如倩女之靧面而髻鬟之始掠也”运用形象的比喻,写出了山峦被冰雪覆盖的美景。 C.“风力虽尚劲,然徒步则汗出浃背”这一句实为闲笔,与写春景无关。 D.“凡曝沙之鸟,呷浪之鳞,悠然自得,毛羽鳞鬣之间皆有喜气”这一句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写自然界生物因天气渐暖而有所感觉。 3.漫步郊外,作者的心情如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作者笔下的春水、春山各有什么特点?请写出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选段最后一句话的作用是什么?对我们有什么启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答案
1.高柳夹堤,土膏微润,一望空阔。 2.A 3.若脱笼之鹄,轻松、自由、愉快。 4.春水:水波明亮,清澈。春山:娟然如拭,鲜妍明媚。 5.以议论作结,也是全文的主旨所在。美是客观存在的,而人们在现实生活中常常由于受这样那样的限制看不到它,这是很可惜的。一个人不要把自己局限在某个范围内,而应当不断地去扩大自己的视野,去寻找、去发现生活中美好的东西,在与自然风物的对话中感受自由的可贵。 |
举一反三
阅读下面两篇文言文,回答问题。 |
[甲]湖心亭看雪 张岱 |
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 是日更定矣,余挈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予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日:“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及下船,舟子喃喃日:“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
[乙]满井游记 袁宏道 |
燕地寒,花朝节后,余寒犹厉。冻风时作,作则飞沙走砾。局促一室之内,欲出不得。每冒风驰行,未百步辄返。 廿二日天稍和,偕数友出东直,至满井。高柳夹堤,土膏微润,一望空阔,若脱笼之鹄于时冰皮始解,波色乍明,鳞浪层层,清澈见底,晶晶然如镜之新开而冷光之乍出于匣也。山峦为睛雪所洗,娟然如拭,鲜妍明媚,如倩女之靧面而髻鬟之始掠也。柳条将舒未舒,柔梢披风,麦田浅鬣寸许。游人虽未盛,泉而茗者,罍而歌者,红装而蹇者,亦时时有。风力虽尚劲,然徒步则汗出浃背。凡曝沙之鸟,呷浪之鳞,悠然自得,毛羽鳞鬣之间皆有喜气。始知郊田之外未始无春,而城居者未之知也。 夫不能以游堕事,潇然于山石草木之间者,惟此官也。而此地适与余近,余之游将自此始,恶能无纪?己亥之二月也。 1.解释下列句中加粗的词。 (1)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____________ (2)是日更定矣:____________ (3)冻风时作,作则飞沙走砾:____________ (4)而此地适与余近:____________ 2.选出下列各句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 ( ) A.湖中人/鸟声俱绝 B.余/强饮三大白而别 C.如倩女之靧面/而髻鬟之始掠也 D.毛羽鳞鬣之间/皆有喜气 3.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始知郊田之外未始无春,而城居者未之知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这两篇写景散文皆情景交融,自然成章,毫无雕琢之感。 [甲]文写出了雪后西湖之景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特点; [乙]文则表现了满井早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特点。 5.[甲][乙]两文在写景的同时,都抒发了作者独特的感受。说说你从这两篇文章中分别读出了作者怎样的心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阅读下面两段文字,完成问题。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范仲淹《岳阳楼记》)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欧阳修《醉翁亭记》) 1.下面句子中加粗词的意义相同的两组是 ( ) A.浩浩汤汤,横无际涯 媵人持汤沃灌(《送东阳马生序》) B.朝而往,暮而归 朝服衣冠(《邹忌讽齐王纳谏》) C.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捕蛇者说》) D.山间之朝暮也 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曹刿论战》) E.而乐亦无穷也 子子孙孙无穷匮也(《愚公移山》) 2.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水落而石出者”一句描写的是哪一个季节?由此演化而来的成语“水落石出”是什么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上面两段文字都写到了景物的变化,作者写这些变化有什么不同的用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从全文看,欧阳修的“览物之情”,体现了他什么样的思想?他的这种“览物之情”与范仲淹笔下“迁客***人”们的种种“览物之情”有什么根本的区别?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
郑板桥开仓济民 |
郑燮,号板桥,清乾隆元年进士,以画竹,兰为长,曾任范县令,爱民如子。室无贿咯,案无留牍。公之余辄与文士畅饮咏诗,至有忘其为长吏者。迁潍县,值岁荒,人相食。燮开仓赈济,或阻之,燮日:“此们时,若辗转申报,民岂得活乎?上有谴,我任之。”即发谷与民,活万余人。去任之日,父老沿途送之。 1.选出下列句中加粗词的意思理解有误的一项( ) A.值岁荒,人相食(遇,遇到) B.燮开仓赈济,或阻之(或者) C.去任之日,父老沿途送之(离开) D.至有忘其为长吏者(他,指郑板桥)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即发谷与民,活万余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阅读本文和下列链接材料,探究郑板桥是一个怎样的人。 【相关材料】 材料一:郑板桥辞官后,“一肩明月,两袖清风”,只带着一条黄狗和一盆兰花回乡隐居。 ——摘自《百度百科网》 材料二: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 ——郑板桥《潍县署中画竹呈年伯包大中丞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阅读下面课外文言文,完成问题。 东坡诗文,落笔辄为人所传诵。每一篇到,欧阳公为终日喜,前后类如此。一日与棐①论文及坡,公叹日:“汝记吾言,三十年后,世上人更不道著我②也!”崇宁、大观③间,海外诗④盛行,后生不复有言欧公者。是时朝廷虽尝禁止,赏钱增至八十万,禁愈严而传愈多,往往以多相夸。士大夫不能诵坡诗,便自觉气索⑤,而人或谓之不韵⑥。 注:①棐:欧阳修的儿子欧阳棐。②更不道著我:再也不谈论我,不传诵我的名声了。③崇宁、大观:宋徽宗年号。④海外诗:指东坡被贬海南时所作的诗。⑤气索:气短。⑥不韵:不雅。 1.用“/”标出下面句子朗读时的正确停顿。 落笔辄为人所传诵 2.解释下列句中加粗词。 (1)前后类如此:________________(2)是时朝廷虽尝禁止:________________ 3.翻译下列句子。 士大夫不能诵坡诗,便自觉气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从“每一篇到,欧阳公为终日喜,前后类此”这句话中你感受到欧阳修怎样的品格?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阅读下面一篇文言文,完成问题。 |
岳阳楼记 范仲淹 |
|
①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令人诗赋于其上。属予作文以记之。 ②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③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④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⑤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⑥时六年九月十五日。(选自《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八年级下册) 1.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粗词语的意思。 (1)政通人和,百废具兴:________________ (2)淫雨霏霏,连月不开:________________ (3)去国怀乡,忧谗畏讥:________________ (4)心旷神怡,宠辱偕忘:________________ 2.第②段说“迁客***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中“览物之情”的“异”表现在哪两个方面?在文中用波浪线画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用现代汉语把下面句子的意思生动形象地表述出来。 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下面一则链接材料与“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有什么联系?表现出作者怎样的思想境界? 【链接】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