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文,完成下面的题。 邹忌讽齐王纳谏《战国策》 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映丽。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日:“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其妻日:“君美甚,徐公何能及
题型:同步题难度:来源:
阅读下文,完成下面的题。 |
邹忌讽齐王纳谏 《战国策》 |
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映丽。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日:“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其妻日:“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日:“吾孰与徐公美?”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客日:“吾与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暮寝而思之,日:“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域,官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日:“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1.下列句子中加粗词语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 ) A.①忌不自信 ②小信未孚,神弗福也 B.①朝服衣冠 ②有时朝发白帝 C.①闻寡人之耳者 ②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D.①时时而间进 ②肉食者谋之,叉何间焉 2.翻译句子。 (1)南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译文: (2)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 译文: 3.写批注是品读文章的好方法,请你结合文章内容,参考示例,从下面两句中任选一句写批注。 示例: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 批注:不战而屈人之兵,这是邹忌进谏的结果。邹忌现身说法巧进谏,齐王开张圣听振国威。有善于劝谏的忠臣,有广开言路的君主,何愁不能“战胜于朝廷”。 (1)暮寝而思之。 (2)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 我选第 句,批注: 4.邹总进谏齐王,《出师表》中诸葛亮进谏后主刘禅,他们采用的方式有什么不同?这对我们与人交往有何启示? 答: |
答案
1.B 2.(1)由此看来,大王受蒙蔽很深啊。 (2)所有的大匝、官吏、百姓能够当面指责的过错的,可得上等奖赏。 3.示例:(1)邹忌不盲目轻信,对别人的褒贬能理智判断、冷静思考,真是一个善于自省的君子。 (2)进谏的人真多,齐国的积弊也真多!君主只要广开言路,官吏百姓就敢于说真话,国家政治就会清明。 4.邹忌采用了以事设喻委婉规劝的方法,诸葛亮采用了箴言劝谏的方法。 启示:①说话时要看对象;②要讲究说话的方式。 |
举一反三
阅读下文,完成下面的题。 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本在冀川之南,河阳之北。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谋日:“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杂然相许。其妻献疑日:“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杂日:“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长息日:“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应。 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帝感其诚,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一厝朔东,一厝雍南。自此,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粗词的意义。 (1)曾不能毁山之一毛 毛: (2)河曲智叟亡以应 亡: (3)惧其不已也 已: (4)无陇断焉 断: 2.用现代汉语写出文中两处画线句子的意思,并要注意准确表现说话者的不同语气。 (1)甚矣,汝之不惠! 译文: (2)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出不加增,何苦而不平? 译文: 3.文中将愚公率领子孙们决心挖山不止的壮举与智叟 的态度形成鲜明对比;并主用 的描写手法来表现情节内容,塑造人物形象。 4.在你所熟知的古代寓言、神话故事中,还有哪些与《愚公移山》的意义相同?请写出故事的题目,不少于两个。 答: 5.在人和山这对矛盾中,愚公和智叟表现出截然不同的态度。愚公认为:子孙无穷,人力无限,而山不加增,人定胜山;智叟认为:人是“残年余力”,山却高大难平,愚公不自量力。你的看法呢?谈谈你对二人的评价。 答: |
阅读下文,完成下面的题。 【甲】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日:“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日:“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日:“可矣。”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对日:“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节选自《曹刿论战》) 【乙】宋公①。与楚人期②。战于泓③之阳,楚人济④泓而来,有司⑤日:“请迫⑥其未毕济而击之。”宋公日:“不可。”既⑦济,未毕陈⑧。有司复日:“请迨其未毕陈而击之。”宋公曰:“不可。”已陈,然后襄公鼓之,宋师大败。 (节选自《公羊传》) 【注】①宋会:即宋襄公,宋国国君。②期:约定时日。③泓:水名,令河南柘城西。④济:过河。⑤有司:专门管理某种事情的官,这里指宋国的子鱼。⑥追:趁着。⑦既:尽.完了。⑧陈:通“阵”,这里是摆好战斗队列的意思。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粗的词。 (1)彼竭我盈,故克之 克: (2)然后襄公鼓之 鼓: 2.下列句子中的“于”与例句中的“于”意义和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 例句;公与之乘,战于长勺。 A.骈死于槽枥之间(《马说》) B.行者休于树(《醉翁亭记》) C.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出师表》) D.能谤讥于市朝(《邹忌讽齐王纳谏》) 3.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译文: (2)请迨其未毕济而击之。 译文: 4.有人说鲁庄公“鄙”,也有人说“不鄙”。你同意哪种说法?请简述理由。 答: 5.阅读【甲】【乙】两段文字后,你认为“宋师大败”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答: |
阅读《公输》(节选),回答下列问题。 子墨子日:“荆之地方五千里,宋之地方五百里,此犹文轩之与敝舆也。荆有云梦,犀兕麋鹿满之,江汉之鱼鳖鼋鼍为天下富,宋所谓无雉兔鲋鱼者也,此犹粱肉之与糠糟也。荆有长松文梓梗楠豫章,宋无长木,此犹锦绣之与短褐也。臣以王吏之攻宋也,为与此同类。” 王日:“善哉。虽然,公输盘为我为云梯,必取宋。” 于是见公输盘。子墨子解带为城,以牒为械。公输盘九设攻城之机变,子墨子九距之。公输盘之攻械尽,子墨子之守国有余。 公输盘诎,而曰:“吾知所以距子矣,吾不言。” 子墨子亦日:“吾知子之所以距我,吾不言。” 楚王问其故。 子墨子曰:“公输子之意不过欲***臣。***臣,宋莫能守,乃可攻也。然臣之弟子禽滑厘等三百人,已持臣守圉之器,在宋城上而待楚寇矣。虽***臣,不能绝也。” 楚王日:“善哉。吾请无攻宋矣。” l.解释下面加粗词的词义。 (1)公输盘九设攻城之机变 机变: (2)子墨子之守圉有余 圉: (3)虽***臣,不能绝也 虽: 2.翻译下面句子。 吾知子之所以距我,吾不言。 译文: 3.公输盘说“吾知所以距子矣,吾不言”时的真实想法是什么? 答: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以下问题。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1.解释下面语句中加粗的字。 ①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 去: ②亲戚畔之 畔: 2.用“/”划分句子的朗读节奏。 威 天 下 不 以 兵 革 之 利 3.翻译下列句子。 环而攻之而不胜。 译文: 4.孟子在文中指明克敌制胜的首要条件是 ,它就是下文说的“多助”和“ ”(此空用文中原句作答)。 5.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粗字的意义。 (1)夫环而攻之 环: (2)兵革非不坚利也 兵: (3)委而去之 委: (4)寡助之至 至: 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粗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 A.环而攻之而不胜 委而去之 B.然而不胜者 得道者多助 C.固围不以山溪之险 以天下之所顺 D.寡助之至 天下顺之 7.请将文中画线句子“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翻泽成现代汉语。 译文: 8.作者认为决定战争胜利的主要条件是什么?你认为文中哪个句子最能体现作者的仁政思想? 答: |
阅读《鱼我所欲也》(节选),完成1~3题。 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万钟则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官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矢其本心。 1.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粗词的意思。 (1)蹴尔而与之 蹴: (2)是亦不可以已乎 已: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语句。 呼尔而与之。 译文: 3.“此之谓失其本心”中的“此”指的是什么?(用原文回答) 答: |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