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文,完成下面的题。 【甲】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日:“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日:“未可。”下视其辙
题型:同步题难度:来源:
阅读下文,完成下面的题。 【甲】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日:“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日:“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日:“可矣。”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对日:“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节选自《曹刿论战》) 【乙】宋公①。与楚人期②。战于泓③之阳,楚人济④泓而来,有司⑤日:“请迫⑥其未毕济而击之。”宋公日:“不可。”既⑦济,未毕陈⑧。有司复日:“请迨其未毕陈而击之。”宋公曰:“不可。”已陈,然后襄公鼓之,宋师大败。 (节选自《公羊传》) 【注】①宋会:即宋襄公,宋国国君。②期:约定时日。③泓:水名,令河南柘城西。④济:过河。⑤有司:专门管理某种事情的官,这里指宋国的子鱼。⑥追:趁着。⑦既:尽.完了。⑧陈:通“阵”,这里是摆好战斗队列的意思。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粗的词。 (1)彼竭我盈,故克之 克: (2)然后襄公鼓之 鼓: 2.下列句子中的“于”与例句中的“于”意义和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 例句;公与之乘,战于长勺。 A.骈死于槽枥之间(《马说》) B.行者休于树(《醉翁亭记》) C.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出师表》) D.能谤讥于市朝(《邹忌讽齐王纳谏》) 3.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译文: (2)请迨其未毕济而击之。 译文: 4.有人说鲁庄公“鄙”,也有人说“不鄙”。你同意哪种说法?请简述理由。 答: 5.阅读【甲】【乙】两段文字后,你认为“宋师大败”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答: |
答案
1.(1)战胜(攻破)(2)击鼓进军或击鼓 2.C 3.(1)第一次击鼓时士气振作起来,第二次击鼓时士气就衰减(减弱)了,第三次击鼓时士气就耗尽(枯竭)了。 (2)请趁着楚军还没有全部渡过泓水的时候就攻打他们。 4.示例一:鲁庄公“不鄙”。尽管鲁座公缺乏军事才能,但他能够礼贤下士,虚心求教,听取正确的意见,最终取得长久之战的胜利,因此,鲁庄公“不鄙”。 示例二:鲁庄公“鄙”。战前不知道如何准备,临战不会正确指挥,战后不知何以取胜。因此,鲁庄公“鄙”。 5.宋褒公没有听取有司的正确意见,投有把握有利的战机。(答成“宋襄公没有听取有司的正确意见”或“宋襄公没有把握有利的战机”也算对) |
举一反三
阅读《公输》(节选),回答下列问题。 子墨子日:“荆之地方五千里,宋之地方五百里,此犹文轩之与敝舆也。荆有云梦,犀兕麋鹿满之,江汉之鱼鳖鼋鼍为天下富,宋所谓无雉兔鲋鱼者也,此犹粱肉之与糠糟也。荆有长松文梓梗楠豫章,宋无长木,此犹锦绣之与短褐也。臣以王吏之攻宋也,为与此同类。” 王日:“善哉。虽然,公输盘为我为云梯,必取宋。” 于是见公输盘。子墨子解带为城,以牒为械。公输盘九设攻城之机变,子墨子九距之。公输盘之攻械尽,子墨子之守国有余。 公输盘诎,而曰:“吾知所以距子矣,吾不言。” 子墨子亦日:“吾知子之所以距我,吾不言。” 楚王问其故。 子墨子曰:“公输子之意不过欲***臣。***臣,宋莫能守,乃可攻也。然臣之弟子禽滑厘等三百人,已持臣守圉之器,在宋城上而待楚寇矣。虽***臣,不能绝也。” 楚王日:“善哉。吾请无攻宋矣。” l.解释下面加粗词的词义。 (1)公输盘九设攻城之机变 机变: (2)子墨子之守圉有余 圉: (3)虽***臣,不能绝也 虽: 2.翻译下面句子。 吾知子之所以距我,吾不言。 译文: 3.公输盘说“吾知所以距子矣,吾不言”时的真实想法是什么? 答: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以下问题。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1.解释下面语句中加粗的字。 ①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 去: ②亲戚畔之 畔: 2.用“/”划分句子的朗读节奏。 威 天 下 不 以 兵 革 之 利 3.翻译下列句子。 环而攻之而不胜。 译文: 4.孟子在文中指明克敌制胜的首要条件是 ,它就是下文说的“多助”和“ ”(此空用文中原句作答)。 5.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粗字的意义。 (1)夫环而攻之 环: (2)兵革非不坚利也 兵: (3)委而去之 委: (4)寡助之至 至: 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粗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 A.环而攻之而不胜 委而去之 B.然而不胜者 得道者多助 C.固围不以山溪之险 以天下之所顺 D.寡助之至 天下顺之 7.请将文中画线句子“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翻泽成现代汉语。 译文: 8.作者认为决定战争胜利的主要条件是什么?你认为文中哪个句子最能体现作者的仁政思想? 答: |
阅读《鱼我所欲也》(节选),完成1~3题。 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万钟则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官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矢其本心。 1.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粗词的意思。 (1)蹴尔而与之 蹴: (2)是亦不可以已乎 已: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语句。 呼尔而与之。 译文: 3.“此之谓失其本心”中的“此”指的是什么?(用原文回答) 答: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日:“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日:“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日:“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日:“小惠未偏,民弗从也。”公日:“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日:“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日:“忠之属也。可眦一战。战则请从。” ——《曹刿论战》 1.解释下面加粗的词。 ①又何间焉 ②牺牲玉帛 2.翻译下面的句子。 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译文: 3.你认为“公”回答“何以战”的一个理由中哪一个最重要?为什么? 答: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8题。 |
邹忌讽齐王纳谏 《战国策》 |
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吾孰与徐公差?”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客日:“吾与徐公孰美?”客日:“徐公不若君之美也。”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暮寝而思之,日:“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干我也。” 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干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官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燕、赵、韩、魏闻之,皆朝干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1.解释下列加粗词的意义。 A.邹忌讽齐王纳谏 讽: B.孰视之 孰: C.朝服衣冠 服: D.徐公何能及君也 何: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粗的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 A.谓其妻日 亦不详其姓字 B.齐国之美丽者也 吾妻之美我者 C.窥镜而自视 学而不思则罔 D.欲有求于我也 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 3.请将下面甸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译文: 4通过第1段对邹忌行为的叙写,可以看出邹忌怎样的性格特点?请概括。 答: 5.解释下列句中加粗的字。 (1)臣之妻私臣 ( ) (2)皆以美于徐公 ( ) (3)王之蔽甚矣 ( ) (4)面刺寡人之过者 ( ) 6.请用“/”划分下列句子的朗读节奏。(每句各划一处) (1)今 齐 地 方 千 里 (2)上 书 谏 寡 人 者 7.翻译下列文言语句。 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译文: 8.结合选文思考,齐威工能战胜干朝廷的原因是什么。 答: |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