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语段,完成以下各题。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题型:甘肃省期末题难度:来源:
阅读《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语段,完成以下各题。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1.这段文字选自《孟子·公孙丑》。孟子,名____________,是儒家学派的又一位大师。《孟子》是记录他的言论、活动的书,而另一部记录孔子和他的弟子言行的书是《 》。我们曾学过其中几则语录,如“学而不思则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亦说乎?” 2.解释下列句中斜体词。 (1)行拂乱其所为 拂乱_________ (2)人恒过 过___________ (3)衡于虑 衡___________ (4)入则无法家拂士 入___________ 3.与“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中的“故”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两狼之并驱如故 B.彼竭我盈,故克之 C.温故而知新 D.一年归,妻跪问其故 4.对“所以动心忍性”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因为这样),所以他的心惊动起来,性情也坚韧起来 B.使他的心惊动,使他的性情坚韧起来的原因。 C.(通过这些),使他的心惊动,使他的性情坚韧起来。 D.(所以这样),是因为他的内心警觉,他的性格坚定。 |
答案
1.轲、论语、思而不学则殆、学而时习之 2.(1)违背 (2)犯错误 (3)通:“横”,梗塞,不顺。 (4)在里面,指国内。 3.B 4.C |
举一反三
阅读《塞翁失马》,回答问题。 近塞上之人有善术者,马无故亡而入胡。人皆吊之,其父曰:“此何遽不为福乎?”居数月,其马将胡骏马而归。人皆贺之,其父曰:“此何遽不能为祸乎?”家富良马,其子好骑,堕而折其髀。人皆吊之,其父曰:“此何遽不为福乎?”居一年,胡人大入塞,丁壮者引弦而战。近塞之人,死者十九。此独以跛之故,父子相保。 1.积累下列文言词汇,用现代汉语写出加粗词的含义。 ①有善术者________ ②马无故亡入胡________ ③人皆吊之________ ④死者十九________ 2.下列加粗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居数月 见宫殿数十所 B.此独以跛之故 故时有物外之趣 C.此独以跛之故 以亿万记 D.近塞上之人 下车引之 3.翻译句子:此何遽不为福乎?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①本文蕴含的道理是:______________ ②成语“________,________”就出自本文。 |
文言文阅读 (甲)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杂然相许。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杂曰:“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馀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长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应。《愚公移山》 (乙)有妇人昼日置二小儿沙上而浣衣①于水者。虎自山上驰来,妇人仓皇沉水避之。二小儿戏沙上自若。虎熟视久之,至以首抵触,庶几②其一惧;而儿痴,竟不知。虎亦寻卒去。意③虎之食人,先被之以威;而不惧之人,威亦无所施欤!《小儿不畏虎》 注释:①浣衣:洗衣服;②庶几:这里是“希望”的意思。③意:估计 1、解释下列加粗词语。 ①惩山北之塞 惩________ ②固不可彻 彻________ ③虎亦寻卒去 去________ ④而不惧之人 惧________ 2、下列各句中“之”的意义和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是( ) A.以君之力 B.投诸渤海之尾 C.妇人仓皇沉水避之 D.而不惧之人,威亦无所施欤 3、翻译下列句子。 ①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虎熟视久之,至以首抵触,庶几其一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对文章的理解不准确的一项是( ) A.愚公之妻和智叟都对愚公移山之事提出了疑问,但愚公之妻是善意的,而智叟的话却句句充满嘲讽。 B.乙文中“虎自山上驰来,妇人仓皇沉水避之”,从这句话可以看出:面对凶猛的老虎,妇人急中生智,跳到水里躲起来,其反应之敏捷,动作之迅速令人称赞。 C.甲乙两文均运用了对比衬托的手法来突出人物形象。 D.甲文中的“遗男”和乙文中的“二小儿”均阅世不多,天真可爱。 5、甲文愚公“老骥伏枥,志在千里”,乙文二小儿“初生牛犊不怕虎”。对此你有何感想?请简要谈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阅读下文,完成问题。 |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
①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 ②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③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④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1.本文选自《 》。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第①段列举六个事例论证“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道理。 B.第②段论述了只有经受磨练才能但当重任的道理。 C.第③段从正反两方面论证经受磨练的必要性。 D.第④段得出“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结论,也是全文的中心论点。 |
阅读下文,完成问题。 |
泽人网雁 |
具区①之泽,白雁聚焉。夜必择栖,恐人弋也,设雁奴②环巡之。人至则鸣,群雁藉是以瞑。泽人熟其故,爇火照之。雁奴戛然鸣,泽人遽沉其火。群皆惊起,视之,无物也。如是者再三。群雁以奴绐③己也,共啄之。未几,泽人执火前,雁奴不敢鸣,群雁方寐,一网无遗者。 注释:①具区:古湖泊名,即今太湖。②雁奴:守夜的雁。③绐:欺骗。 1.解释下列句中加粗词 (1)泽人遽沉其火 遽___________ (2)一网无遗者 遗___________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人至则鸣,群雁藉是以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雁奴不敢鸣”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原文语句回答) 4.从这则故事中得到的教训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
阅读《赵普》一文,完成问题。 普少习吏事,寡学术,及为相,太祖常劝以读书。晚年手不释卷,每归私第,阖户启箧取书,读之竟日。及次日临政,处决如流。既薨,家人发箧视之,则《论语》二十篇也。 普性深沉有岸谷,虽多忌克,而能以天下事为己任。宋初,在相位者多龌龊循默,普刚毅果断,未有其比。尝奏荐某人为某官,太祖不用。普明日复奏其人,亦不用。明日,普又以其人奏,太祖怒,碎裂奏牍掷地,普颜色不变,跪而拾之以归。他日补缀旧纸,复奏如初。太祖乃悟,卒用其人。 1.解释下列句中加粗的词在文中的意思。 (1)普少习吏事( ) (2)尝奏荐某人为某官( ) (3)读之竟日( ) (4)普明日复奏其人( ) 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 ①普少习吏事,寡学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及次日临政,处决如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本文主要写了关于赵普的两件事,请各用一句话概括出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赵普既薨,后人为他立一墓碑,请你写一段碑文,以颂扬其人物形象和精神品质(不超过30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