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较阅读下面两段文言短文,完成1~4题。                                                            

比较阅读下面两段文言短文,完成1~4题。                                                            

题型:江苏期中题难度:来源:
比较阅读下面两段文言短文,完成1~4题。
                                                                        甲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只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高祖置酒洛阳南宫。上曰:“列侯、诸将无敢隐朕,皆言其情:吾所以有天下者何?项氏之所以失天下者何?”高起、王陵对曰:“项羽慢而侮人,陛下仁而爱人。然陛下使人攻城略地,所降者因以予之,与天下同利也。项羽妒贤嫉能,有功者害之,贤者疑之。战胜而不予人功,得地而不予人利,此所以失天下也。”高祖曰:“公知其一,未知其二。夫运筹策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镇国家,抚百姓,给馈饷,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军,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三者皆人杰也,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项羽有一范增而不用,此所以为我擒也。”
  注:①无敢:不要。②筹策:古代计算用具,引申为计策。③子房:张良的字。
1、下面几句话,没有停顿,请你用“/”划分句子间的停顿。(只划两处)
夫运筹策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粗的词。
A、有千里之能                   虽______________
B、之不以其道                   策______________
C、此吾所以取天下也           所以____________
D、项羽而侮人                   慢______________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项羽妒贤嫉能,有功者害之,贤者疑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甲文中提示千里马被埋没的根本原因的句子是什么?(用原文中的话回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乙文中刘邦认为他自己取得天下的经验是什么?(用自己的话回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夫运筹策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
2、A、即使 B、驱使 C、……的原因 D、傲慢
3、(1)想要跟普通马等同尚且不可能,又怎么能要求它日行千里呢?
   (2)项羽忌妒贤能,有功的人伤害他,贤能的人疑忌他。
4、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用人杰取天下。
举一反三
阅读《塞翁失马》,完成问题。
  近塞之人有善术者,马无故亡而入胡。人皆吊(1)之,其父曰:“此何遽不为福乎?”居数月,其马将胡骏马而归。人皆贺之,其父曰:“此何遽不能为祸乎?”家富良马,其子好骑,堕而折其髀。人皆吊之,其父曰:“此何遽不为福乎?”居一年,胡人大入塞,丁壮者引弦而战。近塞之人,死者十九(2)。此独以跛之故,父子相保(3)。故福之为祸,祸之为福,化不可极(4),深不可测也。此何遽不为福乎?
注(1)吊:安慰。(2)十九:十分之九,意思是绝大部分。(3)保:保全。(4)极:穷尽
1.解释下列加粗的词。
⑴近塞之人有术者(   )
⑵马无故而入胡(   )
⑶其子骑(   )
⑷此独以跛之(   )
2.下面句子中“而”字用法与“堕而折其髀”中的“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鸣之不能通其意
B.峨冠多髯者
C.学时习之
D.计其长曾不盈寸
3.用“/”标出下面句子的停顿(两处)。
此何遽不为福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翻译下面的句子。
⑴故福之为祸,祸之为福,化不可极,深不可测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每韵为一贴,木格贮之。(《活板》)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江苏期中题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甲、乙两篇文言文,完成1-4题。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选自《马说》)
                     
  有人卖骏马者,比三旦立市,人莫知之。往见伯乐曰:“臣有骏马欲卖之,比三旦立于市,人莫与言。愿子还而视之,去而顾之,臣请献一朝③之贾。”伯乐乃还而视之,去而顾之,一旦④而马价十倍。(选自《战国策》)
  注释:①比:副词,接连地。②还:通“环”,环绕。③朝:早晨。④一旦:一天。
1.解释下列加粗词语的含义。
(1)才美不外见                         见:_________
(2)执策而之                          :_________
(3)愿还而视之                      :_________
(4)去而之                             :_________
2.翻译下列句子。
(1)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臣有骏马欲卖之,比三旦立于市,人莫与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甲文作者借“千里马”不遇“伯乐”的遭遇,寄托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当今社会,商家请名人做广告已成时尚。请结合甲、乙两文相关内容,简要谈谈“名人效应”的利或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江苏期中题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文段,回答问题。爱莲说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1、解释下列加粗字的意思。
(1)不能其一处也                 名__________
(2)亭亭净                            植__________
(3)陶后有闻                         鲜__________
(4)惟吾德馨                            馨__________
2、下列句子中的“之”与“予独爱莲出淤泥而不染”中的“之”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水陆草木
B、蔽林而窥
C、无丝竹乱耳
D、何陋
3、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爱莲说》是唐代刘禹锡的托物言志的名文。
B、文章用“菊”和“牡丹”做正衬和反衬,含蓄而突出地表达了文章的主旨。
C、文章最后一句表达出作者对追名逐利、趋炎附势的世风的讽刺。
D、莲花所体现的君主风度,至今仍有现实意义,它启示人们,做人应该做像莲花那样高洁正直的人。
4、翻译下面文言句子。
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湖南省期中题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文段,回答问题孙叔敖埋蛇
  孙叔敖为婴儿之时,出游,见两头蛇,***而埋之。归而泣,其母问其故,叔敖对曰:“闻见两头之蛇者死。向者吾见之,恐去母而死也。”其母曰:“蛇今安在?”曰:“恐他人见,***而埋之矣。”其母曰:“吾闻有阴德者报以福,汝不死也。”及长,为楚令尹,未治而国人信其仁也。
  注释:①孙叔敖:名敖,字孙叔,春秋时期人,楚国名臣。②向者:从前,过去,这里指“刚才”;
1、解释下列加粗字的意思。
①其母问故                   其__________            未治而国人信仁也         其____________
②孙叔敖为婴儿时        之__________            ***而埋之                           之____________
③恐母而死也               去__________
2、翻译下列句子
吾闻有阴德者报以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结合文章,谈谈孙叔敖的“仁”主要体现在哪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湖南省期中题难度:| 查看答案
文言文阅读。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1.解释下列语句中划线的词。
(1)可爱者甚(   )
(2)濯清涟而不(   )
(3)不不枝(   )
(4)香远清(   )
2.翻译文言语句:
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理解填空。
①第一段中描写莲花高洁、质朴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描写莲花正直的语句是___________。
②从上下文连贯的角度看,第二段结尾句“牡丹之爱,宜乎众矣”应放在“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的前面,作者将它放在结尾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短文赞扬莲花“出淤泥而不染”的高贵品质,实则是作者思想情怀的抒发,可现实生活中,有人却认为“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对这两种观点,你是怎样看待的?请简述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牡丹之爱,宜乎众矣。”一句照应了上文的“_________”,这一结句表达了作者_________的思想感情。
6、《爱莲说》采用了以花喻人、托物言志的写法,请说说“菊”和“牡丹”在表达文章主旨上起了什么作用?作者对莲的赞美寄寓了怎样的生活态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福建省期中题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