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问题。送东阳马生序(节选)宋濂 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观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
题型:广东省中考真题难度:来源:
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问题。 |
送东阳马生序(节选) 宋濂 |
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观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了,不敢销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緼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苦此。 1、选出下列句子中加粗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 ) A、走送之(跑) B、援疑质理(援助) C、同舍生皆被绮绣(通“披”,穿) D、右备容臭(香气) 2、选出下列句子中的“以”与“以中有足乐者”中的“以”意思用法相同的一项( ) A、俯身倾耳以请 B、固国不以山溪之险 C、不以物喜 D、以塞忠谏之路也 3、选出下列句子翻译正确的一项( ) A、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拿着经书向当地有道德有学问的前辈请教) B、未尝稍降辞色(从不把言辞放委婉些) C、媵人持汤沃灌(服侍的人拿着汤药喂我) D、烨然若神人(浑身光彩照人,好像很神气的样子) 4、选出对“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翻译正确的一项( ) A、或者遇到他训斥,我的表情更加恭顺,送的礼物更多,一句话也不敢多说。 B、或者遇到他训斥,我的表情更加恭顺,礼节更加周到,一句话也不敢回答。 C、有时遇到他训斥,我的表情更加恭顺,送的礼物更多,一句话也不敢回答。 D、有时遇到他训斥,我的表情更加恭顺,礼节更加周到,一句话也不敢多说。 5、选出对文章内容分析不正确的一项( ) A、本文叙述了作者青少年时代求学的艰难和勒奋学习的经历.寄寓了作者对马生的殷切期望。 B、第一段重点记叙作者克服学习上“无书”和“无师”的困难、终于能够有所收获的事情。 C、第二段从衣食住行四个方面表现求学的艰苦,其中“负箧曳履行深山巨谷中”一句写出了作者家境的贫寒和借书路途的遥远与险恶。 D、“略无慕艳意”一句,表现了作者在艰苦的学习生活中怡然自乐、对同舍生的豪华生活毫不艳羡的心态。 6、选出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 ) A、本文是一篇书序,是作者给同乡后学的临别赠言。 B、本文采用夹叙夹议的写法,作者通过现身说法,表现了夸耀自己的写作意图。 C、多用对比手法。例如把“先达德隆望尊”与“门人弟子填其室”进行对比。 D、注重细节描写。例如对作者执经叩问、同舍生豪华穿戴等的描写,均细致入微。 |
答案
1、B 2、C 3、A 4、D 5、C 6、D |
举一反三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题。 |
蛛与蚕 江盈科 |
蛛语蚕曰:“尔饱食终日以至于老,口吐经纬,黄口灿然,固之自裹。蚕妇操汝入于沸汤,抽为长丝,乃丧厥躯。然则其巧也,适以自***,不亦愚乎!”蚕答蛛曰:“我固自***。我所吐者,遂为文章,天子衮龙,百官绂绣,孰非我为?汝乃枵腹而营口,吐经纬织成网罗,会伺其间,蚊虻蜂蝶之见过者无不***之,而以自饱。巧则巧矣,何其忍也!”蛛曰:“为人谋则为汝自谋,宁为我!”噫,世之为蚕不为蛛者寡矣夫!(选自《雪涛小说》)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粗词语的意思。 ①遂为文章( ) ②孰非我为( ) ③汝乃枵腹而营( ) (2)蛛和蚕各指什么人?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读下面文言文,完成问题。 |
桃花源记 |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1.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1)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本文的线索是什么?围绕这一线索,作者写了哪几件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用原文语句作答: (1)渔人“欲穷其林”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中描写桃花源中人精神状态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桃花源中人的祖先定居桃花源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中哪些话表明桃源人听了渔人的话之后,仍想继续在桃花源中生活?他们为什么不愿离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陶渊明生活在政治黑暗、战乱频繁、民不聊生的时代。他笔下的“桃花源”其实并不存在。那么,陶渊明描写这一世外桃源有什么用意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阅读文言文,完成问题。 |
邹忌讽齐王纳谏 《战国策》 |
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吾孰与徐公美?”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客曰:“吾与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暮寝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1.请解释下面句中加粗词语的意思。 (1)形貌昳丽昳 丽:_________ (2)暮寝而思之 寝:_________ (3)王之蔽甚矣 蔽:_________ (4)时时而间进 间:_________ 2.请选出下列句中加粗的“之”与“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中的“之”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项( ) A.明日徐公来,孰视之 B.朝廷之臣莫不畏王 C.吾妻之美我者 D.暮寝而思之 3.请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我孰与城北徐公美? 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齐威王善于纳谏的做法,对于今天的人们又什么借鉴意义?请结合你身边的实例简要谈谈你的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问题。 |
愚公移山 |
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杂然相许。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杂曰:“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长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应。 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帝感其诚,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一厝朔东,一厝雍南。自此,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选自《列子》) 1.下列加粗字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 A.惩山北之塞 惩前毖后 B.聚室而谋曰 不谋而合 C.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D.河曲智叟亡以应 亡羊补牢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两个句子。 (1)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下面两人说的话,在表达的意思和情感上有无异同?请作简要说明。 ①愚公妻:“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 ②智叟:“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 |
愚公移山 《列子》 |
太形、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杂然相许。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形、王屋何?且焉置土石?”杂曰:“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 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寒暑易节,始一返焉。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长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无以应。 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帝感其诚,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一厝朔东,一厝雍南。自此,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 1.选出下列句子中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 ) A.汝心之固 固:顽固 B.惧其不已也 已:已经 C.寒暑易节 易:交换 D.河曲智叟亡以应 亡:通“无”,没有 2.选出下列句中的“于”与“箕畚运于渤海之尾”中的“于”意义相同的一项( ) A.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 B.皆以美于徐公 C.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 D.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3.选出下列句子翻译不正确的一项( ) A.惩山北之塞(苦于山区北部的阻塞) B.且焉置土石(况且把土石运到哪里去呢) C.甚矣,汝之不惠(你太不聪明了) D.曾不若孀妻弱子(你曾经不知寡妇孤儿) 4.选出对文章内容分析不正确的一项( ) A.本文是古代语言,反映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改造大自然的伟大气魄和坚强毅力。 B.愚公之妻和智叟对愚公说的话角度不同,但都对移山持否定态度。 C.愚公是有远大的抱负,能正确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的古代劳动人民形象。 D.“杂然相许”,表明移山得到了家人的支持。 5.选出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 ) A.“愚公”和“智叟”的命名,突出了愚公的大智若愚,讽刺了智叟了鼠目寸光。 B.本文采用神话结尾,主要是宣传轮回报应的迷信思想。 C.写智叟的“笑”,写除了智叟自作聪明的神态;而写愚公“长息”,则写出了愚公因移山艰难而愁苦的样子。 D.本文运用了对比和衬托的写法,目的是突出智叟的愚蠢和京城氏之子的幼稚。 |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