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出师表(节选)》,然后回答问题。出师表(节选)  ①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

阅读《出师表(节选)》,然后回答问题。出师表(节选)  ①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

题型:模拟题难度:来源:
阅读《出师表(节选)》,然后回答问题。出师表(节选)
  ①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②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
  ③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
  ④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试用于昔日,先帝称之日能,是以众议举宠为督。恿以为营中之事,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
  ⑤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1.解释下列文言语句中加粗的词。
(1)先帝创业未而中道崩殂(   )
(2)此诚危急存亡之也(   )
(3)然侍卫之臣不于内(   )
(4)以光帝遗德(   )
2.翻译下列文言语句。
(1)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从选文看,诸葛亮向刘禅提出了哪三条建议?其目的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从文中看,诸葛亮是在什么情况下出师伐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你觉得诸葛亮的三条建议对我们今天构建和谐社会有何现实意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1)完成一半(2)时候(3)懈怠(4)发扬
2.(1)绝不应随便看轻自己,说出无道理的话,从而堵塞了忠诚进谏的道路。
   (2)亲近贤臣,远离小人,这是汉朝前期所以能够兴盛的原因。(意对即可)
3.第一问:广开言路、赏罚严明、亲贤远佞。第二问:为出兵伐魏作准备,因为只有国内安定了,出兵伐魏才无后顾之忧。
4.(1)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2)天下三分;(3)益州疲弊。
5.提示:能结合现实从某一点来谈且言之成理即可。
示例:应广开言路、多倾听老百姓的呼声,这样我们出台的政策才更合理,更科学,才能更好地调动人们的积极性,为我们的经济建设服务。只有这样我们的社会才会更和谐,生活.才会更美好。(意对即可)
举一反三
阅读下面两则文言文,回答问题。
  [甲]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编,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节选自《曹刿论战》)
  [乙]文公伐原,令以三日之粮。三日而原不降,公令疏军而去之。谍出曰:“原不过一二日矣!”军吏以告,公曰:“得原而失信,何以使人?夫信,民之所庇也,不可失也。”乃去之,及孟门,而原请降。(《国语·文公伐原》)
[注]①原,原国,姬姓小国。②令,限令。③疏军,撤兵。疏,散、撤。④谍,刺探军情的人。⑤信,信用。⑥庇,庇护,即赖以生存。⑦孟门,原国地名。
1.解释加粗词的意思。
(1)又何焉(   )
(2)小惠未(   )
(3)弗敢也(   )
(4)公令疏军而之(   )
2.下面句中加粗虚词的用法不同的一组是(   )
A.可一战    何使人
B.得原失信   登轼望之
C.乡人日    门人弟子填
D.令以三日粮闻 寡人耳者
3.翻译句子。
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段理解。
(1)甲文主要通过语言描写来刻画人物形象,在对话中,曹刿的“________”和鲁庄公的“________”都得到了鲜明的再现。(用文中的词语作答)
(2)甲乙两文都强调政治上________是取得战争胜利的重要条件,文中都有反映这一重要思想的典型句子,如甲文中的画线句,乙文中的“________”这一句。
题型:模拟题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芳容至孝
  周孝子名芳容,华亭人。其父文荣,游楚客死归州官舍矣。芳容十四岁,祖父母相继死,临终抚芳容叹曰:“安得汝为寻亲孝子,使我瞑目九泉乎!”芳容泣而志之,由是始有负骨归葬之念。芳容自顾年已及壮,可跋涉险阻,乃自奋曰:“天下岂有无父之人哉!”乃焚香告家庙曰:“此去不父骨,誓不归矣。”
  自出都后,芳容日行风霜雨露中,寒燠失度,饥饱无时。投止旅店,头晕目眩,遍身焦灼如火。次日,病不能起。主人见芳容病状,惧不敢留,欲徙置邻庙。芳容乃曰:“吾病虽剧,心实了然,药之可以即愈。且吾有大事未了,为吾招里正,当告以故。”未几里正至,闻言色动,邀医至。直至六月初始能步履。麻鞋短服,日行三四十里。或风雨骤至,往往淋漓达旦。或赤脚行山蹊中,踵决肤裂,流血不已。终至归州,赖老役指迷,获父骸。
  芳容负骨登舟,半月余竟达里门。葬父于祖墓旁,得报祖父母遗命于地下。
[注]①燠:读yù,热。②里正:古代地方官吏名。
1.解释下列句中加粗的词。
(1)芳容泣而之:________
(2)之可以即愈:________
(3)且吾有大事未:________
(4)闻言动:________
2.下列句中的“于”与“葬父于祖墓旁”中的“于”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告之于帝
B.贤于材人远矣
C.仓鹰击于殿上
D.万钟于我何加焉
3.翻译下列句子。
(1)天下岂有无父之人哉!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为吾招里正,当告以故。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全文表现了芳容哪些美好的品格?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模拟题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选文,完成问题。
  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朝服衣冠,镜,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吾孰与徐公关?”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吾与徐公孰芙?”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暮寝而思之,曰:“吾妻之芙我者,私我也;妾之芙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关,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关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甚矣。”
1.解释选文中加粗的词语。
窥:_________
蔽:_________
2.请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生活中,你有时也会遇到不切实际的赞美。请结合上文内容说说你应当如何正确对待这种赞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模拟题难度:| 查看答案
下面是《吕氏春秋·先己》中的文字,阅读后回答问题。
  夏后伯启与有扈战于甘泽而不胜。六卿请复之,夏后伯启曰:“不可。吾地不浅,吾民不寡,而不胜,是吾德薄而教不善也。”于是乎处不重席食不贰味琴瑟不张,钟鼓不修,子女不饬,亲亲长长,尊贤使能。期年而有扈氏服。
  故欲胜人者,必先自胜;欲论人者,必先自论;欲知人者,必先自知。
[注]①夏后伯启、有扈:古代人名。②浅:狭,窄小。③教:这里指教化。④张:乐器上弦。⑤修:设置。⑥饬:通“饰”,修饰。⑦论:评定。
(1)解释选文中加粗的词语。
战:________
期年:________
(2)请用“/”给下面句子断句。(断两处)
于是乎处不重席食不贰味琴瑟不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请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①是吾德薄而教不善也。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故欲胜人者,必先自胜。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选文第一段的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模拟题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问题。
  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日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坐起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1.解释下列加粗的字。
(1)之者谁    名:________
(2)云而岩穴暝  归:________
(3)至于者歌于途 负:________
(4)杂然而前者  陈:________
2.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下列对文章意思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第一段由远而近、从面到点,写出了醉翁亭的位置和环境。
B.第二段描写了山间朝暮、四时之景和太守的山水之乐。
C.第三段写“滁人游”“太守姿”“众宾欢”“太守醉”,是为了表现作者与民同乐的旨趣。
D.“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是作者被贬后政治上不得意,思想极度消沉的表现。
4.在欧阳修的治理下,滁州社会和谐,百姓幸福。请你结合选文第三段的内容,用自已的话对“滁人游”的景象加以描写。(50~80字,不得翻译原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重庆市中考真题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