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阅读。【甲】游太和山日记徐霞客 十一日,登仙猿岭……五里,越一小岭,仍为郧县境。岭下有玉皇观、龙潭寺。一溪滔滔自西南走东北,盖自郧中来者。渡溪,南上九里
题型:湖北省中考真题难度:来源:
文言文阅读。 |
【甲】游太和山日记 徐霞客 |
十一日,登仙猿岭……五里,越一小岭,仍为郧县境。岭下有玉皇观、龙潭寺。一溪滔滔自西南走东北,盖自郧中来者。渡溪,南上九里冈,经其脊而下,为蟠桃岭。溯溪行坞中十里,为葛九沟。又十里,登土地岭,岭南则均州境。自此连逾①山岭桃李缤纷山花夹道幽艳异常。山坞之中,居庐相望,沿流稻畦,高下鳞次,不似山、陕②间矣。但途中蹊径狭,行人稀,且闻虎暴,日方下舂③,竞止坞中曹家店。【注】①逾:跳过,越过。②山、陕:山西省、陕西省的简称。 ③“舂”通“冲”,下坠。 |
【乙】庐山草堂记 白居易 |
匡庐①奇秀,甲天下山。山北峰日香炉峰,北寺日遗爱寺。介峰寺间,其境胜绝,又甲庐山。元和十一年秋,太原人白乐天见而爱之。因面峰腋寺,作为草堂。是居也,前有平地,中有平台,台南有方池。环池多山竹野卉,池中生白莲、白鱼。又南抵石涧,夹涧有古松、老杉,大仅十人围,高不知几百尺。修柯戛②云,低枝拂潭,如幢( ),如盖( ),如龙蛇( )……其四旁耳目、杖屦可及者,春有锦绣谷花,夏有石门涧云,秋有虎溪月,冬有炉峰雪。阴晴显晦,昏旦含吐,千变万状,不可殚纪,故云甲庐山者。 【注】①匡庐:指江西的庐山。相传殷周之际有匡俗兄弟七人结庐于此,故称。②戛(jiá):轻轻碰击。 1.“记”是我国古代一种比较常见的散文体裁。初中阶段,我们曾经学过不少的同类文章,请你根据回忆,从写作内容和行文风格上,分别为【甲】【乙】两文各找一篇近似的课文。将文题写在下面横线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用“/”线为下面的句子准确断句。 自此连逾山岭桃李缤纷山花夹道幽艳异常。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分别解释【甲】【乙】两文中加粗的“溯”“蹊”“及”“旦”的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根据文意,将“张”“竖”“走”三个字准确还原到【乙】文的括号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请用原文说出白居易的“庐山草堂”具体建在什么地方。(限四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乙】文中加横线的句子,描写了“庐山草堂”旁的四季之景,欧阳修的《醉翁亭记》中也有一组描写四季之景的句子,请默写出这组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翻译下面的句子。 介峰寺间,其境胜绝,又甲庐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答案
1.示例:《小石潭记》《桃花源记》《满井游记》与《游太和山日记》近似;《岳阳楼记》《醉翁亭记》与《庐山草堂记》近似。 2.自此连逾山岭/桃李缤纷/山花夹道/幽艳异常。 3.溯:逆流而上。蹊:小路。及:到,到达。旦:早晨。 4.竖 张 走 5.介峰寺间(或:面峰腋寺) 6.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 7.介于香炉峰(或:山峰)和遗爱寺(或:寺庙)之间,那地方最美(或:最好),又是庐山之最(或:第一)。(境:地方;胜:美好的,优美的;绝:最,极;甲:第一。重点看以上四个关键词,大意正确,即给满分) |
举一反三
阅读下面甲、乙两段文字,完成问题。 (甲)曾子日:“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节选自《(论语)十则》) (乙)子墨子起,再拜,曰:“请说之。吾从北方闻子为梯,将以攻宋。宋何罪之有?荆国有余于地而不足于民,***所不足而争所有余,不可谓智。宋无罪而攻之,不可谓仁。知而不争,不可谓忠。争而不得,不可谓强。义不***少而***众,不可谓知类。” 公输盘服。(节选自《墨子·公输》) 1.《论语》虽是语录体,但每则都有一个中心,各句联系紧密。请把甲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意思连贯的一段话,注意其中前两句与第三句之间的内在联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甲文体现了儒家重视“修身”,乙文反映出墨家主张“兼爱”“非攻”。请你先简要解释“兼爱”或“非攻”的意思,然后简答:重视“修身”和主张“兼爱”“非攻”对建设和谐社会有什么现实意义? 解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简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完成问题。 【甲】(邹忌)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战国策·齐策》) 【乙】(燕昭王)卑身厚币①以招贤者,欲将以报仇。故往见郭隗先生……昭王曰:“寡人将谁朝②而可?”郭隗先生曰:“臣闻古之君人有以千金求千里马者,三年不能得。涓人③言于君曰:‘请求之。’君遣之。三月得千里马,马已死,买其首五百金,反以报君。君大怒曰:‘所求者生马,安事死马而捐五百金?’涓人对曰:‘死马且买之五百金,况生马乎?天下必以王为能市马,马今至矣。’于是不能期年,千里之马至者三。今王诚欲致士,先从隗始。隗且见事④,况贤于隗者乎?岂远千里哉?”于是昭王为隗筑宫而师之。乐毅⑤自魏往,邹衍自齐往,剧辛自赵往,士争凑燕。(《战国策·燕策》) 【注】①厚币:拿着丰厚的钱财。②谁朝:拜见谁(宾语前置)。③涓人:宫中洒扫的人。④见事:被侍奉。⑤乐毅和后面的邹衍、剧辛分别是魏、齐、赵三地的名士。 1.解释下列加粗词的意思。 (1)王之蔽甚矣( ) (2)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 ) (3)买其首五百金,反以报君( ) (4)不能期年,千里之马至者三( ) 2.下列句中加粗字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古之君人有以千金求千里马者 有好事者船载以入 B.涓人言于君日 余将告于莅事者 C.买其首五百金,反以报君 其真无马邪 D.隗且见事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上文中画线的句子和课文中的有关句子。 (1)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昭王为隗筑宫而师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甲】文告诉我们:国君广开言路,才能兴利除弊,使国家强盛起来;【乙】文告诉我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阅读《邹忌讽齐王纳谏》中的几段文字,完成问题。 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关。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关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1.下面哪两组句子中加粗的词的意义相同?( ) A.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予观夫巴陵胜状(《岳阳楼记》) B.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 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愚公移山》) C.能谤讥于市朝 百里奚举于市(《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D.闻寡人之耳者 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小石潭记》) E.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 广故数言欲亡(《陈涉世家》) 2.下面句中加粗词语的古今意义哪一项相同?( ) A.今齐地方千里 B.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出师表》) C.可以一战(《曹刿论战》) D.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3.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王之蔽甚矣”中的“蔽”是什么意思?从文中看,齐威王除“蔽”取得了什么效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本文中的“王之蔽甚矣”是一种谏,《曹刿论战》中的“忠之属也”也是一种谏,《捕蛇者说》中的“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可以认为是另一种形式的谏,进谏者都关注到了民意或民生,对此你是怎么理解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阅读《邹忌讽齐王纳谏》(节选)和《成侯邹忌为齐相》,完成问题。 甲文 于是入朝见威王,曰:“……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乙文 成侯邹忌为齐相,田忌为将,不相说。公孙闹①谓邹忌曰:“公何不为王谋伐魏?胜,则是君之谋也,君可以有功。战不胜,田忌不进②,战而不死,曲挠③而诛。”邹忌以为然,乃说④王而使田忌伐魏。 田忌三战三胜,邹忌以告公孙闸。公孙闹乃使人操十金⑤而往卜⑥于市,曰:“我田忌之人也,吾三战而三胜,声威⑦天下,欲为大事⑧,亦吉否?”卜者出,公孙闬因令人捕为人卜者⑨,亦验其辞⑩于王前。田忌遂走。(《战国策·齐策一》) 【注】①闬:念hàn。②不进:指不再威胁到邹忌。③曲挠:挠,念náo。曲挠,这里指混淆视听、罗织罪名。④说:念 shuì,劝说,说服。⑤十金:当时齐国二十两为一金。⑥卜:念bǔ,烧灼龟甲,看其裂纹以预测吉凶。⑦威:威慑,使恐惧而屈服。⑧为大事:这里指造反。⑨为人卜者:帮人占卜预测吉凶的人。⑩验其辞:验证占卜者讲的话。 1.解释下列词语。 (1)门庭若市:( ) (2)面刺:( ) (3)期年:( ) (4)不相说:( ) (5)走:( ) 2.用现代汉语写出文中两个画线句子的意思。 (1)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邹忌以为然,乃说王而使田忌伐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选出理解和分析错误的一项( ) A.甲文中“讽、刺、谏、谤、讥”几个词的感情色彩相同,都是中性词。 B.甲文中“战胜于朝廷”的最直接的证据是“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 C.战功可以抹***,事实可以歪曲。乙文告诉我们这样一个真理:传播决定事实,事实本身是什么是次要的,事实是由那些有心计的人来设计的。 D.读史可以使人聪明,是非却需要明辨。乙文中邹忌采用公孙闱的伎俩,不惜损害国家利益迫使田忌出逃避祸,甚至欲置对方于死地而后快,这就是要加以批判的地方。 4.两个片断中的齐王表现出的性格特征差异很大,试分别加以说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文言文阅读。 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失期,法皆斩。陈胜、吴广乃谋曰:“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陈胜曰:“天下苦秦久矣。吾闻二世少子也,不当立,当立者乃公子扶苏。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今或闻无罪,二世***之。百姓多闻其贤,未知其死也。项燕为楚将,数有功,爱士卒,楚人怜之。或以为死,或以为亡。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宜多应者。”吴广以为然。(节选自《陈涉世家》) 1.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粗的词。 (1)会天大雨_________ (2)为天下唱_________ 2.下面句子中加粗的词与例句中加粗的词意义、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 A.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三峡》) B.卷石底以出(《小石潭记》) C.此独以跛之故,父子相保(《塞翁失马》) D.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孟子)两章》) 3.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等死,死国可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陈胜、吴广为什么要诈称公子扶苏、项燕?(用简洁的语言回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