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出师表》的1—5段,回答下列问题。1.请为第5段写一段评注性文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出师表》的1—5段,回答下列问题。1.请为第5段写一段评注性文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同步题难度:来源:
阅读《出师表》的1—5段,回答下列问题。
1.请为第5段写一段评注性文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5段中与“贤臣”意义相近的词语是____________
3.文中的“先汉”指的是________,后汉指的是_________。
4.“内外异法”“内外”各指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请从文中列出几组反义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参考:此段诸葛亮说明亲贤远佞的利弊。以先汉的“兴隆”“倾颓”历史事实作为前车之鉴;并以先帝叹息痛恨桓、灵,昏庸误国为告诫,促使后主亲贤远佞,并“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为鼓励。借古鉴今,成败并举。
2.贞良死节之臣
3.西汉,东汉
4.内是指“皇宫中”;外是指“朝廷中”
5.臧否;刑赏;平明偏私;兴隆倾颓等。
举一反三
阅读《出师表》的6—7段,回答下列问题。
1.选段中追忆的往事让你联想到《三国演义》哪些故事?(至少写三个)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作者回顾往事的目的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作者为什么要自述本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同步题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出师表》的6—7段,回答下列问题。
1.第6段作者如何以陈情的方式为下文做铺垫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从“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一句中可以看出刘备具有怎样的品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请写出刘备给后主的遗诏,并谈谈自己的体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同步题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出师表》的8—9段,回答下列问题。
1.“深追先帝遗诏”与前文__________________相照应。
2.篇末的“临表涕零,不知所言”,固然集中地体现了诸葛亮对刘氏父子的无限忠诚,但这“涕零”中还包含着诸葛亮哪些未言亦不可言的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同步题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出师表》,回答下列问题。
1.本文是为出征北伐而向刘禅上的奏章,为何只在七、八段各有一句涉及北伐,而大多是在提建议,这是不是“文不对题”,请说说你的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本文向刘禅上书,但提到“陛下”不过七次,而提“先帝”却有十三次,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杜甫在《蜀相》一诗中写道“出师未捷身先死,常使英雄泪满襟”,请结合文章,说说此文何以有如此大的震撼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本文是奏章,是作者出师前向后主刘禅陈述意见,提出修明政治、兴复汉室的主张。可谓分析透彻,情理交融,言辞恳切。试分析全文的表达方式有何特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诸葛亮的《出师表》受到无数后人的高度评价,请写出与“表”相关的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同步题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愚公移山》一文,完成问题。
  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杂然相许。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杂曰:“投诸渤海之尾,隐士之北。”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长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应。
  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帝感其诚,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一厝朔东,一厝雍南。自此,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
1、解释下列加粗的字词。
(1)年九十(   )
(2)吾与汝毕力平(   )
(3)汝之不(   )
(4)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
2、下列句子中加粗词语的意义或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于 告之帝       皆以美徐公
B、而 山不加增      默识之
C、以 残年余力      不以物喜,不已悲
D、之 虽我死,有子有焉  予独爱莲出淤泥而不染
3、下列文字常识论述不正确的一组是(   )
A、《论语》是儒家经典之一,是孔子的弟子及再传弟子关于孔子言行的记录。
B、《左传》是编年体史书,也叫《左氏春秋》或《春秋左氏传》
C、《孟子》是孟子的弟子及再传弟子关于孟子讲学游说言论的记录。
D、《列子》这部书中保存不少古代寓言故事和神话传说。
4、翻译。
(1)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用自己的话概括出愚公移山得到支持的根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0113 中考真题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