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忌讽齐王纳谏 |
1.《战国策》或《战国策·齐策一》也可) 劝谏(讽谏)(以讽喻的形式规劝或用暗示比喻之类的方法,委婉地规劝。) 2.C 3.D 4.A 5.能在公众场所议论我(君王的过失),使我听到的人,获得下等奖赏。 6.齐国“战胜于朝廷”,达到“大治”的原因是:①齐国有邹忌这样敢于并善于劝谏君王的忠臣;②齐威王能够接受和采纳群臣的劝谏和意见。(意对即可) |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问题。 |
《论语》十则(节选) |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yuè)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为政》)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 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为政》)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 |
孙权劝学 |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1.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温故而知新 新:新的理解和体会 B.学而不思则罔 罔:迷惑 C.及鲁肃过寻阳 过:到 D.但当涉猎涉 猎:全面广泛地阅读 2.对下列两组句子中划线的词,用法和意义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①择其善者而从之 ③结友而别 ②安陵君其许寡人 ④攻大泽乡,收而攻蕲 A.①②不同,③④也不同 B.①②相同,③④也相同 C.①②不同,③④相同 D.①②相同,③④不同 3.请你至少写出出自以上选文的三个成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用现代汉语说出下列句子的意思。 (1)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蒙辞以军中多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孔子提倡学习要与思考相结合,孙权认为,学习“但当涉猎”。关于学习,你又有怎样的体验?请简要述说你的观点及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问题。 每岁京尹出浙江亭教阅水军,艨艟数百,分列两岸;既而尽奔腾分合五阵之势,并有乘骑弄旗标枪舞刀于水面者,如履平地。倏尔黄烟四起,人物略不相睹,水爆轰震,声如崩山。烟消波静,则一舸无迹,仅有“敌船”为火所焚,随波而逝。 吴儿善泅者数百,皆披发文身,手持十幅大彩旗,争先鼓勇,溯迎而上,出没于鲸波万仞中,腾身百变,而旗尾略不沾湿,以此夸能。 江干上下十余里间,珠翠罗绮溢目,车马塞途,饮食百物皆倍穹常时,而僦赁看幕,虽席地不容间也。 1.下列句中加粗的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人物略不相睹(一点儿) B.吴儿善泅者数百(善于) C.随波而逝(消失) D.饮食百物皆倍穹常时(高) 2.下列与“溯迎而上”中的“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广起,夺而***尉 B.而山不加增 C.泉香而酒洌 D.忽有一庞然大物拔山倒树而来 3.用现代汉语翻译“僦赁看幕,虽席地不容间也”这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概括选文中描写浙江之潮的几个场面,并说说写法上有什么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阅读[甲][乙]两段选文,回答问题。 [甲]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节选自欧阳修《醉翁亭记》) [乙]凡八百里,始得灵壁张氏之园于汴之阳①。其外修竹森然以高,乔木蓊然以深,其中因汴之余浸②,以为陂池;取山之怪石,以为岩阜③。蒲苇莲芡④,有A______之思;椅桐桧柏,有B______之气;奇花美草,有京洛之态;华堂厦屋,有吴蜀之巧。其深可以隐,其富⑤可以养。果蔬可以饱邻里,鱼鳌笋茹可以馈四方之客。(节选自苏轼《灵璧张氏园亭记》) [注释]①灵壁:即今安徽灵壁县。张氏之园:为宋仁宗时殿中丞张次立的庄园。汴(biàn):汴水。②余浸:支流。③岩阜:假山。④芡(qiàn):水生植物。⑤富:丰饶的物产。 1.解释下列加粗词语的含义。 (1)醉翁之意不在酒 意: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佳木秀而繁阴 秀: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修竹森然以高 修: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以为陂池 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将画线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其深可以隐,其富⑤可以养。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细读[甲]文第二段文字,各用一个词语概括醉翁亭春秋二季景色的特点。 春季:_______________秋季:____________________ 4.根据你的理解,将“江湖”和“山林”两个词语恰当填在[乙]文中的A、B处。 A:____________ B:____________ 5.[甲][乙]两文都采用了借景抒情的写法,抒发的感情大致相同,请作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1.解释下列加粗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1)思而不学则殆______________ (2)学而不厌__________________ (3)不愤不启__________________ 2.下列各组中划线词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 A.人不知而不愠 择其善者而从之 B.可以为师矣 可以一战 C.必有我师焉 不可亵玩焉 D.有朋自远方来 自三峡七百里中 3.下面句子省略成分与其他三项不同的是( ) A.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B.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 C.林尽水源,便得一山 D.悬泉瀑布,飞漱其间 4.把“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一句翻译成白话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用原文填空。 (1)为培养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精神,教师应抓住恰当时机进行开导,正如文中所说:“_________,_________。” (2)从文中任选一则表明学习态度的句子写在下面:__________________。 6.相关内容链接。 (1)给下面一则断句,并加上标点。 子 曰 德 之 不 修 学 之 不 讲 闻 义 不 能 从 不 善 不 能 改 是 吾 忧 也 (2)③中国古代曾有“半部《论语》治天下”的说法,今天我们阅读它也会获益匪浅,请另外写出《论语》中你熟悉的一则(不得与试卷上的相同),并简要说说对它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文言文阅读。 |
马说 |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关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呜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1.解释下列加粗词在文中的意思。 (1)一食或尽粟一石 或:__________ (2)才美不外见 见:__________ (3)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 等:__________ (4)安求其能千里也 安:__________ (5)执策而临之 执:__________ 2.翻译下列句子。 (1)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从文中看,千里马遇不到伯乐,它们有着怎样的命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作者借千里马不遇伯乐的遭遇,反映了当时怎样的社会现实?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