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文,回答问题。《论语》九则  孟武伯问孝。子曰:“父母唯其疾之忧。”  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  子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论语》九则  孟武伯问孝。子曰:“父母唯其疾之忧。”  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  子

题型:吉林省月考题难度:来源: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论语》九则
  孟武伯问孝。子曰:“父母唯其疾之忧。”
  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
  子曰:“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
  子曰:“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
  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
  子曰:“德不孤,必有邻。”
  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子曰:“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
  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1.《论语》是记录___________的一部书,共20篇,是_________家经典著作之一。
2.解释下列划线的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①是谓能(   )
②游必有(   )
③德不孤,必有(   )
④君子于义(   )
3.“父母在,不远游”,孔子提出这一行为准则是希望子女如何行孝?在交通便捷、开放动态的现代社会应如何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为什么“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最早由儒家提倡的待人接物的处世之道,对此曾有过不同看法。请你联系生活体验,谈谈自己的观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孔子及其弟子言行  儒
2.①奉养  ②去向  ③亲近,做伴  ④明白,懂得
3.孔子提出这一观点是希望子女能够尽量膝下承欢,床前尽孝,把行孝落实到日常的侍奉上,关心父母衣食冷暖,关注父母健康状况。这种观点在交通便捷、开放动态的现实社会依然可行。时代发展、科技进步子女远游可日行千里,但重要的是子女心中要有着对父母的牵挂和惦念。
4.君子以“义”行天下,心境平和而无限宽广;小人追逐私利,处心积虑,患得患失。
5.围绕现实生活,谈到推己及人,去理解他人,对待他人即可。
(以上主观题意对即可)
举一反三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晋平公问于师旷曰;“吾年七十欲学,恐已暮矣!
  师旷曰,“何不炳烛乎?”
  平公曰,“安有为人臣而戏其君乎?”
  师旷曰:“盲臣安敢戏其君乎!臣闻之: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炳烛之明。炳烛,孰与昧行乎?”
  平公曰:“善哉!”
注释:①晋平公:春秋时期晋国国君。②字子野,春秋时代晋国乐师。他双目失明,仍热爱学习,对音乐有极高的造诣。③昧行:在黑暗中行走。昧,黑暗。
1.解释下列划线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①吾年七十学(   )
②盲臣安敢其君(   )
2.选文中师旷用了三个比喻,意在说明一个什么道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读罢选文,对你有什么启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吉林省月考题难度:| 查看答案
  却说司马懿前军哨到城下,见了如此模样,皆不敢进,急报与司马懿。懿笑而不信,遂止住三军,自飞马远远望之。果见孔明坐于城楼之上,笑容可掬,焚香操琴。左有一童子,手捧宝剑;右有一童子,手执麈尾。城门内外,有二十余百姓,低头洒扫,傍若无人,懿看毕大疑,便到中军,教后军作前军,前军作后军,望北山路而退。次子司马昭曰:“莫非诸葛亮无军,故作此态?父亲何故便退兵?”懿曰:“亮平生谨慎,不曾弄险。今大开城门,必有埋伏。我兵若进,中其计也。汝辈岂知?宜速退。”于是两路兵尽皆退去。孔明见魏军远去,抚掌而笑。众官无不骇然。
①这段文字选自《__________》,作者是__________。
②这段文字表现的故事情节是:__________________。
③从这段文字能看出诸葛亮或司马懿怎样的性格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吉林省月考题难度:| 查看答案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1、解释下列词语。
名_______
斯________
白丁_____________
案牍_______________
2、用“/ ”标出下列句子朗读的节奏。
①无 丝 竹 之 乱 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水 不 在 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用原文语句回答。
①“陋室”所以不陋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与“陋室”主人交往的人都是________。
②描写“陋室”环境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本文表达了作者_______________节操和_________________的情趣。
5、请写出你的居室(无论是你自己独居的小天地,还是和家人、亲戚或同学合住的一室)最值得你骄傲的地方,并简要地点明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陕西省月考题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文段,回答问题。
  虎求百兽而食之,得狐。狐曰:“子无敢食我也!天帝使我长百兽,今子食我,是逆天帝命也。子以我为不信,吾为子先行,子随我后,观百兽之见我而敢不走乎?”
  虎为以然,故遂与之行,兽见之皆走。虎不知兽畏己而走也,以为畏狐也。
1、对这则故事中几句话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天帝使我长百兽。——上天让我为百兽之长。
B、子以我为不信。——我不会认为你在说谎。
C、吾为子先行。——我与你先走。
D、观百兽之见我而敢不走乎?——看看百兽见到我的表现而不走开吗?
2、根据这则故事的内容,写出相应的成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写出这则故事的寓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陕西省月考题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文段,回答问题。郑板桥开仓济民

  郑燮(xiè),号板桥,清乾隆元年进士,以画竹,兰为长。曾任范县令,爱民如子。室无贿赂,案无留牍。公之余辄与文士畅饮咏诗,至有忘其为长吏者。迁潍县,值岁荒,人相食。燮开仓赈济,或阻之,燮曰:“此何时,若辗转申报,民岂得活乎?上有谴,吾任之。”即发谷与民,活万余人。去任之日,父老沿途送之。
1、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
岁荒: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燮开仓赈济,阻之:____________
任之日:______________________
至有忘其为长吏者:______________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即发谷与民,活万余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阅读本文和下列链接材料,探究郑板桥是一个怎样的人。
【相关材料】
  材料一:郑板桥辞官后,“一肩明月,两袖清风”,只带着一条黄狗和一盆兰花回乡隐居。——摘自《百度百科网》
  材料二: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郑板桥《潍县署中画竹呈年伯包大中丞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浙江省月考题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