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文段,回答问题。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
题型:同步题难度:来源:
阅读文段,回答问题。 |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1.解释下面划线的字。 ①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晴初霜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翻译下面的句子。 ①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选出划线词词义相同的一项 |
[ ] |
A.或:或王命急宣 或以钱币乞之 B.林:青林翠竹 林寒涧肃 C.绝:哀转久绝 沿溯阻绝 D.素:素湍绿潭 可以调素琴 4.文中与李白的《早发白帝城》有珠联壁合、异曲同工之妙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请分别用一个字概括“夏”“春”“秋”季的景物特色。 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第三段中写“高猿长啸”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请你调动想象,用形象的文字将“清荣峻茂”的景色描绘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答案
1.①飞奔的马 ②早晨 2.①至于夏天江水漫上丘陵的时候,下行和上行的航路都被阻绝了。 ②雪白的急流,碧绿的潭水,回旋着清波,倒映着各种景物的影子。 3.B 4.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5.险 秀 凄(答案不唯一) 6.突出秋天三峡的凄冷 7.清清的泉水一路跳跃着,闪动着活泼的光;树木茂盛繁密,山峰高而挺拔,野草密密的,好象连风也吹不过。(主观题不设统一答案,答案仅供参考) |
举一反三
阅读文段,回答问题。 |
浙江之潮,天下之伟观也。自既望以至十八日为盛。方其远出海门,仅如银线;既而渐近,则玉城雪岭际天而来,大声如雷霆,震撼激射,吞天沃日,势极雄豪。杨诚斋诗云“海涌银为郭,江横玉系腰”者是也。 每岁京尹出浙江亭教阅水军,艨艟数百,分列两岸;既而尽奔腾分合五阵之势,并有乘骑弄旗标枪舞刀于水面者,如履平地。倏尔黄烟四起,人物略不相睹,水爆轰震,声如崩山。烟消波静,则一舸无迹,仅有“敌船”为火所焚,随波而逝。吴儿善泅者数百,皆披发文身,手持十幅大彩旗,争先鼓勇,溯迎而上,出没于鲸波万仞中,腾身百变,而旗尾略不沾湿,以此夸能。江干上下十余里间,珠翠罗绮溢目,四马塞途,饮食百物皆倍穹常时,而僦赁看幕,虽席地不容闲也。 1.选出划线字意义不同的一项 |
[ ] |
A.天下之伟观也 势极雄豪 B.则一舸无迹 仅有“敌船”为火所焚 C.吴儿善泅者数百 溯迎而上 D.分列两岸 江干上下十余里间 2.选出划线字意义相同的一项 |
[ ] |
A.为:自既望以至十八日为盛 仅有“敌船”为火所焚 B.天:天下之伟观也 吞天沃日 C.百:艨艟数百 腾身百变 D.而:溯迎而上 而僦赁看幕 3.解释划线词的意义。 ①方其远出海门( ) ②每岁京尹( ) ③为火所焚( ) ④四马塞途( ) 4.翻译下面的句子。 ①如履平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黄烟四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略不相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随波而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简答。 ① 能概括全文的一句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 第一段中写潮水的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 第二段中表现教阅场面宏伟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 ④ 侧面烘托江潮之盛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
阅读文段,回答问题。 |
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余拿一小船,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1.解释句中划线的字。 ①是日更定( ) ②余拿一小船( ) ③长堤一痕( ) ④客此( ) 2.用现代文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① 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 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 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选出划线词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 ] |
A.白:上下一白 余强饮三大白而别 B.余:余住西湖 上下十余里间 C.更:是日更定 湖中焉得更有此人 D.及:及下船 及郡下 4.选出划线词意义不同的一项是 |
[ ] |
A.舟子:舟子喃喃曰 左右舟子各一人 B.是:是日更定 是金陵人 C.绝:湖中人鸟声俱绝 哀转久绝 D.饮:拉余同饮 余强饮三大白而别 5.简答。 ①文章的文眼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作者“雪”是按什么顺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请你写出两句写雪景的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文言文阅读。 【甲】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陶弘景《答谢中书书》) 【乙】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水皆缥碧①,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②;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③作响;好鸟相鸣,嘤嘤④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⑤飞戾⑥天者,望峰息心;经纶⑦世务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吴均《与朱元思书》) 〖注释〗①缥碧(piǎobì):青白色。 ②轩邈(xuāunmiǎo):争高争远。 ③泠泠(línglíng):形容水声的清越。 ④嘤嘤(yīngyīng):鸟鸣声。 ⑤鸢(yuān):一种猛禽 ⑥戾(lì):至、达到。 ⑦经纶(jīnglún):筹划、治理。 1.解释下面句子中划线的字。 ①天下独绝( ) ②急湍甚箭( ) ③猛浪若奔( ) ④负势竞上( ) ⑤蝉则千转不穷( ) ⑥窥谷忘反( ) 2.翻译下面的两个句子。 ①横柯上蔽,在昼犹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两则短文都从视觉和听觉写景。试从文中各摘出一组(不少于2个小句)相关的句子。 【甲】文 从视觉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从听觉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乙】文 从视觉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从听觉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两文都运用了以静写动、动静结合的手法,试从两文中各摘出一组运用这种写法的句子。 【甲】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乙】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两文都以写景为主,也有抒情的点睛之笔。摘出两文中的抒情句子。 【甲】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乙】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诗词赏析。 |
西 湖 袁宏道 |
从武林门向西,望保叔塔突兀层崖中,则已心飞湖上也。午刻入昭庆,茶毕,即棹小舟入湖。山色如娥,花光如颊,温风如酒,波纹如绫,才一举头,已不觉目酣神醉。此时欲下一语描写不得,大约如东阿王梦中初遇洛神时也。余游西湖始此,时万历丁酉年二月十四日也。 晚同子公渡净寺,觅阿宾旧住僧房。取道由六桥、岳坟、石径塘而归。草草领略,未及遍赏。次早得陶石篑帖子。至十九日,石篑兄弟同学佛人王静虚至,湖山好友,一时凑集矣。 1.给划线的字注音。 突兀( ) 即棹( ) 小舟入湖已不觉目酣神醉( ) 波纹如绫( ) 2.划线的字词解释有误的一项 |
[ ] |
A.即棹小舟入湖(名词船桨,这里作动词,划桨) B.已不觉目酣神醉(喝醉酒) C.觅阿宾旧住僧房(寻找) D.余游西湖始此(开始)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①茶毕,即棹小舟入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已不觉目酣神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中游西湖的路线是怎样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按下面的提示,分别写出相关的文句。 ①作者描写西湖全景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描写初见西湖美景时心态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用现代汉语描绘下列景色. 山色如娥,花光如颜,温风如酒,波纹如绫,才一举头,已不觉目酣神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阅读《愚公移山》中的语段,完成练习。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长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应。 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帝感其诚,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一厝朔东,一厝雍南。自此,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 1.上文中刻画智叟和愚公两个人物,主要运用了___________的人物描写方法。 2.选文中愚公相信能搬走大山的理由是(用原文回答)__________________;智叟认为愚公不能移走大山的原因是(用原文回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古人对本文曾有“屈其理而服其志也”的评点,这一评点是针对文中“__________________”而言的。 4.选文第二段说“帝感其诚”,所谓“诚”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文中用天神搬走大山作结局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