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震难师》       先生是年乃能言,盖聪明蕴蓄者久矣。就傅读书,过目成诵,日数千言不肯休。授《大学章句》,至“右经一章”以下,问塾师:“此何以知为孔子之言

《戴震难师》       先生是年乃能言,盖聪明蕴蓄者久矣。就傅读书,过目成诵,日数千言不肯休。授《大学章句》,至“右经一章”以下,问塾师:“此何以知为孔子之言

题型:同步题难度:来源:
《戴震难师》
       先生是年乃能言,盖聪明蕴蓄者久矣。就傅读书,过目成诵,日数千言不肯休。授《大学章句》,至“右经一章”以下,问塾师:“此何以知为孔子之言而曾子述之?又何以知为曾子之意而门人记之?”师应之曰:“此朱文公所说。”即问:“朱文公何时人?”曰:“宋朝人。”“孔子,曾子何时人?”曰:“周朝人。”“周朝、宋朝相去几何时矣?”曰:“几二千年矣。”“然则朱文公何以知然?”师无以应,曰:“此非常儿也。”
1.解释下列划线词。
     ①傅读书(              )
     ②聪明蕴蓄者久矣(              )
     ③则朱文公何以知然(              )
2.下列划线字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
A.取一葫芦置于地      生是年能言
B.先生年乃能言          不知木兰女郎
C.有友某千金寄之      又何知为曾子之意
D.何以知为孔子言      春冬
3.阅读文言文,要注意古今词语的变化。文中有一些词语与下面现在词语的意思相当,请找出来填在相应的括号内。
①字(       )
②停止(       )
③到(       )
④学生(       )
⑤距离(       )
⑥这是(       )
4.下列画线词语古今含义相同的一项是[     ]
A.盖聪明蕴蓄者久矣
B.周朝、宋朝相去几何时矣
C.曰:“二千年矣”
D.此非常儿也
5.把下面句子译成白话文。
     师无以应,曰:“此非常儿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文中形容戴震惊人记忆力的一个词语是:___________________。
7.戴震在十岁时就被老师称为“非常儿”的原因是什么?你读后有何感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①靠近,跟随
     ②大概
     ③这样(意对即可)
2.D
3.①言
     ②休
     ③至
     ④门人
     ⑤去
     ⑥此
4.A
5.老师无法回答(这个问题),说:“这是个不同寻常的小孩。” (重点词语翻译到位,意思对即可)
6.过目成诵
7.戴震十岁时就能提出“朱文公何以知然?”的问题,这种独立思考、大胆质疑的精神的确不同一般,因此老师称他为“非常儿”。我们应该学习这种大胆质疑的精神,凡事都问一个为什么,培养自己的独立思考能力,绝不盲从。(意对即可)
举一反三
《空城计》(节选)
       却说司马懿前军哨到城下,见了如此模样,皆不敢进,急报与司马懿。懿笑而不信,遂止住三军,自飞马远远望之。果见孔明坐于城楼之上,笑容可掬,焚香操琴。左有一童子,手捧宝剑;右手一童子,手执麈尾。城门内外,有二十余百姓,低头洒扫,旁若无人。
       懿看毕大疑,便到中军,教后军作前军,前军作后军,望北山路而退。次子司马昭曰:“莫非诸葛亮无军,故作此态?父亲何故便退兵?”懿曰:“这平生谨慎,不曾弄险。今大开城门,必有埋伏。我兵若进,中其计也。汝辈岂知?宜速退。”
       于是两路兵尽皆退去。孔明见魏军远去,抚掌而笑。众官无不骇然,乃问孔明曰:“司马懿乃魏之名将,今统十五万精兵到此,见了丞相,便速退去,何也?”孔明曰:“此人料吾生平谨慎,必不弄险;见如此模样,疑有伏兵,所以退去。吾非行险,盖因不得已而用之。此人必引军投山北小路去也。吾已令兴,苞二人在彼等候。”
众皆惊服曰:“丞相之机,神鬼莫测。若某等之见,必弃城而走矣。”孔明曰:“吾兵止有二千五百,若弃城而走,必不能远遁。得不为司马懿所擒乎?”言讫,拍手大笑,曰:“吾若为司马懿,必不便退也。”
1.解释下列划线词。
①旁无人(          )
某等之见(          )
③必弃城而(          )
④吾兵有二千五百(          )
2.文中有一个词语形容计谋高深,令人不可捉摸。这个词语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3.按情节发展,上文节选是课文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部分。请用简洁的语言写出这两部分的大意。(各不超过10字)
第一、二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三、四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中三次写到诸葛亮的“笑”,请揣摩人物当时的心理,分析这三次“笑”的不同内涵。
①“笑容可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抚掌而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拍手大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上文运用了对比手法来刻画人物性格,请指出下列两组对比的作用。
①司马昭与司马懿的对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众官“无不骇然”与孔明“抚掌而笑”的对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诸葛亮的许多故事家喻户晓。请再写出一个诸葛亮的故事,并简要说出你喜欢的原因。
故事的名称:____________________
喜欢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同步题难度:| 查看答案
  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余闻之也久。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又七年,还自扬州,复到舅家问焉。曰:“泯然众人矣。”
1.解释下列词语。
(1)旁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稍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翻译下列句子。
(1)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仲永的才能发展,有三个变化阶段,请分别引用文中原句回答。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仲永幼年时有哪些非凡的才能?(请用原文回答)作者为什么要极力渲染仲永幼年时的这些天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期中题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口技》节选。
  京中有善口技者。会宾客大宴,于厅事之东北角,施八尺屏障,口技人坐屏障中,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众宾团坐。少顷,但闻屏障中抚尺一下,满坐寂然,无敢哗者。
  遥闻深巷中犬吠,便有妇人惊觉欠伸,其夫呓语。既而儿醒,大啼。夫亦醒。妇抚儿乳,儿含乳啼,妇拍而呜之。又一大儿醒,絮絮不止。当是时,妇手拍儿声,口中呜声,儿含乳啼声,大儿初醒声,夫叱大儿声,一时齐发,众妙毕备。满坐宾客无不伸颈,侧目,微笑,默叹,以为妙绝。
1、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但闻屏障中抚尺一下,满坐寂然,无敢哗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一时齐发,众妙毕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品味赏析“满坐宾客无不伸颈,侧目,微笑,默叹,以为妙绝。”一句的表达效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众宾客听了表演后都“以为妙绝”,“妙”在何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广东省月考题难度:| 查看答案

  赵襄主学御于王子期,俄而与子期逐,三易马而三后。襄主曰:“子之教我御,术未尽也。”对曰:“术已尽,用之则过也。凡御之所贵马体安于车人心调于马而后可以追速致远。今君后则欲速臣,先则恐逮于臣。夫诱道争远,非先则后也。而先后心皆在于臣,尚何以调于马?此君之所以后也。”
  【注释】①赵襄主:赵襄子。御:驾车。王子期:古时善于驾车的人。②逐:追赶,这里指驾车赛马。③调:谐调。④诱:引导。⑤此……所以:这就是……的原因。
1、解释划横线的字
 三马而三后(  )   子之教我御,术未也(  )
2、划线句子没有标点符号,请在需要加上标点符号的地方用“/”标出。
 凡 御 之 所 贵 马 体 安 于 车 人 心 调 于 马 而 后 可 以 追 速 致 远。
3、你认为赵襄王落后的原因是什么?从文中你得到什么启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广东省月考题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文言文《山市》。
  奂山山市,邑八景之一也。然数年恒不一见。孙公子禹年与同人饮楼上,忽见山头有孤塔耸起,高插青冥,相顾惊疑,念近中无此禅院。无何,见宫殿数十所,碧瓦飞甍,始悟为山市。未几,高垣睥睨,连亘六七里,居然城郭矣。中有楼若者,堂若者,坊若者,历历在目,以亿万计。忽大风起,尘气莽莽然,城市依稀而已。既而风定天清,一切乌有,惟危楼一座,直接霄汉。楼五架,窗扉皆洞开;一行有五点明处,楼外天也。层层指数,楼愈高,则明渐少。数至八层,裁如星点。又其上,则黯然缥缈,不可计其层次矣。而楼上人往来屑屑,或凭或立,不一状。逾时,楼渐低,可见其顶;又渐如常楼;又渐如高舍,倏忽如拳如豆,遂不可见。又闻有早行者,见山上人烟市肆,与世无别,故又名“鬼市”云。
1.《山市》选自《  》 ,作者________ ,______ 代 _________家。
2.给下列横线的词选择正确的解释。
(1)相惊疑。(  )A.照顾 B.看 C.拜访
(2)中有楼者,堂若者,坊若者。(  ) A.像 B.若干 C.如果
(3)而楼上人往来屑屑。(  ) A.细小 B.值得 C.匆匆、忙碌
(4)惟楼一座。(  ) A.危险 B.危害 C.高
3.句中加横线词解释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
A.(经常)不一见   相(看)惊疑   
B.始悟(成为)山市  (用)亿万计
C.(只有)危楼一座  则(明显)渐少
D.或(凭借)或立   与世无(差别)
4.下列句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

A.数至八层,裁如星点。   
B.昂首观之,项为之强。
C.连亘六七里,居然城郭矣。  
D.既而,风定天清,一切乌有。
5.判断下列句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1)惟危楼一座,直接霄汉。(  )
(2)数至八层,裁如星点。(  )
(3)中有楼若者,堂若者,坊若者。(  )
6.山市有什么特点?为什么那时候的人把山市叫“鬼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广东省同步题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